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读书笔记(3)篇

2019-03-20 20:48:31 读书笔记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作者:杰弗里·伯恩斯坦
你是否感觉自己已经被孩子折腾得筋疲力尽、黔驴技穷了?你是否因孩子的叛逆,而产生要撞墙的感觉,甚至觉得快要疯掉了?你的孩子为什么连你提出的遵守社会规则的要求也要坚决拒绝。他是否情绪化、特别固执、非常极端、粗鲁无礼、对人不尊重……本书将告诉你到底是什么使得你的孩子如此爱生气、爱发脾气的。孩子们的愤怒到底来自哪里?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读书笔记 第(1)篇

请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n《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讲的是如何教育叛逆孩子。那些方法不仅适合于叛逆孩子,同样适合于非叛逆的孩子。书表面上是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实质是教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中,家长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刚出生的孩子几乎是一件空白的画布,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画布上留下什么色彩。我曾经遇到一个三岁多的小姑娘,突然对着电话大喊大叫。瞬间,她惊到了我。我想,是什么事什么人能让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姑娘,瞬间变的暴跳如雷?看看性格平和的父亲,只有妈妈喜欢大喊大叫这一个理由。事后证实确实如此。中国以重视教育闻名于世。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中国人的重要教育理念,这与本书的观点截然相反。我经常问我的患者:“你怎么爱你的孩子?”大多数人会一愣,表示不解,接着他们会说爱孩子就是让他们吃好、穿好、少受罪。这样爱孩子没有错,只是我们很少考虑这样爱孩子,孩子会收获什么?n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流派。行为主义认为通过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也可以说观念)发生改变,行为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一般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定式和固定的行为习惯,这些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思想观念。书中强调对待孩子不要大喊大叫和非控制式。不大喊大叫好理解,也好执行,什么才是非控制式呢?我们抛开非控制式的概念不说,思考一下并不少见的事无巨细的妈妈,她们正在想方设法控制着孩子,却不自知。事无巨细的妈妈最爱说:“孩子不听话。”先不讲孩子为什么要听话。看看事无巨细的妈妈怎么做,你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事无巨细的妈妈每天都很忙。她们以孩子为中心,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的一切。管了孩子吃喝拉撒睡之外,还要帮助孩子做作业,安排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安排孩子玩的内容和时间,有些甚至为了让老师对孩子好点去贿赂老师。这类母亲忙碌的结果往往是孩子越来越叛逆,导致自己非常委屈。我经常问事无巨细的妈妈:“你的孩子聪明吗?”她们有些说聪明,有些瞪大眼睛一脸茫然。我们想想,如果孩子聪明,还需要妈妈事无巨细地安排一切吗?什么叫聪明?我的理解是,聪明的孩子是能解决自己问题的孩子,包括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既然孩子很聪明,还需要妈妈事无巨细地照顾吗?事无巨细的妈妈只会把聪明孩子教笨。我相信,这句话一出口,事无巨细的妈妈肯定会骂我。仔细想想,聪明的孩子一定是能独立完成作业,能料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还需要妈妈事无巨细吗?因此,还是留给孩子伸胳膊蹬腿的时间和空间更好些。我想对事无巨细的妈妈说:“你既然不是真理,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听话呢?听话孩子能叫聪明吗?”事无巨细的妈妈那样做,即便有千般理由万般道理,背后隐藏的只有“她们很不自信”这一个秘密。人的本事都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提高的,所以我希望最最辛苦的事无巨细的妈妈留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用空出来的这点时间多读读书,让自己变的更优秀,更美好。非常赞成这个观点,最好的教育就像放风筝,时不时抻抻风筝线,引导风筝进入正确的飞行路线。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读书笔记 第(2)篇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本书的题目说得很明确,即不是孩子的错,是谁的错?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

    要记住:你(教师或家长)作出改变就会造就一个不叛逆的孩子!当你做出改变后,可能的结果是原来你眼里的叛逆行为,将不再是叛逆行为,或因为你的改变,孩子的叛逆行为逐渐减弱、减少,甚至不再发生。

    对父母来说,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

    我所接触的叛逆孩子,他们的老师(或家长)很多是反应过度。

    有些老师(家长)会尽力去证明他们过于强制的手段是正确的,认为“这是让孩子们懂事的唯一手段”。

    老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对学生的自尊心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叛逆孩子感觉自己被轻视了,他很可能会以更叛逆的方式来补偿他自卑的感觉。

    请记住:任何心理健康状况,都要由合格的心理健康专家做正规的诊断和治疗。靠死记硬背考一个心理咨询师,在一个什么心理咨询室里,想当然地对孩子指手画脚,妄加评论,这才是问题。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读书笔记 第(3)篇

还是比较有收获。一直以为是孩子叛逆所以家长焦虑,其实看完全书,觉得更多时候是家长叛逆以至于孩子焦虑。像我这种性格非常强势的人,有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要和孩子一争长短,就是书上所说的权力争夺,遇上遗传精准的娃,哈,强强对战,两败俱伤。其实全书围绕着的都是核心策略“冷静、坚决、非控制”,内容不多,但是坚持尝试了几天,颇有成效。有时候是我们的态度使得孩子变得好商量了,而更多时候,我觉得是放弃了一些不必要的“互怼”,发现那些我们曾经执着的“必须”其实也无关紧要。今早送孩子出门前又是一场手忙脚乱,忘记了到底深呼吸了几次才克制住催促和指责,和我家那位笑称这几天深呼吸的次数可能比以往三十年来都要多,真累。那位也笑说但是他很舒服,感觉家里气氛宁静祥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