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真相与错觉读书笔记(3)篇

2019-07-04 06:20:26 读书笔记
真相与错觉
作者:塔莎·欧里希
古希腊箴言“认识你自己”一直是人类的重大议题。我们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如何获知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只要与人打交道,我们恐怕都离不开这两个问题。遗憾的是,人类对此存在很多错觉和偏差。研究表明,95%的人认为足够了解自己,然而真正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数占比不超过15%。 幸运的是,组织心理学家塔莎·欧里希在《真相与错觉》中指出,洞察自我是一项可以培养的技能。她通过对《财富》500强企业及其高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并结合数百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关于自我认知的谬论与陷阱,告诉我们对自己有哪些误解,如何发现内心的自己,如何让他人告诉我们关于自己的真相。 桥水公司、皮克斯、沃尔沃、前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茨……他们的经历正是一次次自我意识的重塑之旅。这本书提供了一套惊人的技巧与策略,帮助你实现同样的进步,在生活与工作中更加充实、自信与成功。
真相与错觉读书笔记 第(1)篇

《真相与错觉》

“认识你自己”这个话题,看似很简单,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尤其是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我们更容易迷失。那些认为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往往只是自欺欺人。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要稍微发生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件,我们便立刻会原形毕露。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我们最不了解的不是旁人,正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很多人没法认清自己?因为缺乏自我意识。在这本书里,作者说,自我意识不像我们之前以为的那样,只是一种认知,它更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让我们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它分为内在自我意识和外在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包括我们自认为自己重视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事情有热情、想做什么事情、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等等。“有内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准确了解自己,会生活得更有激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也就是缺乏内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会生活的更纠结、更痛苦。外在自我意识,就是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拥有外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能够准确地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自己,很清楚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缺乏外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表现的没有自知之明,过于自恋,不怎么招人喜欢。

针对这些现象,作者的团队做了很多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方法。这些方法或许实用,于我却好似没多大感觉。可能是我没仔细读罢。但对于“自我意识”,我还是有点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怎样才算认清自己?周国平先生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使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

周国平先生的这两个标志主要关注内在自我意识层面,我觉得很棒。而外在自我意识层面,我认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站在自己角度上,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能够有一套合理、使人舒适的沟通方式与原则,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二是站在他人角度上,学会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的思维圈,能够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言行作为,总结反思。

再次强调,认清自己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与生俱来就能够拥有,而是要在人生过程中不断选择和创造。

认清自己不容易,可越是不容易,我们越应该努力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从而过最适合自己天性的生活。

真相与错觉读书笔记 第(2)篇

《真相与错觉》|培养洞察力

本书作者塔莎·欧里希,书中描述生活中你认为对的、你看到的未必是对的或者是真的,真相也许就是你开始的错觉。

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也提醒过世人:“但凡我们所听,只是观点,而非事实。但凡我们所见,只是视角,而非真相。”

1、缺乏自我意识非常危险,往好了说,会让我们遭遇风险,往坏了说,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2、培养洞察力的一部分便是学习哪种自我探索的方法对自己更有效。

3、一次只专注于一两个有效的假设是个不错的主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努力一次做太多事情时,很快就会不堪重负,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4、尽管有着不利的文化内涵,但实际上这一反馈并不会对自己长期的成功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有的话,它反倒会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这一领悟驱使着弗洛伦丝提出最后一个问题,针对这一反馈,我要采取行动吗?如果想,该怎么做呢?有时,即便我们对反馈已有所了解,也十分了解其重要性,但可能还是决定不要立刻做出回应。因为一旦做出特定改变,我们不知道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会不会获得足够的回报。

5、拥有自我意识仅仅意味着向同事、下属、朋友及家人承认自身的缺陷,同时设定自己行动的期望值。

6、集体洞察力的五大基石。第一,团队的目标,他们想要努力实现什么。第二,进展状况,他们进展如何。第三,实现目标的过程,他们是如何实现目标的。第四,关于商业和环境的设想,一切是否有效果。第五,个人贡献,每位成员对于团队的表现有何影响。

推荐四颗星!

真相与错觉读书笔记 第(3)篇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而认识自己才是高明的。人人都喜欢别人爱自己,欣赏自己。但别人的爱不一定是真爱,不一定是真欣赏你,或只是爱你手中的权力或好处。这就如溜须之人喜欢在上司面前说好话,那不是真言,而是巴结,拍马屁,包藏祸心。“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自己感觉了不起,自以为高明,往往是不正确的。 所以,你想认识自己,就必须了解和洞察自己。在《刘廙政论》中,刘廙告诉我们,太阳、月亮是最光明、最伟大的,然而却仍有照不到的地方,这是因为它们高悬在万物之上的缘故。油灯和蜡烛虽然非常微小,但世上却不能缺少它,因为它的光明能照到太阳、月亮所照不到的犄角旮旯。同理,再高明的人也无法代替你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你自己只有靠你自己。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洞察和了解。自我意识是美好人生的基础。你想真正拥有自我意识,前提就是要了解自己,以及了解别人如何看待你,这样你就能通过自己完成提升自我意识之旅。毕竟,为抵达自我意识终点所付出的勇气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