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冯骥才作品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3)篇

2019-06-07 07:12:09 读书笔记
冯骥才作品精选
作者:冯骥才
《冯骥才作品》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收录了冯骥才创作的散文、小说作品。《冯骥才作品》收录了《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等作品。
冯骥才作品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其他不作评述,客观的讲,最吸引我的自然是《俗世奇人》,冯老笔下十几个鲜活的市井人物跃然纸上,惟妙惟肖,生动有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可谓奇绝。再加之浓厚的语言特色,幽默诙谐,地道的方言信手拈来,我时常感觉自己像是坐在那个时候天津的茶馆里,兜里揣一包五香花生跟小二要一碗茶,或边吃茶边听台上过堂先生讲津门地界儿的奇人异事,看(听)到兴起就不住笑起来,就赛嘴里嚼了五香花生。好的故事都是用极简的文字去讲一个极平凡的往事,流露出的情感却真切挚诚,令人泪目。《胡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老夫老妻》等就是这样的故事。当然,好的故事结局也往往是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比如《三寸金莲》末了香莲求死,《神鞭》掉了,却成了神枪手,《酒婆》醉酒而死,以及别人眼中《苏七块》的规矩。冯老是极善讲故事之人,三两句就能将一人性格模样形态描出来。高明之处讲故事就只讲故事,很少带个人情感进来,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个中真理趣味留于读者评说。《俗世奇人》从侧面展现了上个世纪初天津卫的底层人物生活百态,精神风貌,非常期待良心编剧,艺术家和制作人将之以相声,话剧,电影等方式展现给更多的人。

冯骥才作品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数起地方作品,京片子数老舍,津嘴子看冯老,莫言的高邮乡情都得让三分。细数数不同,老舍写得通俗接地气,笔下就是老北京的生活。冯骥才老先生写得却是一个个的传奇一般的故事。

那穿黑衫的刷子李,贱卖海张五的泥人张,打洋人的神鞭,举石锁的张大力……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丰满逼真……

读这些故事时候,真应该跟冯老说得那样“酽酽沏一壶茉莉花茶,就着紫心萝卜芝麻糖,边吃边喝,翻一篇看一篇,当玩意儿”。这般这般才能觉察内中滋味。

(冯老其他作品也满满情怀,有文革往事,有外国游记,还有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保护。赏冯老作品,看那百态人物,更得品千古情怀。)

冯骥才作品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完全书,我不禁为冯骥才先生这样的当代文学领域里的大家风范所折服:丰富的阅历,细致的观察,细腻的笔锋,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描写人物事情的独特风格,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考。不论是四季掠影:春天的清新、夏天的苦闷、秋天的艺术、冬天的恒远,不论是俗世奇人的短小精悍,不论是中长篇小说的独居特色和引人入胜,不论是散文笔记的哲理思考,还有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民族传承的思考和行动……正是有像冯骥才先生一样的文化传承的使者们的坚守、挖掘、拯救和创新,我们祖国的文化未来才能灿烂如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