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五星推荐!文字精炼,金句不断!虽未必全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诸多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总结而言,人类历史就是平等与自由的相互作用史,值得阅读。
人类历史是生物学的一部分,生物学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历史。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生命即是竞争”,战争即是一个国家觅食的方式,战争促成国家间的合作;第二个教训是:“生命即是选择”,不平等是自然的和先天的,选择会促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第三个教训是:“生命必须繁衍”,低出生率的国家受到更加孔武有力和生育力强的群体的惩罚。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平均线以下的会渴求平等;而富有才智高超的会渴望自由。
通过大脑与面容或者肤色关系,把文明与种族做必然的映射无疑是徒劳无功的。“种族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创造性的,还不如说是准备性的”。“不是种族塑造了文明,而是文明塑造了民族:地理、经济和政治环境造就了文化,而文化又创造了人类形态”。文明是合作的产物,所有的民族都对此有所贡献。对于每一位受过教育的灵魂,应该都认识到这是我们共同的遗产和债务,无论地位高低,所有的人都对所属种族的文明做出过贡献。
道德是社会规则。不同历史时期,道德规范不同。这在于道德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去适应历史和环境的条件。例如在狩猎阶段,一个人必须随时准备好去追捕、格斗和砍杀。因此好斗、残暴、贪婪和好色,在今天的每一种罪恶,在那时都是美德;在农业期,勤奋变得比勇猛更加重要,讲究规则和节俭比武力更有价值,和平比战争更加有利。“因此,我们不能有把握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松弛是衰败的先兆”,它可能是向着新的环境而转变。
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起初,宗教与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是恐惧创造了神。“只有当牧师利用这些恐惧和仪式来支持道德和法律时,宗教才成为维持或者对抗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力量”。“因为人生而不平等,所以注定我们有许多人经受贫穷和失败,对于失意的人而言,某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希望是替代绝望的唯一选择。摧毁了希望,阶级斗争就会愈演愈烈。天堂和乌托邦,就像是一个井中的两个水桶:当一个下降时,另一个就会升上来。”
“战争是历史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之一,不会随着文明与民主的发展而减少。在过去有历史记录的3421年中,只有268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战争或冲突是万物之父,是各种观念、发明、制度和国家强有力的来源。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只能靠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均衡来维持”。“战争的原因与个人之间竞争的原因完全一样:贪婪、争强好胜、骄傲,以及对食物、土地、资源、燃料与霸主地位的欲望。国家有像我们一样的本能冲动,却缺少像我们一样的自我约束”。
文明是“促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是依靠习俗、道德和法律而得到保障”;“经济秩序则是依靠连续的生产和交换而得到保障。文化的创造则是由观念、文学、礼仪和艺术的原创力、表达、测试和生成的自由与便利而来的”。文明是错综复杂又很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建立难但摧毁容易。文明会经历生长、繁荣、没落、消亡,其兴衰系于政治领袖或思想领袖在回应变革挑战中的胜败。文明会衰败,但不一定灭亡,它可以随着精神迁徙。
当我们将“进步”定义为增加对生活环境的控制时,教育就成为我们进步的可能。教育不能“仅仅当成事实、年代和帝王将相的资料堆积,也不能仅仅当作为了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必要准备,而是应当作对我们精神、道德、技术和美学遗产等尽可能充分地传承,其目的在于扩大人类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审美能力和享受生命的能力”。进步是对于文明遗产的不断丰富、保存、传播和利用。历史车轮永不停息,伴随着如此的进步,我们的生命才会永恒。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确实是值得推荐的好书!杜兰特夫妇花了50年的时间写作《世界文明史》,成为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不平等不仅是自然的和先天的,而且还随着文明的复杂化而增长。乌托邦式的平等已被生物学判了死刑,立场温和的哲学家所能指望的最佳状态,是法律和教育机会的大致平等。只有所有潜在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发挥的社会,才会在群体间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优势。当远距离打击强化了国家间的对抗时,这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就像生物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个个人和群体中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它从不优待善心,它充满了不幸,最终的考验全看生存能力。战争或冲突是万物之父,是各种观念、发明、制度和国家强有力的来源。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只能靠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均衡来维持。我们要珍惜和平,把握和平,创造和平。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总归是读书太少,看的时候缺乏自己的思考,总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也缺乏辨证思维。因为很多东西不明白,很多地方无法理解背后蕴涵的含义。当然,这是作者花了50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总结,不能是我短短几小时就能领悟和掌握的。
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读史使人明智,应感恩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更多去接触前人流传的历史瑰宝和文明。
一直更愿意读小说,把自己置身于人物情节中,去感受书中描绘的世界。且读小说不需要过多思考,读起来比较轻松。也能从作者的人物塑造中得到一些启发。
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书籍就不一样了,没有有趣的故事情节,很多时候觉得枯燥乏味,难以咀嚼。坚持读完之后,好像也没有什么收获。文中让自己震撼的话语可能也忘得一干二净。但,也蛮有意思的,不能太功利。
多读书吧,总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