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读书笔记(3)篇

2019-07-18 00:40:20 读书笔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作者:龙平平 黄亚洲 张强 魏人
全景呈现1976至1984年间,从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到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如果你是知青,经历过上山下乡;如果你是“77级”“78级”,经历过恢复高考;如果你曾是“个体户”,经历过摆摊建工厂;如果你曾是“特区人”,经历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经历过的人该去回味,没经历过的人,去看看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体会一下父辈们的“致青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读书笔记 第(1)篇

下班回家的路上,发现附近一家临街的店铺开张了,是个小型的蔬菜水果超市。开店的是对老夫妇,大爷坐在靠近门口的收银台埋头写着东西,大妈则在屋内摆放着色泽光鲜的瓜果。屋内灯火的明亮在寒夜中显得既柔和又温暖,店外录音喇叭播放的吆喝声在冷冷的空气里回荡。四十年前,当大爷大妈还正值青春时,他们应该不会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里做起个体工商户来。1976年的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地动山摇的局势之中。这一年里,几位人民所爱戴、崇敬的伟大领袖,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毛泽东主席都相继去世,举国上下悲痛哀悼。与此同时,从慷慨激昂的四五事件,到国家毒瘤四人帮被粉碎,再到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一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呼之欲出。揭开这幅时代巨幕的,正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本《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主要讲述了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至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国庆大典之间,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及之后他对国家政治、经济、教育、思想等主要领域的整顿治理乃至对改革开放的推进。在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中,生动地反映了许许多多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重大事件:恢复高考制度、真理与实践的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下乡知青返城、农村包产到户、引进外资技术、中美两国建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博弈、深圳特区的建立等等。以往在教科书和文教片里那黑白的历史,在这本书中像暖阳融冰一般被赋予了生机,包括邓公在内,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是形象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感情的,同时对一系列宏大事件的处理加工也十分引人入胜。每当读到时代的拐点处,或悲愤难抑、或心绪难平、或激动不已,隐约间脑海里浮现出一帧帧那过往的沧桑画面。最令人潸然的,莫过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革命老同志、科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平反后,幸存者们那纵横的老泪、那忍辱负重后的新生感;莫过于下乡到农村、边疆农场艰辛劳作的青年们,在参加高考、重返城市时那无比喜悦的泪花和欢呼声,也莫过于被压抑了十多年的中国民众,在改革开放之初那种昂扬无畏的斗志、那种誓争岁月的决心。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位老人在日理万机、鞠躬尽瘁。其实在被推荐阅读这本书之前,一直对此类具有特殊背景的作品不甚关注,总觉似有歌功颂德着墨过多、而实际内容小于形式之嫌。但读完之后发现,本书却非如此。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本书的魅力之处在于,它正是通过描写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及其境遇、诉求来凸显、烘托邓公以及那段历史的,这就给予了读者极为生动具体、清晰真实的感受。不过,若要客观地评价邓公,仅根据这样一部纪实小说做出结论,是会显得单薄而难有强说服力的,因而这里暂不做讨论。目前正在读美国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的《邓小平时代》,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创作,被认为是研究邓小平的一部权威之作。此外,计划阅读的相关书目还有前英国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的《邓小平传》、国内的《邓小平文选》三卷本等一系列书籍,这些都是研究邓公所需要掌握的材料。当下社会中涌动着一股暗流,将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各种矛盾都归罪于邓小平同志的一些改革决策甚至是品行和为人上,同时表示向往毛泽东同志的领导理念,尤其是所谓的平均主义、阶级斗争的思想。一点鄙陋之见是,如果真的是发自肺脯、出于真心地尊敬毛主席,而不是因对现实不满抱怨无处发泄或发泄无力而寻求替罪羊的话,那就应当认真而全面学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思想和理论,至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道一切从实际从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要去仔仔细细地下一番功夫做调查研究,去把需要看的书和需要查证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再去作评价、下结论。如果做不到这些,只是头脑简单地把某些缺乏考证的网络文章、将那些博人眼球自以为是内幕的说法奉为圭臬,那可真是贻笑大方、班门弄斧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读书笔记 第(2)篇

    对每一个生活在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的1978年,是应当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那一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命运,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改变。

本书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收集资料、查阅文献,披沙拣金,去伪存真,真实记录了从1978年10月“文革”结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描述了参与其中的诸多重要人物,展示了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全书从粉碎“四人帮”落笔,详尽记叙了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召开等历史事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摆脱长期的“左”的错误束缚,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路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

