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1000字(3)篇

2019-03-21 16:24:53 读书笔记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作者:周鸿祎
360老总周鸿祎内心独白!在本书中,周鸿祎首次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观、产品观和管理思想,厘清了互联网产品的本质特征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列举了颠覆式创新在现实中的实践和应用。本书首次解密360的产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时,针对目前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焦虑,也提出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周鸿祎的价值观:a、看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能力,首先是看是否敢想敢干,骨子里的那股冲劲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b、在互联网里干,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个产品改变世界来的彻底。c、要与众不同,即think different。

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竞争对手打,但有一个对手你是对不过的,那就是趋势。没有人能打败趋势。

90后95后的梦想是当一个U盘,先把自己装满,不管老大们怎么变,我们只要把U盘换成移动硬盘,再不行升级为云盘,就可以全部搞定。

从我跟互联网打交道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很多创新不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的产品,那就是一流的产品了。

互联网之所以能实现免费,是因为一款产品用免费获取海量用户之后,它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然后再通过广告或者增值服务的方式赚钱,实际上是创造了新的价值链。

商业模式包括四个方面的东西: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商业价值。

没有用户价值,就没有商业价值。

为什么免费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会形成颠覆?因为把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成免费,符合人性的需求;同样,把复杂的变简单,把笨重的变便携,也符合人性的需求。

商业的本质就是让人性得到释放,颠覆式创新也不例外,归根结底就是怎样满足人性。

颠覆式创新是屌丝逆袭,所有颠覆式创新在刚出现的时候,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不被主流市场的领先者所看好。

在互联网时代,经常上演“次优者胜”,因为在占据主流市场的公司不注重“次优者”,没看到“次优者”打动消费者的那一个甜点。结果在大公司的眼皮底下,“次优者”会迅速占领市场,形成事实上的标准。

360的三个凡是:凡是用户提的问题,一定要追根溯源,找到原因,从用户的角度想解决方案;凡是负面的信息,即使是对手的枪稿,也要找到可以改进产品的启发点;凡是竞争对手的产品,都必然有学习借鉴的优点。

当你面对强手的时候,一定不要按照它的节拍跳舞,按照他的节奏跳舞你就死定了。你要想办法通过反向思维,通过逆向操作,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创造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颠覆式创新的力量从来都不是来自于主流的、热门的市场,而是来自于边缘地带,来自于侧翼。

《柔道战略》的反关节战略,当你拿住一个关节,向对手施加力量的时候,敌人的反抗就越大,就会越痛苦。

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敌人最珍贵的资产,想办法去攻击他的核心价值点,一定要让战火在别人的家园里燃烧,打败了也无所谓,因为打败了我大不了就撤出来。

毛主席军事策略: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用互联网思维解读,地就是业务是收入,人就是用户。

硬件的互联网化:a、商业模式互联网化,硬件价格降低,向零利润方向发展,通过内置的增值服务来赚钱。b、产品体验互联网化,用户在智能硬件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硬件的用户体验越来越重要。c、市场推广的互联网化,产品推广要基于好的产品体验,依靠口碑进行推广传播。d、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既是新媒体传播平台,也是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是扁平化的销售模式,压缩了中间渠道的沉淀成本。

用户体验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感觉,超出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

什么样的产品经理最牛?把产品做得让用户骂不出来的产品经理最牛。

体验的基础是用户需求。

互联网产品秘籍:a、互联网产品要有一个灵魂,要符合相关领域的游戏规则,能打动用户的心。b、互联网产品需要不断运营、持续打磨。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不是一次性开发出来的。c、产品要做到专注和极致,在一个方向上要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要找准一个点做到极致。

好产品的标准:让用户离不开。“离不开”不是卸不掉,不是“找不着”,而是用户产生一种没你不行,你不会轻易被代替的依赖感,这就是所谓的用户粘性。

所有成功的产品,多少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的。

微创新:换位思考,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从行业巨头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的小处着眼切入市场、通过快速地、持续地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从而达到颠覆市场格局的目标,这种持续不断的创新就叫微创新。

