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微表情心理学读书笔记(3)篇

2019-03-11 00:34:52 读书笔记
微表情心理学
作者:哈里·巴尔肯
什么每次谈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仍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你都无法走进TA的大脑、弄清TA在想什么,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样?《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真相,使事业更成功,使人生更幸福。《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关键词:微表情。全书由七章组成,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从身体和情感的关系角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微表情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1)篇

【读书笔记】n24.《微表情心理学》n之前上的人力资源课程就提到过,在日常沟通中,信息的7%通过语音、38%通过声音、55%通过表情及姿势进行传达。专业的说了很多,但是如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迅速判断识别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个性、特质,适合做什么样的事,书本却不会教你,这就得靠个人情商和社会阅历了。哈里·巴尔肯用25年的经验总结,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微表情”:一,认清、把握和发挥自己的潜能;二,培养洞察力,辨识真相;三,学会用人育人,让对的人做对的事。书中所说的“微表情”包括外形、表情、声音、姿势、语言特点、对特定事件的反应等,这些都能暴露出一个人的性格、出卖人心。看似薄薄一本,若能全部吸收和运用显然也不是易事,毕竟看人是门精细活,需要耐心和细心,不可急于求成。此外印象较深的观点有:外表展现的不仅有遗传特性、表现身体机能,其实也是生物几千万年进化的必然,于此同时,几千万年以来两性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与赫拉利《人类简史》中的观点不谋而合);肢体碰触能增加好感(对这点表示怀疑);职场中一般通过形象、品味、关系网将一个人进行定位。

微表情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2)篇

有热情的书友见我读书的范畴比较固定单一,交流后建议我看些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书,曰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帮助。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我也认为这个“可以有”。

也许是第一次看此类书籍,开始还是有些小小的不安,害怕不感兴趣,害怕半途而废。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读书也一样,换个口味有时真的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惊喜。在这本书中,通过对皮肤,毛发、耳、鼻、口,额等面部表情、连同声音声调、举手投足、站姿、座姿、打招呼握手等体态,包括着装、色彩等等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微表情在日常生活,职场谈判、产品销售、上下级关系的处理,职业或兴趣选择等多纬度的细微表现。了解以上的表现,对我们今后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的选择,判断,亦或是交友,一定会有额外帮助。

微表情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3)篇

嗯…一部分心理变化带动生理上的微妙变化能很合理的理解解释,不过也不能妄想一本书就能参透这个微妙的领域。就好比书里教你各种方程式,到真正解题时并没有那么容易,任何一个领域略懂皮毛容易,能刨根究底如数家珍就难了。毕竟一吨和一千克容易比,1000克和1001克就难区分了,想参透路漫漫其修远兮。另一部分根据面相手相等先天长成判断人的性格特点不能说不科学吧,我还是蛮认同地理环境影响论的,人类的不断演化受着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而遗传不是复制,其本身也在不断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做出最适合的变化。长相和性格特点间也许真存在某种默默的牵引联系,不理解不代表不存在。某种理解上和中国的风水看相是贯通的,在人类还不能完全覆盖的认知领域,存在即有道理,待时间揭开神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