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山月记读书笔记1000字(3)篇

2019-07-06 00:38:39 读书笔记
山月记
作者:中岛敦
本书为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独家收录十篇名作,鬼才漫画家撒旦君插画。此书专治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症,疏肝理气,药到病除。
山月记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中岛很多作品都偏向故事新编,在重述故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喜恶与判断。作为读者而言,这是非常有共鸣的。我们自身在阅读故事之后,再在心里重述之时,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之前中华书局有出过一个版本,收录了《牛人》、《名人传》、《盈虚》、《夫妇》、《狐凭》、《弟子》、《李陵》、《光·风·梦》。

这一版本把悟净的两篇收进来了,算是一个大的进步!不过也可以看到,这一版本翻译的篇目还是中国故事偏多的。

但都出到第二个版本了,中岛敦全集还是非常有盼头的!

最后,觉得很遗憾的是还是没有收录《文字祸》。《文字祸》跟《狐凭》结合着读很有意思的,中岛在这两篇短文里探讨了文化传播与言语的一些问题。

最后的最后,说一个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前些日子因为新井纪子发表了《精英男性的高中语文书》(瞎译的),然后就发生了关于入选课本的文学作品的讨论,紧接着《山月记》就上热搜了。当然不止提到《山月记》,像是夏目的《心》,森鸥外的《舞女》也是其所举的例子。她说这样是不利于教科书观点的多样化什么的……

以及我觉得她这篇文章的题目真的是引战的好题目啊(捂脸)

嗯,听我在这里瞎意译转达肯定是不行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进评论的链接里,自己去看看新井桑的观点~

山月记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一位日本天才早逝作家的作品,收录了十篇短篇小说,主题多是“对生存的苦恼和不安”,取材于中国历史,用悲情体悟历史的彷徨,借古代人物的酒杯,探究人性的幽暗和自我的存在,阐释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和生存处境,文字优美,独出心裁,读完印象深刻。

《山月记》中李征有一些才华和能力便自视高傲,不愿和别人同流合污,长时间孤僻,最终化为山间猛虎。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逐渐远离世间,疏逼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在《弟子》中,中岛敦重点描述了子路求学跟随之路。面对孔子的中庸之道的言辞,即“即使为道舍弃生命,也要分舍弃的时间和场合。”

子路即使在国难面前,也没有选择逃避,面对敌人的刺刀,面对死亡,也只是拿起沾满鲜血的手扶了扶自己头上的帽子,说“君子是正冠而死的。”

在《李陵》篇中,描写了李陵、司马迁、苏武三个人。说是三个人,但其实更多描写了李陵和司马迁的是两种不同面对痛苦的抉择。每个人都处在极为艰难的境地,这时候如果作为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痛苦和压力一天天的沉在心头,绝望又不敢绝望,怎么才能借以宽慰?

中岛敦这篇里明明最完美坚守的是苏武,最有理想坚持的是司马迁,最痛苦挣扎绝望放弃的是李陵,他却用最大的笔墨来描绘,甚至把小说名叫李陵。这种种都显示,作者和我们都对于这种经历和痛苦抱有最大的感同身受。

其他篇都特别好看,薄薄一本书,充满着沉重拷问的文字,可惜中岛敦只活了33年。他的作品能在这个年龄就是这样的成果,真的很不可思议。非常值得一看,推荐。

山月记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山月铜红也好,晴明也罢,自有它本来的存在。而我在,却艰难的多。它是与自我、与他人和与世界的和解。李征因自我的失控兽化而失去我在,用惰性和虚荣喂养羞耻的自大,用愤懑浇灌懦弱的自尊,终于走向兽性的自我实现,失去了人性的自我。孔子和子路,是两种处事的我在;李陵、苏武和司马迁,是三种选择和自我的追问。没有哪一种是容易的、完满的,因为我在首先是一种感受,对欲望的感受——活着,它缘起于情绪的支配,然后也许超拔了,但更多时候被新一轮的怨怼和悔恨重新印证。然而,一定是有如人和兽的区别一般,在善恶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在死之外还有生的目的与意义。所以任何一种我在的命运都是可以承受的吧,所有的选择和信念,都是通往自我修炼的道路,也许时而铜红、时而晴明,但月亮总是月亮。当有一天心中的信念如山月晴明,就可以将我在托付之,而慷慨赴死,如子路和茨西塔那,或忘我重生,如李陵和司马迁,或走向荒野被俗世遗忘,如苏武;而迷失的人,看不到月亮,囚笼在自我的兽性里或他人的枷锁里。”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