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读书笔记(3)篇

读书笔记分享:
——什么是管理——
管理无定式;管理没有对错;
1.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2.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5.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放权的关键在于下放人力资源权和财务权;
管理观:管理对绩效负责,权责利的分配,管理为经营服务;(避免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
管理解决的效率问题:劳动效率:分工;组织效率: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个人效率: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有效管理者:时间管理、系统思考、培养人;
企业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五项按顺序发展,构成企业的系统能力。
计划管理:目标与资源匹配;流程管理:人与事匹配;组织管理:权利与责任匹配;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文化管理:持续经营问题;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获得最大化生产率的四个原理:科学划分工作元素;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与员工经常沟通;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什么是组织——
公司不是家:用目标、责任、权力来联结的组织,而不是用情感来联结;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馄饨状态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沟通线、控制线、责任线和权力线,权力线和责任线是纵向安排,沟通线和控制线是横向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要从责任出发;组织和员工的心理契约:双方的期望;
组织结构设计:指挥统一、控制幅度、分工分责分权、部门化;
直线架构——职能架构——事业部架构——董事会架构;
控制信息同步范围,保护职权阶层;职能部门头衔要低,绩效部门头衔要高;职务名称上表明专业分工;
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制、扁平化结构、矩阵式结构、网络结构;
——什么是领导——
影响力:权力、个人魅力;
权力:法定权、专家权、奖赏权、惩罚权、统治权;
“对士兵一定要有火山般的热情,但是要有比冰山还冰冷的心。”
魅力:外貌、类似行(融入群众)、好感回报(财散人聚)、知识、能力;
领导者关注战略、方向;管理者关注绩效;
把时间精力花在人身上,传递活力、献身精神和责任心——杰克•韦尔奇
避免管理者变成教授,复杂问题简单化,输出简单明确的指令;
工作导向型、员工导向型;
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
警惕老员工变成无心无力类型,不轻易做授权型管理;
对有能力员工:尊重、授权;
“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必会得到好结果”
对核心人才:价值认同、个人关心、心智激励;
目标设定权,切不可授权;
与上级保持正式沟通,而不是非正式沟通;
——什么是激励——
激励:要把工作变成游戏、必须站在对方角度;
激励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奥得佛:需求理论:生存、联系、成长;
人员不流动,可能是没有发展空间和需求了;核心成员的发展需求问题;
麦克利兰:引导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人的三种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管理者要有权力欲望、激发员工的成就欲望;
公平理论:奖励要有明确的理由,要有事例;要阐明付出的过程,而不是奖励的结果;
激励是否有效:重要性、可见度、公平性;
低成本而有效的激励措施:鼓掌、赞美、鲜花、隆重的仪式;
——决策如何有效——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而非个人决策,集体负责;
决策正确与否,指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能否得到执行。
决策的目的,是靠执行解决问题,所以决策的执行者,必须全程参与决策;
新制度要先局部试点,不可全面铺开;
责任只有个人的,没有集体责任;
人际错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新近效应、角色固着;
决策方法选择,根据决策品质和成员接受程度两者的重要程度;
——什么是计划——
管理的两种基本模式:绩效管理、计划管理;
5W1H;没有行动的计划是无效的,没有计划的行动是致命的;
发展下属:提供清晰方正感和目标、鼓舞下属追求更高绩效、支持下属成长和成功、建立合作的关系;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读书笔记 第(2)篇一本标题不怎么引人注目但内容丰满且具象的管理书籍,处处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真实工作中的痛点。书中很多观点来自于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判断,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况且管理不光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完全绝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它来源于思考,而非教条。
真正成熟的管理者是知道怎么样把问题交给更合适的人来解决而不是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要急着自己去做,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做事,别人又可以做到成功,而自己又有精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管理者的绩效来自于团队成员的绩效,管理者为下属的绩效负责,管理的效能也因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而如何架构合适的组织,如何安排合适的职位,如何找到合适的人,如何调配合适的资源,如何确立合适的目标,如何制定合适的计划……都需要有管理的常识。
缺乏常识的人太多,践行常识的人更少。
理论在心,实践先行。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读书笔记 第(3)篇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成长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的稳定和效率做出贡献
基层管理者对企业的成本、质量和短期效益做出贡献。
当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够做出贡献的时候,企业发展的三对矛盾就得以统一协调,企业就可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成长,这就是计划管理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