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 读书笔记(3)篇

2019-04-05 04:15:41 读书笔记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
作者:盐野七生
公元前49年,恺撒渡过卢比孔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继而进攻马赛,出击西班牙,平定地中海西部,随后转战马其顿,追击庞培,最终在北非战线彻底降服以庞培为首的元老院派,为将罗马帝政化而进行全面改革。本册充分展现恺撒的理性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现代的观点,重新诠释恺撒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以及西塞罗的情、义关系,栩栩刻划恺撒故事性的一生。恺撒一贯宽容败者的精神,是罗马史上最动人的足音。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 读书笔记 第(1)篇

我来!我见!我征服!——读《罗马人的故事卷4&5-凯撒时代》

原创: 三个石头

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恺撒发出的史上最简洁战报。

越过此地,将是悲惨的人间世界。但若不越过,吾将破灭。

——恺撒率军跨过卢比孔河的动员演说。

01

引子

对古罗马由共和转为帝制的这一段历史,我一直存有几个疑惑:

伟大的罗马由公元前500多年开始的古罗马共和制转为君主专制的独裁帝制,是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百战封神的凯撒,将罗马帝国推向一个新的巅峰,为什么会在元老院内遇刺身亡。并且恺撒遇刺之后罗马却并未恢复共和,反而在屋大维时代,彻底埋葬了共和,走向了君主统治?

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卷4和卷5《恺撒时代》以翔实的叙述、大量的考据、尽量客观的叙事方式,展开了2000多年前这段跨度70年的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读完后对“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一巨著共15卷,石头哥到现在断续看了半年,刚看完卷五。没有精力从头阅读的读者,也可以直接阅读卷四和卷五两册,可以当做单独的《恺撒传记》来读。(前几册的读书笔记见之前发文)。

“本卷充分展现恺撒的理性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现代的观点,重新诠释恺撒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以及西塞罗的情、义关系,栩栩刻划恺撒故事性的一生。恺撒一贯宽容败者的精神,是罗马史上最动人的足音”(书腰推荐语),即使在2000多年后来读,似乎也能看到金戈铁马的激怀壮烈,似乎也能听到古罗马人质朴而刚毅的自由之音,读到有些充满人性之美的段落,甚至让人激动不已。

历史之美在于其不可逆,正确的历史观是存疑和包容,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看过去,而应站在过去看过去。

存疑是指不尽信,包容是指放下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在尝试理解最可能的事实的基础上,给自己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重读这一段历史,仍然给我深深的触动。

纵观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百战百胜、以少胜多的武将寥若星辰、开疆拓土奠定一个国家兴盛基业的伟大军事家也不尽其数,通过政治经济改革让国家焕发新的活力的政治家也有不少,可能够把这些事功揽于一身,手握大权却能对被征服者和政敌宽容以待甚至以德报怨,可能历史上也无出其右了。

这段历史和的细节和恺撒的伟大,书中已经详细列出,在此就不再剧透,列一下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02

高卢战记

在高卢征战的9年,身先士卒,数次击败几倍于他的敌人,把相当于现在法国、荷比卢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区并入罗马罗马版图。恺撒还数次进军曰耳曼和大不列颠,使罗马文明延伸到欧洲大陆边缘。在文化上,凯撒的名著《高卢战记》流传千古,其优美的文笔,在后世数千年间都是拉丁语写作的范文。

征服高卢的最后一战也是最重要的一战是阿莱莎战役,恺撒以6万对26万的巨大悬殊,居然打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可见其高超的指挥水平和罗马军团的战斗力。盐野七生详解了攻守的过程,怎么看都觉得像解放战争期间粟裕打仗的风格:不循规蹈矩、兵行神速、重视工程兵的力量。

此战之后,不仅在军事上征服了高卢,由于采取了适合高卢的民族政策,轻徭薄赋,也获得了高卢人的心,在后来与庞培派的决战中,高卢骑兵忠心耿耿,甚至在罗马士兵投降对方时也宁死不愿背叛恺撒,令人唏嘘。

