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囚料峭往事:刘氏女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任何生命形态都需要被认识和理解。
和记录这本书的作者一样,起初只是抱着好奇心看戏,可一个小时脑海里滋生过的念头和迷思绝不止于一个故事。
被压抑的时代,欲求不满头脑简单的女人,在羞愧气氛的瞬间促成了一件极度变态疯狂的尸解凶杀案。监狱是将人类社会极端化的戏剧呈现,早先我的理解不过是一群坏人继续作恶的混沌之地。而这里,已经跳脱出现实意义的生活,人们反而变得纯粹,居然剥掉外壳,只剩下自己作为人的本性了。活脱脱一个小人间。
杀人可以被原谅吗?在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有吓得不敢继续,甚至被无比真实的经过和极具细致惊恐的描写震慑到(辣鸡),走在路上车两旁的鸣笛声竟然导致呼吸急促喘不上气耳边轰鸣走不动路,闷在胸口的难过无处排解。早知道自己代入感强想象力丰富还胆小就应该跳过那一部分的。
可是人性背后才是值得我们看到的部分啊。那是革命年代,少有人受过基本的教育,缺乏对欲望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及自我的释放表达,甚至不懂得反思情绪控制行为,本能和天性被禁锢在一处,当然无法独立地做出选择。我不原谅结果,却心疼整个社会构成的间接杀手。精神崩溃反常大概都源自于一个瞬间,能够处心积虑思前想后做出坏事的那是变态,不是故事里的人。而,用一生的青春如偿还一个瞬间的错误,是不是太不值了。
书上还讨论说,被隔开的监狱里,人们被迫沉默,间离,挣脱了人性的相互依存性,长久的寂寞和内心的空洞,让那些精神本就不充实同时又失去生活的女性只能讨论色情。就像这个世界,我们讲越来越多的黄段子,是因为我们被控制我们原本想要讲的无处宣泄。
人性的扭曲和悲哀,永远都有。
谢谢作者,能够在经历过后还大方勇敢写自己的故事。我觉得,你真的是太酷了。我们需要知道。
女囚料峭往事:刘氏女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人的命运是由一个个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叠加而成。
在她决定肢解老覃,从第一刀下去,她都是从容而冷静的,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老覃的尸首,没有一丝的畏惧,仿佛出门买菜般闲适,但当他看到儿子的目光,却慌乱失措了,忙不迭的遮掩这一切。故事的最后,也是被儿子道出来这个现实,因为儿子她没有离婚,因为儿子她在冷冰冰的监狱里有了一丝慰藉,因为儿子,她对新生活有了盼头和希冀。也是因为儿子,她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她一直想离开的监狱,原来在那个挥刀的夜晚她就已经没有家了。事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那个毫不起眼的划过大脑几秒的想法,会对你将来的人生起怎样的作用。谋杀亲夫的罪名就这样跟着她一辈子,成为她一生也洗不清的污点,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她再也拥有不了,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
如果她能在挥刀的时候,转头看看她的儿子,想想以后的生活,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只能自己承受。
一个不错的短篇故事。
女囚料峭往事:刘氏女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2018/119】女囚系列的第一部结果最后才看。虽然躲不过的话题是女性的性压抑,但是个人认为这一点在《邹氏女》中体现更多。这一本情节上让人震撼的是刘月影杀夫的动机及手段,和儿子揭穿母亲杀夫的那一句话。不禁让人感叹无知的力量太过可怕,而在那样一个婚姻不自由、法制不健全的年代,因为无知犯错的门槛太低,想错了走错了连拉她回来的人都没有。关于监狱的一些描述也深有感触:1犯人疯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有文化的。2我错了,以为别人都像我:人在牢里坐,全家外面等,等你出狱,接你回家。许多事实告诉我:前脚进了班房,后脚没了家庭,成为无亲无友的孤人。人错走一步,继而是一生一世的漂泊,并非一切生灵,最后都能归于尘土,归于雨露。3说句不过分的话,若有知识和理性,中国监狱的刑事犯会减少一半。【W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