做产品聚焦的压强原则:有头大象,我们怎么也推不动它,但如果你把力量变成一把锥子,很有可能把它刺痛,促使大象往前跑了。

在今天这个时代,评价员工、评价团队、评价公司,价值标准永远应该是能不能做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

团队激励,结果才是最好的激励。

转自公众号“懒人研究所”

我觉得这是一本升级版的产品运营指南,我认为里面的重点并没有说方法论的具体环节,而是突出互联网思维。即用户体验至上、颠覆性创新、think different等。顺便种草了《硅谷热》,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可这本书值得再读。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本书给四星,缺点是有一些啰嗦,内容有些重复,不过解释得非常清楚,值得一读。

总结起来,这本书有四点让我印象深刻:

1.360的产品

从本书可以清楚地了解到360是如何通过免费这个商业模式,着手于用户的痛点,不断挑战行业,推出自己的产品,并建立自己的帝国的经历。

2.用户至上

这里先认清用户和客户的区别:

让客户购买了就达到目的了。现在则不同,用户是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人,但他们未必向你付费。你把东西卖出去或者送出去,用户才刚刚开始跟你打交道。

红衣教主不断地强调,用户至上并不是说说而已,你需要尽全力去帮用户解决问题,让用户感知到你的诚心还有努力,用户才愿意使用你的产品,才会对你的产品产生粘性。

  • 做出一款产品,用户才不在意你用了什么厉害的方法,他们只关注你是否能够让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 用户永远不会错,即使是一些小白用户犯了很可笑的问题,甚至因此在网上骂你,你也要沉住气,也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样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痛点在哪,从而进行微创新

3.微创新

在颠覆性创新越来越难的今天,微创新是一种更具备可能性以及操作性的创新思路。创业团队可以着眼于提高用户体验等方面,对已有产品的某一方面进行优化,甚至做到极致,以此来吸引用户。

这也是一种在巨头企业缝中生存的战略。和大公司正面冲突是不可能赢的,因为缺乏与之对抗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等。因此,需要小公司有逆向思维,在大公司认为不起眼的地方入手,这样才有颠覆的机会。

因此,创业者们要认真听一听红衣教主的忠告:

遇到创业者,我都强调一点,要找一个大公司看不到的角落,给用户解决问题。

4.商业模式

本书介绍了一些商业模式,比如增值服务、免费等。

作者不遗余力地解释为什么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免费来聚集海量用户,培养用户对于产品的忠诚与信任,后面再通过其他的增值服务或者广告来获得收入。

并且,免费是大趋势,没法阻挡。并且在将来,不仅软件会免费,连硬件都会免费。之后靠增值服务来赚钱。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前一段时间看了走进大咖对周鸿祎的采访,有一个片段是我印象深刻:周鸿祎在车厢里淡定的说自己是一个情商低的人,而且别人说他不低的时候,他会反驳回去,说自己就是低,从小就低,不用隐瞒。我们不谈他的情商到底如何,但他这种认清局势的态度让人很敬佩。

这本书其实通篇都在讲用户和体验才是王道。用户是基础,体验为王。用一种手段获得巨大用户量,再用优质体验使用户获得粘性,总有一天会获得盈利方法。感觉他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家。

又想到了联想的杨元庆,记者问他:你认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联想是不是被超越了?杨元庆回答:我们依旧在为用户们提供着优质的pc,我们还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感觉他已经不适合这个行业了,对这个行业的敏锐感还停留在pc时代。就像有人问数码相机时代你们胶卷相机厂是不是落伍了?他却回答:我们还在提供优质胶卷相机啊!我们是胶卷相机的龙头老大。

内容有点絮絮叨,应该是自己对行业的了解不深才会感觉收获不大。阅读本书对用户和用户体验的理解有好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