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白蛇读书笔记(3)篇

2019-04-11 16:56:40 读书笔记
白蛇
作者:严歌苓
《白蛇》是严歌苓经典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的一部,含《白蛇》《也是亚当,也是夏娃》《魔旦》《白麻雀》《学校中的故事》五部中短篇作品。主打篇目《白蛇》:文革中,因出演《白蛇》而被"镇压"的著名女演员孙丽坤被囚于破败的布景房中。曾经倾倒众生的她,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与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渐渐变得庸俗、麻木。十月里,来了一个身着旧黄呢子军装的青年,常驻足于她的窗下。不久看守她的女娃告知将有上级派来的人前来审查……严歌苓以诗一般精妙的语言讲着故事,对古老的男女关系进行新的诠释;不可言说、隐隐作痛的爱情,揭示的是非常时代里的幽僻人性。
白蛇读书笔记 第(1)篇

短篇小说历来以短小精悍而著称,它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讲述一个故事。读这本严歌苓的短篇小说集《白蛇》是因为之前看了她的几篇长篇小说特别有感觉,才趁热打铁地选择了这本集子,结果真的让我热度不减!其中的《白蛇》讲述了一位天资聪颖的舞蹈演员、舞剧“白蛇”扮演者在文革期间遭遇的不幸。大凡有艺术、学术成就的人,他(她)们在生活方面的“天赋”都是欠缺的(可能应验了上帝造人的原则:当一扇门打开时,另一扇窗户就会悄然关闭……)。纵然她有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弥补不了她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白蛇”们的相同遭遇。《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讲述了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故事:一位失婚、无业的中国女人在异国他乡为一位富豪男同性恋以试管受孕的方式代孕生子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好像不随着读者的思维进行,结局是当然的出乎意料,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其中的细节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波动可圈可点。《魔旦》讲述了一段中国民国时期由年轻男子扮演旦角而引发的一系列历时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让人悲叹在舞台上那么光鲜亮丽的角色后面不为外人所知的“潜规则”下的黑幕。《白麻雀》讲述了来自青藏高原的、有着才旦卓玛般天籁之声的藏族女孩在部队文工团里短暂的军旅生活,由于不同的生活成长经历,这位极有个性的藏族女孩身上发生了一件件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文字读来让人轻松,常常引你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学校的故事》从一个中国留学生的视觉讲述了一位在美国大学里教授“电影文学课”中“剧本编辑”的老师的故事。他的博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看来不被讲求个性的美国大学生接受,因此被学生、校方否认,但是对好学、上进的中国学生来说,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业上的良师益友。如此看来,东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啰嗦了那么多,意思是建议可以选择阅读这本书,因为不需要你太多时间,就可以领略几个完全不一样的精彩故事。

白蛇读书笔记 第(2)篇

严歌苓的书写得生动又隽永,笔下人物的命运,自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有时点明是在写自己,有时你又会觉得她笔下的那个人,其实也是她自己。那一代女作家,如她,如毕淑敏,如王安忆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但是毕淑敏的文字温暖,严歌苓的叙述有力量。折服于她人到中年远走他乡,苦学英语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姿态将荆棘之路踏成坦途。看她的经历,我觉得真正的励志故事,就该是这个样子。放过风筝的人都知道,有风时,风筝很容易飞起来;没风时,费很大劲,风筝也很难飞得更高。但在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里,没有东风。因此在没有风的时候,要先学会自己奔跑起来,沉下心来历练,不断强大自己的实力。等风来不如追风去,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咬牙坚持一下,挺过那段艰难的日子,你会发现,你已经靠自己飞到了一定的高度,越往后,你的路会越来越平坦,你的天空也会变得更高更宽,因为你已经成为了自己需要的东风。

致敬严歌苓,一个活成传奇的女人!

白蛇读书笔记 第(3)篇

这本书,写的是同性之爱,结局都是悲伤,读来心情好沉重。

感情,这个古老的话题,无论什么年代,都被人津津乐道,也无可奈何。1月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下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的第一行“脚印”,通过“鹊桥”中继星顺利传回地面。我想说的是,现在虽然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正所谓人心难测,这究竟是怎么一种无能为力?

我们真诚,付出真情,得不到回应,只能在心里慨叹:走近一个人容易,走进一个人很难。所以我们想走出去,到那能释压力的地方,能安抚心灵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哪里?是我们自己的心。

人在某些时候不适合读忧伤的书,如果你最近情绪低落,这本书,不读也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