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读书笔记(3)篇

2019-04-12 13:27:13 读书笔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作者:让·雅克·卢梭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读书笔记 第(1)篇

1、每个人对追求自我的幸福个保存自我有浓厚的兴趣 2、对于其他感性存在尤其是同类存在死亡或者痛苦产生天然的反感。

我们在这两个法则的要求下,很自然的衍生出了所有的自然法则。

人类有两种不平等,其一是生理上的不平等,包括智力、体力、身高、年龄以及心灵方面。其二是政治或者精神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人类共识的基础建立出来的。主要表现为少数人通过损坏他人的利益来获得特权,包括更富有、更尊贵、更强大使人臣服。

当人类只有产生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需求,只产生了依赖的关系之后,就好象一个无形的链条一样,把人们联系起来,这时候,可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奴隶是心甘情愿的。

这就是我要论述的,在自然状态下,人是不可能产生不平等的,而只有在产生了社会之后,人类的不平等就逐渐的开始了。

不平等出现的三个阶段,其一是财产权和法律的产生;其二是法官的产生;其三是合法权利向专制转变。

第一个产生了贫富的差距,第二产生了强弱的差别,其三产生了主人与奴隶的对立。

第一阶段是当人们体会到1人有2份食物的好处的时候,贪婪之心就会吞噬自己和同类,整个世界开始变成了自己幻想中的财产。随着时间的延长,自然的不平等也会导致财富的极度差别。

由于人口的增多,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也会不断增多,富人的财产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后来就进入到第二阶段,美名其曰是为了保护各自的私人财产,树立了法律,使得私有制深入人心。而且人们会自发的尊重有钱有权有荣誉的那一类人,就是为了自己以后也想这样。等于是承认了那些剥削自己人的权力。

第三阶段,随着这些人权力和财富越来越多,就开始享受征服自己同类的快感,把自己的同类当作是财产一般,按照人头数来计算。这时就是进入到专制的阶段。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读书笔记 第(2)篇

深夜读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也是读完让—雅克·卢梭的第四本作品。

一句话概括其中心思想: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其发展与壮大产生于人类天赋的发展与精神的进步过程中,最后随着私有制和法律的形成而稳定下来,变得合法。

现代人生而不平等。家庭、禀赋、智慧、身体灵巧度等方面从出生开始便存在差异,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后天努力却能够缩小人与人之间这一差距。

人生而不自由。人类由于出生后,没有独立存活的能力,因而对家庭有较强的依附性。在这种依附下,家庭不自由。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读书笔记 第(3)篇

通读全文,欣然接受了人类本就不平等的事实。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就是不平等的,主要是身体机能方面。文明社会中的人类更加不平等了,身份,等级,财富,权力,一级一级地向下压迫。暴力能够推倒既有的不平等,但是终究会形成新的不平等。人类进化到今天,也是自然的发展方向。这个社会本就是不平等的,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尽力走向更高点,将曾经的镣铐再转手束缚住他人而已。既然都堕落了,那就一起堕落着吧。反正我们是要为生活的这个国家而生存的,我也离不开这个堕落的社会,充满忧虑与苦难的文明社会。群居使人依赖,产生比较,逐渐助长阶级观念;生存使人走向私有,私有制是不平等的入口。既无真正的平等,也就不需要再耿耿于怀,尽可能地保护每个人应有之利益就很不错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