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读书笔记(3)篇

下部:
后来,作者也从事这样的研究分析整整持续了五年时间,结果,最后才发现根据人的不同个性改变整理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几乎所以得人都对整理一怕麻烦,二没时间,并且对恋恋不舍的物品又没有一弃为快的习惯。
那么,到底该找到什么办法来找出分类的标准呢!近藤麻理也经过反复思考,也终于归纳了不会整理者的三种类型:一种是不愿丢弃型,另一种是不能将物品放回原位型,第三种是前两种类型的混合,即不愿丢弃又不能将物品放回原位型。最后作者给出的一个结论:不应该用个性这种笼统的标准,而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现象为标准加以划分。
[三]
以上介绍了许多整理的误区与需注意问题,接下来探讨近藤麻理惠的整理魔法中的诀窍~~~
整理诀窍一:只留下让你心动的物品,其他不重要的都统统丢掉
1,整理的必需条件
整理所必需的进行条件只有两项,一项是丢弃物品另一项是设定收纳场所。其中,必须坚持以前一项丢弃物品为第一整理原则,只有做完了第一项才可以进行第二项。很多人无法顺利进行整理的原因就在与二项混搭在一起(一边做第一项,一边在做第二项)。
2,判断物品的弃还是留
期间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垃圾袋,便在于判断物品的弃留时扔掉。
你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弃留物品呢?
这个券已经过期了,丢掉吧!
咦,这些蛋糕已经过期了,那就丢掉吧!
这个零件已经完全坏了,留着也没什么用了丢掉吧!...像那种丢弃理由明确的物品还算是简单的,最难的是那些没有强烈丢弃愿望的物品。
很多人都有一个烦恼,不管再怎么丢,家或者房间还是没有变整齐,物品也依旧丝毫没有减少。哈哈!不要着急,作者给出我们的建议是把东西一个一个地拿在手中,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东西。因此,再判断物品该留下或者是丢掉时,当然应该以拥有它是幸福 拥有它是否觉得心动作为标准。但是对于那些即没有理由丢弃又不愿意丢弃的物品该怎么处置呢?
是不是感觉有点小纠结...
好啦!不卖关子了~
我们判断物品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凭直觉判断,另一种是通过思考判断。但若思考的方向错误,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比如直觉上明明已经确认这个物品不心动,但脑袋里却在思考也许总有能用到的时候......或者是现在是没用,但这样扔了实在可惜......要是在头脑里老是转着这样的念头,那就永远也无法把东西丢掉。
其实并非认为丢弃物品时感到犹豫不决是坏事,会感到犹豫,就代表着你对这件物品还有一定的感情。任何人都不能只凭直觉就对所以物品的弃留做出决断,正因为如此,面对那些不愿丢弃的物品时,重新思考它所具备的真正功能。
整理诀窍二:按物品类型整理
整理的最大诀窍就是按物品的类别进行整理
1,衣服
2,书籍
3,文件整理
4,小件物品(CD、DVD、化妆品等)
5,零钱
6,种种小件物品(礼品类、包装盒等)
7,纪念品
8,照片
...
[四]
从整理的那一刻起,人生就再次启动。
你每次考试前夜,有没有发生一个这样的现象:无法静下心来复习,突然无意识间就产生了整理的念头,于是放下手中的复习资料,匆匆忙忙的整理着自己的东西。等着结束考试时,面对一堆堆的书与复习资料,对整理的热情早已烟消云散。
其实,明知道自己必须聚精会神地复习明天要考的内容,心里却一时产生了烦躁情绪而无法排遣,看到房间内乱糟糟的现象时,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必须整理房间的焦虑,这也可看作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现象。
从新思考一下整理之前的问题,你就会发现房间之乱是心乱,而且所谓弄乱这种行为,从本质上来分析,出自于人们想要逃避现实的防卫本能。
整理过后,房间处于整洁状态,自然会触及自己的心情和精神内在,而之前极力逃避的问题,不管是否情愿,现在都必须着手解决。因此,从开始整理的那一刻起,你就被迫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了。
结果,人生因整理而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请迅速整理完毕,然后面对自己真正应该面对的问题。
整理不过是一种手段,整理本身不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整理过后要如何生活下去,不是吗?
