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旅行+绘画=世界读书笔记(3)篇

2019-05-01 14:58:20 读书笔记
旅行+绘画=世界
作者:本杰明
这是中国最著名漫画家、插画家本杰明关于漫画、关于旅行的最新散文集。收录本杰明从未公开最新插画。收录本杰明巴黎、纽约、安古兰漫展参展画作。收录本杰明出道以来经典画作。本杰明在这本书中,详细记录了参加巴黎、纽约漫展的感受和见闻,比较分析了中国漫画和西方漫画的异同,对整个漫画产业发表了看法。
旅行+绘画=世界读书笔记 第(1)篇

随手点这本看,不过是漫画家对我来说是个空白的概念。而微信读书上各路点评则是充斥着咒骂作者愤青卖国恶心自大的言论,他们愤怒而不理智,更说不出理由。我太讨厌他们,所以决定不再是翻一翻,而是仔细读一读。

我不是个具有一定美术修养的人,短时间也不打算鉴定下他的漫画,来证明他的才华与否。所以更像是对待一份旅居游记,或是替某个明星捉刀的半散半传的心路历程。是的,后者我也看。只是因为有些奇奇怪怪的文法,会让你抛掉太多没有必要的局限,顺便满足你猎奇的本性。

诚然作者的文笔不见得很好,想法也有不少偏颇与过多愤怒。基本是在记录反思自己飞世界签售遇到的朋友和陌生人以及他们的文化。动不动就要骂骂北京上海,讽刺下国人的思想素质,顺便来一打对当代文化的鄙视。

这种鄙视太生硬,容易让人不爽,太缺乏一些基础的人文关怀。我在槟城和同事也闲聊过计划生育这个话题,我承认它血腥,也不会妥协。但回答这种问题,一般都会加个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他们,我们的国家处在什么样处境上,和这个国家也在改善这些政策。如果大马的土地不足以养活他们的人民,他们会怎么办?

但我不觉得这种这种鄙视要归类为卖国,如果你还认同言论自由。一如我也毫无理由地调侃我的母校,从不解释。一个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更多是文化教育,政治传媒。他们会把单个中国人和中国人这个概念分开。我可以和具体的日本人喝酒吹牛,也随时准备和抽象的日本人有一场战争。

其次说说作者的傲慢。毫无疑问的自大傲慢。但骄傲这事,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对错。这种自大,我不喜欢,但偶尔要学会忍受。毕竟这个世界多是庸俗无想法的人,这种无端的鄙视不可理喻,却也保护了他们独立特行。而我没能力评价作者漫画才华,也就不会谈才华与傲慢匹不匹配。倒是作者的文字,句法上有不合理的跳动感。再随便说说书里的一个看法吧,关于电子画。

电子画与传统画的差别不仅是精确存续与色彩无限的五五开。后者会随着纸张成长消亡,乃至产生拓片一类的艺术,像极了我们的生命。而我们惧怕死亡,但死亡未必不是好事。我们也惧怕远方,那远方也未必不是好的。

旅行+绘画=世界读书笔记 第(2)篇

这一星的评价,不是对作者的评价,不是对他文笔的评价,更加不是对其画作的评价,毕竟我并没有看过,只能是说是大家信仰的不同,造成了我对这本书内容上的不认同。

大约是因为没怎么看过这种类型的书,所以开始的时候内容确实有吸引到我,也有一些内容能够引人深思。

然而慢慢读下来,我从笔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他内心对于本国强烈的排斥,甚至还有些厌恶。

只是,我对于自己是中国人这件事有着说不清的自豪感,尽管我有些时候会把她说的很糟糕,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她好的一面并由衷的爱她。毕竟每个国家都一样,既有优秀的一面也都有糟糕的一面。

本来是准备弃书的,但使我坚持看完的原因是,作者并没有全部的接纳外国,他也指明了外国也存在那些不好的人与环境,只是他把本国的好都遗忘忽视了而已。当然啦,作者反复提到的那些成长,也是比较令人开心的事情,毕竟“变得越来越好”是每个人心里都会有的期许。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不曾听说过这位作者或者说是画家。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也想过看完书之后去关注一下作者这个人以及他的画作,可是现在,我完全没有去搜索这个人信息的欲望了。我承认自己并不了解他,我对他的印象全部来自这本书,这样片面的去了解一个人这样对他确实很不公平。

旅行+绘画=世界读书笔记 第(3)篇

好吧,以作者的口吻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1、我很牛逼,其他人都是屎。

2、我是漫画家,我很牛逼,其他中国漫画家都是屎,外国漫画家在我见他们之前很牛逼,我见过后他们都是屎。

3、中国漫画是屎,外国漫画之前很牛逼,我开过画展后,他们都是屎。

4、我很愤青,但是你们不能说我愤青,不然你们是屎。

5、我很尊重别人,但是我还是要说“为主流阅读群体服务的画家”是屎

6、我是有哲学深度的人,但是我还是要说“这群动物一般低文化水准的读者”是屎

5、我“貌似是一个不喜欢画画的人”,但是我画的漫画是漫画,你们画漫画是用荷尔蒙、用子宫,用性器官,总之画出来是屎。

6、中国的底层人民是屎,外国的底层人民经我证实也是屎

总之,除我之外,一切皆屎。

stop!

支撑我读完这本书的完全是我的强迫症,来来回回几次,200多页终于看完了,长舒一口气。不得不说,这本书还是有零星的优点的:

首先:“民族精神与个体”和“漫展”两章写的也是很具特色的,观点一如既往的鲜明,批判批判还是批判。

其次:让我知道出版物的写作者中真的是有人会这么“愤世嫉俗”的。

最后:作为一本厕所读物,真的会有效的减少蹲坑时间。

正经的说,一本书没有一个闪光点是不可能的,这本书零星也是有那么几个点,但是这闪光点,完全抵不了读一本烂书的挫败感,尤其是从很多网文中磨练出来的,对不好的书的包容性真的很强的我。

PS: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旅行和绘画”,我以为会有很多旅途中的风光大片或者暖心人文的画作,但是并没有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