03

内战记-法萨卢斯战役

只知道根据教科书办法来作战的人,是不会取得胜利的。

——恺撒《高卢战记》

这句话既是说给庞培的(庞培模仿亚历山大大帝以少胜多战胜波斯大流士的伊苏斯战法),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在与庞培的生死决战前,两军总兵力对比悬殊:5.4万 vs 2.3万,而且凯撒军重装步兵少一半,骑兵数量更只有对手的1/7,要想险中取胜,那就要剑走偏锋、刀尖舔血,就要用亚历山大、西庇阿、汉尼拔等名将都从来没有用过的战术。

庞培没有想到,兵力完全处于劣势的凯撒,就要拿自己以为最强的7000骑兵开刀,因为“只要能将敌人的核心战斗力瓦解,就能战无不胜(盐野七生)”,竟然用2000名精选的勇士步兵和1000名骑兵,生生将庞培的7000骑兵尽数瓦解,最终杀死6000人,俘虏2.4万人,本方仅阵亡200人!

这一段对凯撒的布阵、准备以及对士兵的心理拿捏所做的激励工作都描写得很详细,这场决定罗马共和国政体命运的大决战,虽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和现在都与我们相隔遥远,读来仍然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禁不住的心潮澎湃。

04

对恺撒政治改革理念的理解

古罗马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的共和制度已经施行了近500年,将罗马打造成举世无双的奴隶制霸权强国,从生产关系、战斗力、经济水平碾压欧亚非各国,基本已经覆盖那个时代欧洲人所知的全世界了。

而当罗马疆域不断扩张,大量的非罗马血统、非拉丁语系的地方被划为行省,当地信仰不同宗教的异族也获得了罗马公民权,元老院越来越庞大,公民大会投票及元老院决策的效率和机制也越来越低下,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恺撒政治理念的重点在于国家建设并不是一种政治理念而是实干,能否让国家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成败的关键。(这句话放到2000年后的现在,仍然是多么地引人深思),在恺撒那个时代,虽然从表面看从所谓的民主到独裁的转变令人唏嘘,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必然。

BC49年,率领征战高卢的军团越过卢比孔河回师罗马时,恺撒说:“越过此地,将是悲惨的人间世界。但若不越过,吾将破灭”,此时他的心中已然设想了对元老院政体的改革,因此将共和制改成帝制,才是恺撒心中真正要跨越的卢比孔河。

05

恺撒和众人的关系

这段60多年的历史,盐野七生很好地把握了恺撒和其有关联人物的关系进行描述,我觉得很有意思,总结一下,列出来,可以从中看出恺撒的性情、做事风格和智慧,还有他的“宽容”。其他一众人物也很鲜明,避免了一刀切的人设判定,即使是反恺撒的人物,盐野七生也会提到其人性的闪光点,这点很难得。

和情人们的关系——恺撒并非美男子,可是却有无穷的魅力。他举债无数,大部分都花在公共事业和给情人们送礼物上面,他最大的债主克拉苏,他曾经的盟友以及后期政敌庞培,其妻子都是恺撒的情人。恺撒最后在元老院遇刺,凶手之一布鲁图,就是他最挚爱的情人塞维利亚的儿子。

和庞培的关系——庞培年轻盛名,20岁的年纪就获得了举行凯旋仪式的殊荣,但后半生优柔寡断、爱慕虚荣,这一点上我觉得和特朗普特别像。在恺撒多次邀请密谈的情况下,庞培答复如果接受,就是对拥护他的元老院保守派的背叛。这一点表明,缺乏政治情商的庞培,仍是一位有骨气的正直武将。两人的关系也很有意思:“三头政治”的盟友,恺撒和庞培妻子是情人关系,庞培又娶了恺撒的女儿为妻,恺撒前往高卢平叛前写下了遗书,继承受益人就是庞培。两人却在罗马的内战中成为了敌我双方。

