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3)篇

2019-07-16 13:41:34 读书笔记
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本书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 第(1)篇

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n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现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引起重视,可能就是因为大家基本上满足了温饱,现在开始想满足精神,有问题的不只你一个,最严重的也不是你,看淡点,活着才不会这么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很多人在爱情中控制欲太强,让别人喘不过气来,很多女人都说结婚前和结婚后男人是不一样的,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者,觉得男人都是得到后不珍惜,那女人呢?一开始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想要一张床。一套房。一张结婚证。离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当初只是想要一个拥抱,不知道满足,想把男人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品,二十四小时待命,要记得,两个人再亲密,还是两个人,变不成一个人的。一直在想爱情到底是什么?喜欢一个人,是喜欢什么?外貌?性格?身份?爱好?大家的择偶标准是喜欢吗?我们拿着择偶标准这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但对方和你的过去经常大不一样,你以为他是你的恋人原型,这是喜欢吗?如果深入了解,发现不是自己当初看到的那个人,会怎样?n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都说人不能感同身受,既然不能理解别人,就少一些批判吧。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这一句一定要牢记,敲黑板!夫妻第一,男方的父母关系很好,婆婆就不会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争夺儿子对付儿媳上,夫妻关系很好,儿女得到的关注有限,就可以减少被父母一直逼着生活,也可以减少恋母情结。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很多人童年都会有很多因为物质限制而实现不了的梦,当你长大了,你不喜欢那些东西了,但是你还是空虚的,我因为自己比较喜欢看书,电子书方便又便宜,几乎不花钱,就很少买纸质书了,但是,我妹妹,我很喜欢给她买纸质书,因为,我觉得看书是一个好习惯,而电子书对于她来说,不那么伤害眼睛,可是,买着,她几乎不怎么看,因为喜欢看书的人是我自己,而不是她,而我给她买的书,是我觉得她应该看的书,而不是她喜欢看的书。一个母亲因为想改变孩子上网的行为,给孩子下跪,她的方式,是通过自我牺牲来勒索孩子的服从,我都把自己摆到这么低的位置了,你看看我多么可怜啊,还不顺从,你这个不孝子!出现问题,就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者,通过伤害自己让别人内疚而达到某种目的,这叫扮猪吃老虎。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之前一直以为,别人给我说她的烦恼,是希望我给出建议,但是没想到,她们不需要建议,因为她们内心知道却不愿意改变,证明,她们只需要一个聆听者让她们吐槽。在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带孩子真的比高考还难,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你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影响孩子的三观和生活习惯,性格等。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着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n真的知足者常乐,有上进心是好事,欲望太强的话,自己都会变成自己的奴隶,一辈子努力成为自己眼中的优秀人,一辈子到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快乐与否?n关于原生家庭的伤害,等情绪宣泄出来后,你要把注意力从父母身上移走,回到你自己身上来。父母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越不期望改变爸爸和妈妈,就越有可能改变你自己,你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改变自己也更容易。当然,也是因为那个最简单的道理:改变别人永远是最难的,你只有可能改变自己。现实中,我一直视自己为好人,而从记事起,我就是一个超懂事的小大人,小时候不给父母添麻烦,大了不给别人、单位和社会制造麻烦,不自觉地都要想着付出,沾一点便宜就愧疚,如果不是学心理学,我势必会成为一个超级好人。然而,这个梦却对我说,你是魔鬼!人性是自私的,可是内心又告诉自己,必须做一个好人,挺烦的。一个家庭系统的行为模式永远都没发生改变,愚孝者不管怎么奉献,也仍然得不到爱,而被溺爱者仍然是继续被溺爱。很多人就是看不透做不到这一点,不喜欢你的人,你就应该接受他不喜欢你这个事实,疯狂的牺牲自己去取悦他,他还是不会喜欢你,反而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n……n……n听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唯有单身保平安,自己还没有变得足够好,就不要去祸害别人了,一不小心就结婚了,一不小心就生孩子了,生孩子是真的要做好准备再生,自己还是傻子的时候就不要祸害孩子了吧,毕竟,孩子是无辜的!n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 第(2)篇

