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读书笔记1000字(3)篇

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这是伍君仪的一本书,也是我这两天才看完的书。我不擅长写书评,以前读书大部分是为了找同感,所以情感类的书看的比较多,现在慢慢的在学习,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能把知识用起来,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把从书中获得的东西用自己的言语说出来,这是另一种运用。一 海量资源推荐n本书主要是在讲如何学好英语,但方法其实还是我们所熟悉的方法,大量的听读原版音频材料,无字幕的去看剧,纠正发音错误,阅读英文原版书籍等等。但亮点在于作者都有推荐每个阶段的书籍和学习材料,部分材料我看过,所以重点讲下我的看法。1 赖世雄的书籍以及讲座n2 eslpodn3 爱荷华大学的口腔剖面n以上我都没有看过,以后会花时间去学习。关于音标的学习,我看到比较好的教材是《剑桥国际英语语音教程》,分美音版「pronunciation pairs」和英音版「ship or sheep」n4 Englishpodn前段时间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些,情境性很强,各种配音,学习起来不会枯燥。5 American pronunciation workshopn这个视频教程出的很早,画面比较有年代感,如果不喜欢这种画面的可以去看Rachels English。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美语教学视频叫Lisa美语。这三个都是非常专业的美国老师或者播音员录制的视频,全英文,对于初学者而言会比较难一点。6 Ann Cook 的American Accent Trainingn这是我正在读的,就像作者写的,Ann Cook发音很美,而且书中讲到的“Ann Cook老师和国内的一些热爱吹牛说大话、搞励志的口语教学老师完全不同,她是一位认真负责并且对外英语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她对英文的语音规律总结得非常系统,而且浅显易懂,翻书常常会让我有一种惊喜感,而这种惊喜感是贯穿全书始终的。”n我和作者一样在这本书中找到很多惊喜感,而且老师的声音很美,读出来的英文也很美让人觉得很舒服。7 旋元佑老师写的《文法俱乐部》n一直在找比较好的语法方面的教材,所以接下来准备去读这本书。二 英文原著阅读n说到原著阅读,我特别的惭愧!学习英语这么多年,阅读的原著作品一个手指数的过来。提到原著阅读,第一反应就是读不懂。但是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一直在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并不是读不懂,而是没有静下心来读书的耐力。很巧的是,在一个月前,因为我的学生在读她非常喜欢的《暮光之城》。于是,我准备读我非常喜欢的傲慢与偏见,大学时候读过缩减版的,电影倒是看过两遍。一个月前打开的书,我现在看了四分之一。最近才渐入佳境,之前要么是看不下去要么就是看着睡着。现在照样遇到很多不认识的词汇,有时完全不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但不影响我读下去。因为读英语书跟看中文书是一样的。看中文书,虽然都看得懂,但我们不会去纠结于一词一句的意思。抱着欣赏的心态读书比学英语的心态会更容易坚持下去。但读原著还是想学英语嘛,所以作者介绍了他的方法~透析法。无论在阅读时碰到多少不认识的词汇,坚持每两页只查一个生词,电子书就是一屏一个单词。作者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坚持下来,如果要学一百个单词,这样就得坚持读一百页;而且查的单词越多,读下去的积极性就越来越了,这里我无比赞同。每日花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复习原著单词;最后提到的是每读完一本书,写透析记录,其实就是总结或者说书评。我认为,读完任何一本书后写一写总结或者自己的感受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现在正在践行的。我发现,想是一回事,写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三 反思n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作者结合了很多的实例,包括学员的学习分享,还有自己的经验。伍君仪,其实我读完整本书还是不知道作者是谁,在准备写这个文章时才百度出来的。看完整本书,不得不感慨作者真的很强大。他推荐的原著,电台,网站,歌曲,教材并不只是道听途说的归纳总结,而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因为里面也写到他自己的经历。很多时候,我都有去坚持听说读写看,但都是不带脑子的。这就是我该像作者学习的地方,深度的挖掘和思考。
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You dont get better at speaking by speaking.nYou get better at speaking by listening.nYes, you read that correctly: Better speaking does not usually come from doing more speaking.nThere is no need to practice speaking in the way most people think. The best practice for improving your speaking is not speaking; its listening.n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Your mind (brain) is like a bank. You cant take money out of a bank until you put some money into the bank.nIf you dont put anything in, you cant take anything out.nThat seems pretty obvious, right?nThe same is true for speaking. First you have to listen -- a lot! -- before you can say anything.nTo repeat: Language has to go into your brain before you can take any language out of your brain.nThe formula can also be compared to a computer. Your brain is the computer. Like any computer, you need to put something in (called input) before you can get anything out (output).nListening and reading are input.nSpeaking and writing are output.nFirst input, then outpu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