邓小平这一系列的决策太重要了,他打破的是套在千千万万中国人头上的政治枷锁。多少年来,无数人因为“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海外关系”而受到了莫名其妙但又如泰山压顶般的牵连,许多可以走的道路在他们面前消失了,应该得到的人生前途变得遥不可及。许多人因此悲观、颓废、绝望,找一条绳子或者找一条大河了此一生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任何真理,只有实现了才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要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以后,才是真理,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国家可以取得革命胜利的学说,只有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实践以后,才能证明是真理。就是说列宁提出这个学说时不是真理,一定要等到二十三年以后,实践证明了才是真理。那么,人们怎么会热烈拥护,会为之贯彻执行而奋斗呢?文章是提倡怀疑一切,提倡真理不可信、不可知,相对真理不存在,真理开初提出时不是真理,要经过实践检验才是真理。这是原则错误。

那么,人们怎么会热烈拥护,会为之贯彻执行而奋斗呢?文章是提倡怀疑一切,提倡真理不可信、不可知,相对真理不存在,真理开初提出时不是真理,要经过实践检验才是真理。这是原则错误。

文章在政治上很坏很坏。作者认为“四人帮”不是修正主义,而是教条主义,不是歪曲篡改毛泽东思想,而是死抱着毛主席的教条不放,因而现在主要不应反“四人帮”,反修正主义,而是应该反教条主义。如文章所说的,要粉碎人们的精神枷锁,就是要反对“圣经上说了才是对的”,所谓冲破禁区,就是要冲破毛泽东思想。文章结尾认为当前要反对的就是“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革命实践”,就是要反对所谓教条主义,要向马列主义开战,向毛泽东思想开战。

马克思主义要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以后,才是真理,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国家可以取得革命胜利的学说,只有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实践以后,才能证明是真理。就是说列宁提出这个学说时不是真理,一定要等到二十三年以后,实践证明了才是真理。那么,人们怎么会热烈拥护,会为之贯彻执行而奋斗呢?文章是提倡怀疑一切,提倡真理不可信、不可知,相对真理不存在,真理开初提出时不是真理,要经过实践检验才是真理。这是原则错误。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读书笔记 第(3)篇

可能因为考研好久没有写日志,如今考研拉下帷幕我却也不可能再一腔热血地花大半个月的完成一篇日志了,曾经想要用日志记录成长聊聊梦想,如今这个竟然成了梦想,不过还是借简短的书评聊聊题外话谈谈近况!很久以前的规划还是考本校,就觉得考本校舅伯的皮肤科好,可能是因为他才从什么时候想考出去我也忘记了,尽管真的已经完全放下他了。遗憾的是我后来才知道舅伯允许我考北京是因为他以为我怕自己过不了本校复试分数线,更遗憾的是报名截止我才知道他给我找的导师不招研究生,虽为报考北京找到了顺理成章的理由,却也种下了隐患的种子,报考学校、医院与方向没有做好调查,注定我在初试低分情况下的必然失败。不得不说,考研拼的更多的是运气与人品,我向来运气不好,不管多么拼命都是挣扎于垂死边缘,人品我更是不能问心无愧,各种原因而性格不好。曾经为为求稳自己调剂学硕结果是放射科悔恨不已,曾经悔恨过没有接受表哥的叔叔的帮助去放射科,被北京刷后几天真的是痛不欲生,可是不愿意去陕西耳鼻喉,现在拿下这个心中真的放松很多,竟然忘记了我一直都要读皮肤科,而曾经多次错失机会不就是执著于皮肤科么,也慢慢放下对北京的执念,然而陕西的风气不好及又是唯一的不在省会的中医药大学让我不舒服。考研初试后在寝室躺了三四天,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然而十月份备考期间那么忙累却忍不住追完了《海棠依旧》,我总是这样,应当好好玩耍的时候,我似乎很认真的学习与兼职,应当拼命或者好好睡觉的时候,我却任性了并为之买单!对于考研与梦想,对于青春与人生,我难以不留遗憾甚至悔恨,千言万语诉不尽内心的痛楚,只能相信命运使然,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曾经想考北京上海就是想在大城市遇到我的那个更好的他,后来调剂西北对爱情不抱幻想,同学也调侃遇到那个他,虽然几率更小,虽然我有自知之明,但还是重燃幻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