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77岁的渡边淳一说:我还在恋爱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渡边淳一说:十多年前,日本的经济依然处在旺盛期,日本人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可我总感觉在安定、富足的生活背后,人们缺少一种能让人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爱,很多人的内心存在着失落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写了《失乐园》,这种轰轰烈烈的爱生活中没有,但却是人们想寻求的,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也是这个原因吧。此外,写这部小说前,我自己就有过一次深刻的爱的经历。我曾经爱过一个人,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死亡的不安。所以《失乐园》的基础是有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验在里面。
看完作者的答案才豁然开朗,才觉得这本书是作者的用意,是故意极端。
看这本书花了七个小时,看了四天,这四天中我的心情都随着这故事的情节变化。可恨,可爱,可悲。
可恨因为他们背叛了自己的婚姻,可爱因为他们之间的默契是几万人中的少数几个,可悲因为结局竟是死,可悲吗?与挚爱一起赴死,是最幸福的事了吧,不用担心会移情别恋,不用担心感情会平淡至白水。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如何去死呢?
失乐园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第2章.《失乐园》塑造了一对因无爱的婚姻而互相吸引的中年男女,逐渐沉溺于激情荡漾的性爱而无法自拔,最终一起走上了不归路。女主人公凛子是一位书法教师,气质优雅端庄,丈夫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在人们眼里他们是令人羡慕的夫妻。但事实上,他们的夫妻关系一直处于疏离状态,凛子从没有感受过性生活的快感,直到偶然邂逅有妇之夫的久木,才品尝到了性爱三昧。风情万种的凛子给久木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活力,同时也让他对妻子和女儿深感愧疚。虽然他自我辩解“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没有错”,但是,他人的冷眼,妻子冷冰冰地要求离婚,尤其是凛子丈夫的匿名信导致自己被降职,令久木感到失落无助,只有沉溺在和凛子疯狂的做爱里,暂时忘却种种烦恼。而出轨给凛子带来的是众叛亲离,连母亲也与她断绝了母女关系。
二人在情欲中越陷越深,对婚姻的绝望,对于永恒爱情的企盼,使得凛子想到,要使所爱的人永远属于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对方一起结束生命。对人生失望的久木欣然接受了凛子提出的一起殉情的建议,“他们在快乐的巅峰饮毒自尽时,紧紧相拥,微笑着迎接死亡。”
失乐园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透过《失乐园》,可将渡边情爱文学的特色概括如下。
第一,渡边的作品继承了日本的“好色”美学传统,通过对爱与性的探索,得出顺理成章的结论:性爱与婚姻的完美统一是难以企及的,即便达到也很难持久。主人公最终选择了情死则是可以使真爱定格的唯一方法。
第二,许多作品的内容可以说来自他的一些亲身体验,具有日本私小说的特点。他曾说“如果没有自己的经历,不可能写得出这么刻骨铭心的东西。”而且,渡边的作品总是能够与他的年龄同步,与时代的脉搏相通。
第三,渡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反道德、反传统、超世俗的特点。以《失乐园》为代表作的渡边文学,是对两性之爱真髓的探究,是对人性的关怀。
他期待在21世纪里,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能够接受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回到了幸福的伊甸园。
第四,这种注重官能享乐的文学表现,不可避免地会渲染一种淫靡的氛围,但渡边总是能够写得充满诗意。他通过唯美浪漫的表现和种种象征手法描绘了性爱的美好,具有描写性爱而不觉龌龊,沉溺情欲而不觉颓废的审美特性。
综上所述,无论从继承日本文学传统的角度,还是对于现实人生的思考角度看,《失乐园》在渡边文学中独领风骚,都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