习惯的力量(新版)读书笔记1000字(3)篇

《习惯的力量》已经读完两遍了。时隔一年,在不断充实自己时间管理和自律训练的知识后再次阅读本书,总结几点知行合一。
关于习惯塑造和改变——
想改变习惯,那就必须有决心去改。你必须有意识地去努力寻找驱动着你的习惯每天发生的暗示和奖赏,并且找到它们的替代品。你必须相信自己可以控制习惯,也有足够的意识去使用习惯。
实践指南:
1.记录影响自己习惯的暗示,明确5点内容:地点,时间,情绪状态,身边的其他人,之前紧挨的动作。通过记录明确影响自己的暗示,以便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
2. 渴求驱动习惯,插入新的惯常行为,用不同奖赏做实验,每次实验结束记录脑里想到的三样东西。设置15分钟闹铃,查看15分钟后是否仍有冲动感。
关于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文章中提到的有:规律的运动和作息,早起整理床铺,小成功,乐观情绪,假设成功……
关于信仰——
“当压力太大的时候,生活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力量。你不必信仰上帝,但你必须相信事情会好转,直到转折出现。”对于宗教我并没有深入了解,但是对于信仰的力量,我心存敬畏。
世界上充满着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有着未知的挫败和细碎的琐事。信仰的力量在于能带给人内心的坚定。所谓的内心的坚定,便是在变幻无常的生活之中找到一处攀登人生的目标。纵然外界风雨飘摇,仍能走出自己那步步踏实的脚印。
关于团体力量——
团体更容易建立信仰,当我们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改变时,这种感觉更真切。
一些人所在的团体有督促他们参与运动的社会习惯,这种习惯来自朋友的期望和普通熟人的同伴压力。
团体的作用在情绪崩溃难以坚持时最能体现。
关于意志力——
意志力就像是肌肉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每次对自我的不妥协意味着意志力打怪升级。
当意志力疲劳时应遵循的一套惯常行为。这就是意志力转化成习惯的过程:在困境发生之前想好解决措施,然后在困境来临时依法处理。(WOOP法则类似)
一次只制定一个目标,当每天的起床睡觉运动都成为你消耗意志的目标时,你真正想做急需做到的事情便成为了负担。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一习惯运作原理:
- 你无法根除坏习惯,只能改变。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改变中间的惯常行为。
-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习惯最具可塑性,保持旧习惯,植入新惯性行为,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 循序渐进,一次只改变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养成了,再培养另一个习惯。
- 地点
- 时间
- 情绪状态
- 其他人
- 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对人而言,改变习惯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完全结束的过程。
改变可能不会很快,而且并不总是容易。但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
习惯改变的原理足够简单。那么,关于习惯的笔记也要足够简单。这本书的核心原理就一个:习惯回路——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看起来跟条件反射差不多。说通俗点就是我们不仅要看到行为,更要看到行为的前因后果。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同样可以这么理解:在不改变前因后果的情形下,把原来的行为给替换掉。说白了习惯就是『一XX 就OO』,改变习惯只要变成『一XX 就⊙⊙』就好了。比如我之前的习惯是「一有时间就掏出手机打游戏」,后面变成「一有时间就掏出手机微信读书」。之前在游戏里跟人PK 数据,后来在微读里跟人PK时间。很多变态形同开挂,我就算超常发挥也赶不上人家的正常水平。顺带养成了一个很别扭的习惯:有些书就算能在其他地方看,也要在微读里买了才算看过。习惯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