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可能过去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今天的科技有多么发达,正如现在的我们也想不到未来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很多东西被诟病,由于目前的“危害”被人们攻击,不为人们所接受,但目光放长远来看,也许就是未来某一种科技的奠基,谁知道呢。在万户为了飞天之梦殒身火光中时,当时的人们多会嘲笑他的疯狂,认为他就是发了癫。但没有人会想到,时至今日,飞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痴人说梦,反之,飞机一类的交通工具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联想到之前看的某个电视剧,其中一个片段记得很清楚,就是周恩来总理要去俄罗斯谈判,坐火车足足坐了十一天!在高铁飞机发达的今天,我难以想象就在几十年前,人们还要花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一次旅行,更不用说在更久远的古代。我常在想,要是我穿越回了古代,给古时的人们讲起现在的世界,现在的生活,一定会被当成疯子对待吧。然事实证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需要的就是文中“刘欣”一样的“疯子”。像另一个故事《地球大炮》,很多超时代的东西,在当时可能被批判成灾难甚至恶行,但究竟何如,还需留与后人评说。在我看来,这其中最艰难的,正是那些“疯狂”的人。确实,过去的人真的很笨,过去的人真的很难啊!
地火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看到主人公“刘欣”就想到了作者刘慈欣,也同样是工程师的身份,也在煤矿众多的山西呆很长时间,于是百度了一下。
以下是采访
大刘的父亲,因为一封信,就从北京一个很有前途的国家工作人员,被下放到阳泉
当了煤矿工人。“文革”改变了他的家庭,甚至是他的一生。假如,他的父亲没有被下
放,那么他一出生就在北京,那么今天,还会有刘慈欣吗?
可世事就是如此不可捉摸。
山西晚报:面对媒体采访,你从未讲过自己的生活、家庭,你的作品中也鲜有现实
生活中的影子,今天能讲一讲吗?
刘慈欣:我父亲下放到阳泉后,当了一辈子的煤矿工人,一直在井下工作,最后把
身体也搞坏了。他65岁早早就去世了。
我从小在矿山上长大,给父亲送饭啊,参加学校组织的井下实践活动啊,这都使得
我经常下井,对矿井生活十分熟悉。
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作是——过去的好时光。
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地火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想起了外公。外公一生都在矿上做事,我印象中几乎他每天都得下井。我记得他的装备,记得他的帽子,还记得矿灯的配色和样子。记得我们总是喜欢拿他的矿灯来玩,因为黑夜里那光柱格外亮。去值夜班时,吃完晚饭外公就和工友一起去上晚班,得在矿上过夜。听妈妈说外公从来不在井下过夜,他十分谨慎,对自己对家庭很是负责。再后来外公做了矿长,但我每次去矿上还是只看到他从井下上来的样子,不苟言笑。书里写的小火车我也见过好多次,运煤,运人。现在想来有点可惜的是我从来没有下过井,不知道井下是个什么模样。不过依照外公的性格应该是不可能让我们这些小屁孩下去添乱的。外公已经离开了。家里也没有人在煤矿里上班了。以前的一切都渐渐远离你,虽然只是过去十几年,但也就变成了历史。过去的人真难啊,真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