读这本书的起因是,我知道我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问题,跟家人在一起多数时候都感觉到我的正能量在被一股强烈的负能量场所吞噬,争吵、控制、轻蔑常常出现,几乎不能心平气和的交流……也想了解自己在当下的人生中,“重蹈”了从前父母与我相处的行为模式中哪些的“覆辙”,以及如何挽救。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自己行为、情感的心理根源,才能开始打破轮回的链条,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并避免给自己的子女种下创伤种子。另一个原因是对武志红的《巨婴国》非常感兴趣,还没看,想先看看他其他的书。这本书通俗易懂,举了很多他在心理咨询经历中的案例,而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非常常见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常见,所以人们都以为这些是“正常”的。人们以为自己与子女的关系、爱人的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等等只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在童年、在原生家庭中的心理模式,或健康或不健康。事实上大多都是不健康的,我们这一生中的种种行为、动机、倾向、追求,追根溯源会发现,不过是在填补自己人格和心理的缺陷。人格决定命运。最近同时看的另一本书,是心理学大师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两本书给我一个很大的感受是,世界上真正“正常”、健康的人是极少数的(并非指圣人或无欲无求之人,而是真正明白的人),我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顽疾,且多数若非有此知识是意识不到的。想成为一个真正正常的人需要有环境的配合,在通常这个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学习与探索内心才能达成。因为“不正常”太多以致人们习以为常,便意识不到自身需要疗愈,才会走不出嫉妒、暴力、歧视、贪婪、攻击、滥情、控制、不安、焦躁、愤怒的负能量场。世界之所以还存在着如此多的隔阂与冲突,自残与自杀,是因为大街上那些穿着成年人皮囊的心灵,多数都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把自己孩童的行为模式,在成人社会上演。很多人自己本身还未成熟,连爱自己的能力还不具备,便不清不楚的成了家,没有想想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作出的决定,是出于爱、出于父母逼迫、出于面子、出于年龄、出于转嫁不安全感、出于自以为是的压力……或是想清楚了但觉得很多人都这样我也这样……于是才会有各种“好戏”上演。所有不是因为成熟的爱而作出的选择,一定会导致悲剧在自己家庭以及子女身上延续,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正常的。不要寄希望于解决自己身心问题之外的途径去寻求安全,因为那只是缘木求鱼,转嫁问题,欺瞒自己而已。如果做父母必须要持证上岗,没有资格证不能养孩子,我猜那样的成年社会会和谐很多。爱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有能力真正爱他人,而不是以假爱寻求安全。疗愈自己,才能切断悲剧的轮回与延续。当成年人真正成为成年人时,社会也就被疗愈了。武装、法律、限制、禁止等等控制性的负面措施,只是治疗皮肤表面的脓包,所以有禁无止。而真正根除产生脓包的机体,倡导身心灵的健康,社会才会有真正的健康。当然,这是整个人类的漫长进化课题。我们只能先做好自己,先让自己幸福起来。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 第(3)篇

《为何家会伤人》n“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n好像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性格或心理上的缺陷,也从来不知道很多人的成长过程是那么的痛苦而艰难。后来才知道这得益于我有一个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很幸运我能有如此善良美好的父母,让我从小能在父母无私的爱护与照顾下长大!n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ta从小生活的环境将塑造ta童年少年乃至成年后的性格。很多人在成年后意识到自己的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会学习会改变;可是还有更多的人,认为自己从小看到的是怎样就该是怎样,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可憾动!只是,ta 不知道的是,ta将会伤害多少自己最亲近的人!n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养成、品性爱好、为人处事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成长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自我纠正的过程,学会与自己相处与父母相处也是一辈子的课题。再往后,就是要学会如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子女可以健康快乐的自我成长,不要重现自己的弱点,也不要矫枉过正,保护着他们的天性,让其自由。家永远是爱的港湾!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