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000字(3)篇

儿童教育心理学n序言n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父母和老师都需要关注儿童的成长经历,生长环境,了解因为自卑而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引领他们克服自卑,发挥潜力,并建立儿童克服困难的勇气,对儿童除了足够的爱,还需要包容。本书的意义,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 自信 勇敢 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明确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因此个体心理学着重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强调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是实践知识。特别说明,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之上。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提出心理补偿的概念,书中提出三类有明显补偿性性格特征的儿童:天生有缺陷的,受到严厉教育缺乏关爱的以及被溺爱的儿童。认为所有儿童天生都有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自卑感和补偿机制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序言中将社会情感的发展作为儿童心理正常的标志,提出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并提出观察儿童在入学时的表现是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的好方法,以检测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如何与人相处。把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看作其发展的检测器,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儿童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同时,也会发现儿童向上努力的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的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程度。所有这些相互交织,相互关联,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裂的统一体。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儿童教育心理学: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及学校教育n准备性测试是个体心理学重要的实践手段,因为人格统一性,儿童在新环境的无法掩饰的表现是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指示灯。如果一个个体处于全新的环境,他就会将处于隐藏状态的性格表现出来。通常来讲,新学校的入学是对儿童进行准备性测试的好时机。我们可以观察儿童的态度、行为举止、神情和倾听别人说话的方式以了解他和教师、同学的配合程度,以及是否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个体心理学也注意到,孩子如果得到教师的宠爱,一般情况下都会成为好学生。书中特别强调,仅仅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和判断一个孩子的标准是愚蠢的做法,相反,学校成绩报告应该被我们当作儿童目前心理状况的一种反映。学校日常教学的负担是否在儿童能够承担的范围内,过重的负担会让孩子力不从心。个体心理学认为,过重的负担对儿童成长不利,学习知识和人格发育应该而且也能够兼顾。学校应该以此平衡作为目标。孩子的成绩单更多地反映了心理态度--有些孩子在遭受挫折之后就不再抱有希望。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及时指出孩子的认识错误。教师应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在差异中找到自信。作为家长,怎么平衡整个大环境不利的一面,怎么在应试和健康的心理发展中找到中间路线,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优越感追求的引导n我们要对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加以有益的引导,符合社会的利益。因此,培养孩子建立社会情感,加强孩子认识与社会一致的意义尤为重要。要教育儿童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互关联的事件的线索。书中谈到了一种典型的儿童行为:懒惰。这种似乎与追求优越感相矛盾的行为,其实是孩子获取关注的手段,或者是为目前的无能和无所成就归因,成为能力不够的挡箭牌。懒惰是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同样的心理还还发生在装病以及爱哭的孩子身上。书中举了一个口吃的小男孩的例子。作者认为口吃的根源不是口吃者所处的环境,而是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感知外在环境的方式。小男孩有一个严厉易怒的父亲和一个偏爱弟弟的母亲,弟弟的出生让他被冷落,嫉妒、强烈的自卑感让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走上了一种对社会和自己无益的方向,这体现为他的敏感、易怒。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以友好的鼓励、积极的启发,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当孩子取得成就时家人给予适当的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勇气,增强他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