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 读书笔记(3)篇

先放上最高评价:除了决定不育的年轻人和决定完全不帮忙带小孩的老人,其他所有人不论年龄,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未婚的该读,未育的该读,快要、已经当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同样应该读!
之前我读的几本育儿书籍是蒙台梭利和阿德勒的,老实讲,不算很满意。其中一次我是大概这么想的:
想了一下作者的经历,她这样夸小孩,原因可能是她关注的更多的是『问题儿童』,而非我们通常情况下面对的——自己一直陪伴着的正常孩童。她面对内心脆弱、容易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儿童,当然要更多的小心翼翼,更多对小小的成就进行表扬。但我们陪伴的正常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聪明、有独立思想,我们就应该训练他们面对更多的更大的困难,尽量激发孩子的潜能。
这在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时得到了印证,卡尔威特的婴幼儿情况是怎样的呢:
- 因为母亲摔了一跤,使他早产了一个月,出生时又被脐带勒到脖子,差点窒息而死;
- 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身体不太健康;
- 尚未满月时,身体瘦弱、反应迟钝,看起来呆头呆脑。
但是卡尔的成就呢:
- 八九岁时精通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通晓动物性、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数学;
- 十岁时进入哥廷根大学;
- 十四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 十六岁活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他完全不觉得自己活得累,而这些成就,则『全赖父亲教育有方』。
我读了四分之一后就觉得愧对儿子: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书籍我一直都没看。。。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我还要再精读一遍。
卡尔·威特的教育 读书笔记 第(2)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教育子女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父母不能仅仅提供物质去满足孩子,更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灵,以及性格上的发展和塑造。
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自己在下一代身上的再现,使孩子成为比自己更完善的化身,这就是一个做父母的最高尚的创作。
-1)父母恩爱也是最好的家教之一。
夫妻之间应该举案齐眉、和睦相处,这不仅可以增进夫妻感情,而且还有利于建立一个幸福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胎教是有用的,也是教育孩子中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得有规律,早睡早起。常出去走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好心情好情绪。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营养丰富。
-3)教育孩子要从婴儿时期开始。
1⃣️
从五官(眼、耳、口、鼻、皮肤)开始训练,刺激大脑发育。因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
色彩,形状,听力,味觉,对味道,物体的辨识。
常外出与大自然接触。
多动手,多实践。在实践中感触体会快乐地学习。
坚持吃清淡的食物。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幼儿在3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能够尽早教孩子语言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
考虑发展孩子先天的个性,培养他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
孩子:
学会尊重。
学会独立。
学会理财。
培养勤劳节约的高品质。
诚实、守信、准时、负责、忠贞。
父母:
率先重范,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品格。
不断的学习,反省自我。
赏罚分明。
批评说话等讲道理,以理服人。现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冷静,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来解释。
不吓唬,不欺骗。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有意义有明确目的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在家里可以建立一小块区域--自我反省区。
准备一个善行薄,记录孩子做的好事。
定期开家庭会议,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发言权。
️沟通。理解。倾听。换位思考。️
卡尔·威特的教育 读书笔记 第(3)篇在学校读书会群里听说了这本书,于是乎找出来阅读,亲自读后才能算是知情者。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家中恰有孩子初成长的大人们,更是没有一天离开过关于教育孩子的课题。然而道理很深刻,方法也很多,可落实到日常生活时,却常常是一地鸡毛,唉!教育还真不是一件朝夕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人们无限的耐心,漫长的坚持和不断的观察与纠正,方能有比较可喜的收获!
《卡尔.威特的教育》,介绍了从孩子出生,不对,应该是从胎儿受孕前到孩子十八岁这段时间的教育,可以说方法非常棒,培养出了全方面发展的天才,读后心虚之余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有天才的出世,必先得有天才父母的诞生!同时也算理解了前不久网上看到的一篇关于香港教育的文章-----赢在射精前!
对于普通层次的父母,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实在是望尘莫及,但书中关于日常实例的分享里面,还是有不少可以学习的东西。好吧,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又错了,准确点应该说:吸其之尽能为,弃其之所不能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