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朝闻道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3-10 08:02:27 读书笔记
朝闻道
作者:刘慈欣
高等宇宙生命来到地球,给人类提供一个获得终极答案的可能性,代价是在得到答案之后做一个永远保密的人:最能保密的人是死人。地球科学家排队以求朝闻道,哪怕“夕死”就在眼前。
朝闻道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敬佩任何一个为知识献身的学者,无论是科学类,还是社会学类。一是自身不可能,二是绝大数人不可能。

并非说稀少的一定为贵,甚至最后对挽留精英们绝望的法国总统道:“好了,不要牛弹琴了!您还看出来这是怎样一群毫无责任心的人?还看不出来这是怎样一群骗子?他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和谐美的变态欲望,这和拿公款嫖娼有什么区别。”我也深以为然。

然而,最后霍金问有着高级文明的排险者:“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排险者也一脸哀伤表示无能为力。

我这辈子、这代人的这辈子、下一代一代的人的一辈子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正如那个伟大的原始望星人,一旦开始思索,便是一种卓越的进步。

为钟爱的事业、知识献上生命,这是当今微乎其微之人的追求,是一种纯粹,一种炙热,一种飞蛾扑火的无悔。

所以敬佩,

所以崇高,

所以悲伤。


朝闻道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 真的非常非常喜欢朝闻道的主旨:科学家(乃至人类)对真理的崇拜与追寻。已经到了一种真理比生命更重要的境界。想想科学史上为真理献身的烈士,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股热血和亢奋的精神,那可是崇高、庄严、生命的极致。当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成为了现实,一种属于全人类的悲壮与伟大便像太阳一样在地球上洒满了光辉。
  • 和同学(某位大刘铁粉)聊天,他说“大刘的文章很深邃”,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 但是从个人喜好上来说,从审美标准上来说,刘慈欣的科幻有些内华而外朽。遣词造句就像是中学生一样,不符合科幻大师的基本配置。因此,很遗憾没有读完三体和其它一些著名的大刘作品,卡顿的叙述令人不快。很多地方读的不通畅,体验着实很差。有些时候听到别人吹大刘还会有些诧异,为什么被人奉为中国科幻巅峰作家的人在我的文学世界里这么边缘化呢?不得而知。
  • 一颗半星属于思想高度和主旨深刻,半颗星属于有趣的金句。粗糙的句子理应扣分,但是被思想深度抵消了。(我对深刻的东西仿佛总有些偏爱啊。)在我的评价体系里它应该是两颗星的,但是太喜欢这个震撼的情节和主旨了,于是附送一颗星。三颗星。收好咯~

朝闻道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服气了

震撼

“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才是文明的最终目的。”

刘慈欣的小说仿佛一个高高在上的观察者,爱和一切感情和理性相比都可抛弃,真理才是一切文明的最终意义

很冷漠,但很真实

科学家们的殉道精神仿佛让我看到了星际迷航里一个开化程度低的星球中的生物对着主角的飞船顶礼膜拜,塑造图腾和雕像

狂热与敬畏共存

其实,人们都是活在自己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生物,比如法国总统代表的浪漫与爱情,中国总统宣扬的家庭与责任,而科学家们的意义就是追求宇宙的终极真理

朝闻道,夕死可矣

突然让我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或者说高更,对于自身意义的探求不顾一切,他对艺术宗教一般的朝拜与这些科学家们完美重合

宇宙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是真的很震撼的一篇小说

  • 《朝闻道》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朝闻道读后感800字(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