和西塞罗的关系——以前知道西塞罗是律师的祖师爷,他的政治理念是重建少数精英主导的自由共和制国家。看完这两卷后,西塞罗在心中的评价低了不少。他有维护共和的理想,也是恺撒一生中善待的朋友,虽然多次走反恺撒的路线,却摇摆骑墙,丢了骨气,还不如布鲁图和小加图对恺撒的以死相拼。从中也能看到恺撒的宽容:“人为什么会变得愤怒、试图报复,那是因为人总是把对手想得和自己一样。恺撒一辈子都没有这种情绪,不是因为他的伦理道德观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把自己定位成与众不同。他拥有超然的优越感。一个绝对优秀的人怎么会自降身价,和普通人一样被愤怒和报复的念头驱使呢?”(盐野七生语) 。

小加图——坚定的反恺撒派。他明知以恺撒的宽容,绝不会取敌人的性命,但他自己从未想过要获得恺撒的宽恕,因为他“既不想让恺撒享有宽恕敌人的特权,也不想看到恺撒宽恕敌人的愉悦”。他最终在阅读柏拉图名著《斐多篇》后切腹自尽,不惜以死来谴责恺撒“反共和制、自由精神”的“宽容”,而恺撒仍然用这种“宽容”精神来对待他所有的敌人。读到此处,反而对这样的人物生出了几分敬意。

布鲁图——恺撒情人的儿子,投奔庞培阵营被恺撒击败后,因情人的求情,恺撒保护了布鲁图,并在后来谋得元老院的职务,在恺撒远征帕提亚之前,刺杀恺撒的凶手之一。以前觉得这样的人物就是跳梁小丑,在本册中西塞罗请求屋大维饶恕布鲁图并允许其回国,而就此布鲁图写的一封回信,却展示了他的真性情:“同为争取自由的人,为什么要为了达成某些愿望而这样低身下气?”,“为守护自由而手染献血的我们,生命却掌握在另一个人的手里,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若必须对使人产生奴性的专制主义者屈服才能回到罗马,我宁愿选择继续流亡。因为凡得自由之地,皆是我心中之罗马!”,——尽管有人批评布鲁图走错了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布鲁图身上仍具有高洁的品格。2000多年后读来这振聋发聩的文字,竟似近现代充满激情的民主革命的呼号!恺撒遇刺不仅是恺撒的悲剧,也是布鲁图的悲剧,悲剧产生的原因,不是高尚精神不为时代所容,而是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没有看到时代的变化。

06

伟人的谢幕

恺撒遇刺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布鲁图,原来你也在啊。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罗马人民看清所谓民主派在其后的所作所为,反而奠定了屋大维称帝的良好基础,从而再次开启了罗马几百年帝国时代的辉煌。

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识别同样优秀的人才,恺撒在遗嘱中选择了年仅18岁的屋大维而不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安东尼作为继承人,从之后征服埃及的战争中可以看出,恺撒的眼光是多么的犀利!

恺撒的遇刺为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划上一个悲壮而充满神迹的句号,恺撒的葬礼在火化时,突降暴雨,最后骨灰无存,最终流入台伯河,再流入已经成为内海的地中海,作为为罗马建功立业的封神之人,这样的无墓之葬也许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在屋大维举行的恺撒纪念运动会的最后一天,罗马湛蓝的夜空划过一颗大且闪亮的彗星,后来的天文学家证实,那正是“哈雷彗星”。

07

结语

在后恺撒的时代,屋大维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将埃及化为私人领地,并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从埃及运回了大量雄伟的方尖碑。

方尖碑是古埃及人4000过年前留下的最珍贵的瑰宝,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同时也显示着法老的威严,而在彼时唯一的世界强国罗马,方尖碑则成了权利与胜利的象征。

而万神殿外的方尖碑就是在罗马从埃及运回的第一座。

罗马万神殿。曾用于供奉罗马所有的神,因后来改为天主教堂,成为唯一没有被毁灭的异教建筑。

——photo by 三个石头

石头哥曾去过两次罗马的万神殿,它在宗教上的意义、在建筑美学上的地位、以及皇权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无不引人入胜。

