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客读书笔记1000字(3)篇

大概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如今看书只敢看长篇小说,大概是怕那种长时间全身心代入进去的习惯随着整个故事的完结而轰然倒塌,然后患得患失地再次陷入长时间地落寞。由此可见,自己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当然更算不得是什么看破红尘苦坐禅的山中老僧。闲话少叙,回归正题聊聊这本书吧。《间客》这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好几个月,一开始抱着看科幻小说的想法让自己放松一下,以便从上一本颇具深度的江湖巨著影响中走出来,结果“一不小心”又栽进了猫腻这厮挖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大坑。其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是深刻,那就是许乐与麦德林在不同立场下关于道德法律国家民族利益之间的争论中,许乐最后是这样总结的:再伟大的目的,可是如果实现它的过程是肮脏的,丑陋的,那么它也必将是肮脏丑陋的。与麦德林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心思想形成鲜明对比。这又是一次唯心和唯物的辩证思考,也是道和术的狭路相逢。这是一段相当值得深思而又无法总结的对话。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还是存在于大多数人心中?脑海中掠过一个多年以前在科幻杂志中看到的故事:有两条间隔相邻的铁轨,一条铁轨年久失修停用,有一个小男孩在上面行走(象征遵循法律);另一条铁轨正常运行,有五个小孩在玩耍(象征践踏法律)。这个时候前方开来一辆火车,孩子们全部都没注意到,假设此时你是一个扳道工,是选择把铁轨转向年久失修的那一条来拯救更多孩子的命?还是转向正常运行的那一条铁轨来维护法律的威严和践踏它的惩罚?当法律和生命冲突时,人们会感性占据上风;当法律和生命不冲突时,生命数量的多少会习惯性成为衡量标准,那遵纪守法的人仅仅是因为他数量少而必须要被牺牲掉?而践踏法律的人因为数量众多而网开一面“法不责众”,法律确实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那究竟是在为什么人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口数量,个人的妥协牺牲求全顾大局如果轻易就这样被掩盖淹没掉,那法律的意义何在?那这样维持下去的社会稳定还剩下多少真实性?吃掉我们一切能吃掉的肉,心疼我们身上每一片肉,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心中便没有无耻这两个字?我不负责任地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问题,而自己内心道德法庭却始终无法向大家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我努力地进行思考,或许只是想今天被我拿来寻找自我救赎通道的方式,在自己某天生命受到诱惑和考验的时候,就能变成驱赶内心野兽的木棍,而不是成为野兽。在看完那个章节的时候,自认还能上得了台面的逻辑思维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一次出现这样的状况还是在看《奇葩说》的时候。后来在与一位微信书友聊天中得到启发,大概我们每个价值观的构建都是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人和事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形成,人性使然,所以往往第一反应的判断其实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只不过由于临场知识储备和辩论反应能力的不足而暂时学会了隐藏自我,选择附庸跟风,以免被别人取笑孤立边缘化,毕竟党同伐异的滋味还是不好受的。韩寒有句话一针见血,我借用过很多次,今天也不例外,“小孩子才看对错,大人只看利弊。”人的自私性使得双标法则一直存活于人群之中,当你只信奉一个标准的时候,信念冲突的序幕就已经在黑暗与光明交替中拉开帷幕……生存的真实还是内心的纯粹?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当然,整部书不可能都是如此厚重题材的宏观视角,在很多边角处,时常能让人不经意地看到猫腻这个老司机踩足油门拉手刹急转弯的轮胎印,那可是相当(买水不给弟弟喝——因为姐渴(解渴))。比如那句经典到拍案叫绝的描述——“爱情啊……就是眼与眼的对视,其实是为了肉与肉的摩擦,体液与体液的交换”。感觉每一个看到此处的纯爷们都会隔着屏幕会心一笑。哈哈……真是流的一手好氓。看来我终究也不过如同浪荡公子施清海那般,只是个被荷尔蒙浓度影响了大脑皮层放电的雄性动物,不然怎么会大半夜写到这的时候,神情亢奋地抽了一根烟?由此可见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之所以没有在历史长河中泯灭,还是有原因的。有荤自然也有素,许乐与张小萌说的那段小清新文艺范的话,也是让人感慨万千,很容易引起女读者的内心共鸣。“以前我有一个长辈告诉我,如果少年时代碰见一个女生,明明长的很漂亮,但你却根本不想去窥视她的身体,更不敢在脑中幻想那些与情欲有关的事情,那就证明你喜欢上了她,而且是真正的那种喜欢。” 也许真正极致的爱情就是爱而不得,但这种柏拉图式的感觉有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就是永不相见。因为精神有纯爱,现实无白头。随后猫腻又开始用这段话,“感性中的女人,看见一个男人就觉得那是骑着白马来的,可理性中的女人,看见一个男人就得先分析那匹白马是租还是买的,血统到底纯不纯……”血淋淋地将人从幻象中拉回现实,何等“残忍”。也许吧,大概自从生理发育后第一场春梦开始结束,我们就已经把爱情的“纯美”给“玷污”了……可是在最后我还是心有不甘,想“垂死挣扎”一下再消失——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相爱这种事的话,根本不可能有第二杯半价!告辞!!!ε=ε=ε=ε=ε=ε=┌(; ̄◇ ̄)┘(其实我只看到这本书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开始想写总书评,总感觉今夜不借着这个情绪写出来,明天起床就忘干净了。花无常开日,人无再少年。记性越来越差,终究还是老了。)
间客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如果按照间客,或者是老猫的风格,场景应该是这样的——春天的傍晚,灰色的云堆积着遮住了天,虽然天也许无所不在,但是没有太阳月亮和高阔为参照物的天,迷茫在一片灰色里。黑色合成革座椅,原木色的书桌,手机的光亮起。我做沉思状微笑状高深状,关掉了手机屏幕,对着空气里那个看不见的智慧说:一本好书。。。。。。。
第一次看了个开头,弃了,觉得太文艺;第二次看到老虎死了,弃了,觉得太套路;第三次看到小爷死了,觉得太愤怒,但是没舍得弃,只是草草跳跃着晓得了结尾;这次,耐着性子,尽量仔细,读完。
如果还有情怀,如果还有想法,其实就是如果,还有理想,理想还没有走样,那读起来会有共鸣,震塌了岁月的水泥墙,落一地红尘,墙后有一山梅花一池碧水一个勇敢去遐想的自己,渴望有高超的战技,缜密的思考,然后去抢救那些我们一直想保护的人和事。
没有一句实质性的评论。今天是3月5日,1970年3月5日,遇罗克被枪决,他写了一本书《出身论》。我今天不过正好读完一本小说。
间客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间客这本书是我目前为止觉得老猫写的最好的一本(大道暂时不算),战争的热血,兄弟的情义,武夫的锋锐,文人的志气,儿女情长,家国仇恨,激情时刻,惊心动魄时段,有努力,有不服,有怒有爱,有开心有快乐,有感动有心酸,现在想想还觉得想哭。记忆最深的两个片段:一个是战争时有人直接冲进作战室论老资历不服管教被许乐一腿放倒然后踩,热血沸腾,另一个就是施公子,猫大说他太优秀了抢了主角的光芒虽不舍所以只能让他死掉,风华绝代说的就是他了,难过了好久,就觉得好可惜。
eng,这是后来改过的版本,前面写的要更好一点,就这样了,我很喜欢这本书,里面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血肉,情感也都在位,目前为止觉得最好的几本书之一。
全职,仙逆,七界,间客,灵剑山(暂时就想起来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