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哲学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零售的哲学》 7-11创始人 铃木敏文 写的书,比较赞, 篇幅不多 2小时就能看完。
铃木从40岁开始做第一家7-11加盟店, 从0不断发展到 仅日本有1万5千家店, 看完本书对 便利店 有了一个全新理解, 不仅仅是个卖货场, 是铃木提到的「生活基础设施」,并不断追求创新 「下一代便利店」。
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精益创业》的影子, 10句话对本书的理解;
1、统计学和心理学对经营的作用
无独有偶,铃木工作之初就得到了这两方面的锻炼, 对后面创立7-11影响极大;
2、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循环,这个就是精益创业的基础
和《精益创业》多一点的是,强调 读懂「未来」,这点是很重要,读懂未来又已 统计学和心理学 为依据 。
3、灵活应对变化, 贯彻基本原则,并小规模灰度测试(想起了马云的「拥抱变化」)
4、「发现问题」 和 「思考问题的根本」
不断反问自己,行业的本质是什么, 这点跟张一鸣思考方法比较相似。
5、7-11成功的几个战略:加盟策略、密集型选址、共同配送、根据温度管理;对开始影响很大;
这几个点很有意思,讲到了具体开店策略的部分,很有看头。
6、始终关注客户,从客户视角看问题!
(这点和贝佐斯一样的追求),公司的任何决策 哪怕很难, 都以 客户视角 或 客户的体验做前提, 不要因为创新而创新,这点对于创业者极为重要;
7、重视文化渗透 和 会议文化;
每周一次的 门店顾问 大会(多则几千人),这种会议对市场会了如指掌,并且不断的下达精神(想起的毛主席的策略, 难道铃木也看了毛主席书籍),仔细思考了一下, 这块尤为关键, 特别是 安排 门店顾问 这个角色(其他公司有督导,铃木取消了督导 安排了门店顾问, 以服务的角色,帮助加盟商盈利为目标),这个角色作为中间的枢纽太重要了。
8、消费就是心理战
要从宏观、微观、情感几个方面去理解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做出变化的的调整;铃木在文中多次提到 很多 策略根据 日本的 「少子老龄化」,并根据一些国家的政策来推测 人们下一步的行为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中国未来不也是 少子老龄化吗?)
9、拥抱新事物, 打造线下、线上的 极致体验,并从大数据中得到决策依据;
7-11不仅玩网络,还借网络来支撑线下, 有代表的是铃木通过网上热卖的东西,放到门店销售,大获成功。
10、始终打造下一代便利店 为 己任
创新永无止境, 从 自己所在的公司 代理 美国南方公司 7-11 特许经营,到把公司改制 为 7&I 控股集团(I 就是 创新的缩写),创新之路可见一斑。
值得再读一遍。
零售的哲学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通过学习本书,我认为零售经营的哲学应包括以下内容:采用优化“假设-执行-验证”工作模式;减少采购额的小额配送;始终贯彻密集型选址战略;具备产品研发与供应的基础体系;盯住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管理层的经营思路不仅应及时与总部员工分享,也要保证每个店长与店员都能够快速而正确的了解;必须掌控每种产品的销售动向,提高订货的精准度,贯彻单品管理;门店不只是单纯售卖产品,而更要为顾客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品种规格丰富;产品研发理念与制造厂商保持同样的质量甚至更高的品质;严格的卫生和温度管控制度;“等待型经营战略”转变为“进攻型经营战略”;提供价格以上的价值;门店直接送货有助于店长更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下次消费创造机会;大力提倡网络和实体门店的融合工作;不断改善实体店铺的产品品质和服务价值;抱有危机感,不甘于现状和现有成绩;目标是把经营方式从过去的“以产品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零售的哲学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这本书是7-11创始人铃木敏文所写,书中没有任何理论性的描述,内容更像是一位智者的交心之谈。铃木先生善于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再对结果进行“验证”。难得的是,他在书中详细地记录了他的思考判断的推理过程。
比如,他发现消费者用纸币结账的整个过程比较麻烦,而90年代以来,银行卡在日本日渐流行。他认为,便利店的场景,就是应该以“提供便利”为最终目标,于是着手行动准备把ATM引进便利店;但是根据日本金融行业规定,必须取得银行经营资格才能安装ATM。7-11没有退缩,硬是在2000年建了一家具有经营牌照的银行,让每个便利店光明正大地装上使用ATM结款方式,也具有ATM机;引流了一些急需取钱的人,直接到便利店取钱并且购买商品;在没有手机app的时代,实现了365天×24h可以存取钱及汇款。seven银行实现三年内盈利,至今在用户积累、便利性、汇率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