顾名思义,这里供奉着罗马所有的神,完美体现了古罗马崇拜多神的包容并蓄的宗教精神;它也是古罗马时代唯一完好保存至今的建筑;另外,罗马人将拉斐尔和至高无上的帝国君主一起葬在这里,供人膜拜,也可见艺术在这个国度的地位。单单在建筑学上创造性地运用巨大的穹顶和天眼也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走进庙堂,沐浴在穹顶下方散开的光柱下,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庄严和肃穆。

站在万神殿前,不由再想起了爱伦·坡的名句: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三个石头 2019.4.1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 读书笔记 第(2)篇

越过卢比孔河无疑是古罗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这一刻起,恺撒才真正成为后人意思上的有着无比荣耀的恺撒,如果听从元老院的最终劝告,那么,他最多跟苏拉,马略,或者庞培一样的下场。凯撒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给自己立下的最重要课题,是建立罗马的新秩序,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得不诉诸战争。所以对恺撒来说,这场与庞培的内战,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为了实现他的伟大目标,他果敢,行动迅速;他宽恕,忠实内心;他自信, 我来,我见,我征服。而庞培,这位少年就得志的天才将领,在王者之气的凯撒面前,节节败退,最终被杀,这样的下场不禁令人惋惜,甚至凯撒见到庞培的首级,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此时的凯撒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各种事实表明,凯撒已经事实上成了帝王–罗马走进了帝制。这里我不讨论共和制和帝制孰优孰劣,然而对于刚走进帝制的某些古罗马人来说,出于对帝制的恐惧,想要用刺杀的手段恢复共和国。恺撒的悲剧就在于他用最宽容的手段行最专制的目的,3月15日,历史永远记住这天,身中23剑的凯撒倒在了地上。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无法靠几个人可以停止了,在凯撒指定的继承人屋大维与安东尼争夺的内战结束后,古罗马第一任皇帝横空出世了。这里也不得不赞叹凯撒的眼光,他没有指定与他一起出身入死过的副将安东尼作为他的继承人,而是当时年仅18岁的侄子屋大维。而屋大维终于不负凯撒的重托,经过14年的努力,从当时无人知晓屋大维为何许人,成为无人不知的古罗马首任皇帝。这段历史虽然短短不到20年,然而在古罗马史上无疑是继往开来的时代,随着屋大维下令关闭雅努斯神殿的大门,古罗马迎来了“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 读书笔记 第(3)篇

读完这两本罗马人的故事,凯撒的面貌得以清晰地展现,凯撒是一个晚熟的天才,看到了由元老院主导的罗马共和体制的弊端,毕竟当时的罗马已经将地中海囊括为“我们的海”,由元老院统治的寡头政体早已对已经成为超级大国的罗马不合时宜,然而元老院依旧墨守成规,特别是在苏拉巩固后更加不可一世,手握元老院最终劝告的尚方宝剑横行无阻,于是凯撒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韬光养晦,一点一点地积蓄力量。在40岁以后,凯撒开始一点一点地迈出脚步,远征高卢显示了其卓绝的军事才能,与庞培之间的内战也一步一步地将元老院的顽固势力逼向绝路,然而事与愿违,在罗马还没有完全迈向帝制的时候就被刺杀了,对于敌人素来宽容的凯撒可能不会明白宽容也会滋生出阴暗来,况且当时能理解凯撒崇高的政治理想的人也很少,然而对那些意欲推翻凯撒霸权的人来说,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凯撒早就选好了继承人。这个被凯撒看中的继承者尚且年轻不足为惧,但是他和凯撒拥有一样的政治理想,作为接班人的才能也是毫无疑问,虽然军事才能不及凯撒,但他还有同龄的助手,他也懂得避其锋芒,一点一点巩固自己的实力,直到最后打败了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联军,结束了内战,将罗马引向和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