注:感觉这本书有些翻译的地方可能不太完美,反正有些内容读了好几遍才看懂...我看过的几本从日本原版的书,就属东野的书翻译水平还不错,其他的总有一些地方感觉有点怪...
感谢凌晨五点半书友@凌晨五点半 帮我这个马虎鬼指出了几处错句子,然后还一一帮我改了...感谢!
我的写作水平有限,可能还有些不太完美的地方,还请见谅......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读书笔记 第(2)篇关于本书前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于2011年在日本出版,在全球销量超过200万册。本书的中文版在国内也受到万千读者追捧,掀起让人心动的“整理风潮”。关于作者:近藤麻理惠,日本知名的整理咨询顾问,被英国媒体称为“日本整理女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5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从五岁起就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生奉献给了整理这门艺术。并开设“少女专属整理课”和“经理专属整理课”,自创“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至今已帮助上万人获得怦然心动的幸福人生。一、重新认识整理,整理的三个误区是什么?n近藤麻理惠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我们对整理的认识,有这么三个误区:n第一个误区是:每天整理一点点。比如,今天收拾一下书桌、明天收拾衣柜、后天整理厨房。这样有什么不妥呢?作者认为,每天整理点点,很难长期坚持,而且买新东西的速度会超过丢弃的速度,房间的物品在不断增加,始终无法摆脱杂乱的状态。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性付出大量劳动,一次性体验整理给空间带来的戏剧性变化,这样才能给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行为的改变。第二个误区是:认为整理就是收纳。近藤麻理惠认为,越是擅长收纳的人,越容易堆东西但那些被收纳的物品,大多是没有用处的。把它们放到箱子里,只是让自己眼不见、心不烦,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在收纳之前,必须要彻底完成丢弃步骤,把没用的东西扔掉。第三个误区是:按照场所来整理东西。比如,先整理卧室,再整理厨房、然后整理客厅。这是人们常用的整理方法,但是近藤麻理惠对这种方法说NO。正确的方法是按照物品的类别来整理。通常物品可以分成五类,分别是衣服、书籍、文件、零碎的小东西,还有纪念品。拿衣服来举例子,先把家里所有的衣服一件不落地集中起来。把衣柜的衣服都拿岀来之后,再问问自己,卫生间还有吗?客厅的沙发上还有吗?进门的衣帽架上,还有吗?没错,就是要把家中所有的衣服,都堆到一起!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其实工作量是很大的。 在这个步骤上偷工减料,就会影响到整理的效果。二、按照黄金三步骤进行整理,你就能做到一劳永逸。第一个步骤是,意识到丢弃的重要性,丢弃就是俗称的扔扔扔”,这是一个需要心理建设的过程。最近几年,断舍离的概念开始流行。 但真正到了要扔东西的时候,总会有各种理由,这么好的东西扔了可惜了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读书笔记 第(3)篇真正的整理,并不是要你否定过去的自己,而是教你认清当下的自己。
整理,说到最后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感恩每一天,用平常心,放下我执,用积极心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珍惜习以为常的平凡生活,才能让每一天都过得怦然心动
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物品,从中挑选出心动物品。接下来,只需思考该如何和这些物品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就行了。这样一来,往后的每一天都会变得轻松愉快,让人满心期待。
所谓的整理,是一种让你家里的环境变得更接近自然状态的作业。
“按自己的想法践行收纳,不要考虑行动路线。”
很接近自然状态的整理书。整理并不是收纳和打扫,把住所收拾的看着很干净整齐,并不能代表对你的物品怦然心动,被他们幸福的围绕。自己在读完之后的一天,试着整理了一下卧室。以前总觉得东西乱糟糟不想去收拾。但这次,没有了收拾不好就焦虑的症状,而是感觉很平静,下午把柜子里的东西全部摆放到地上,因为接孩子没弄完,很乱,如果在以前,就会抓狂,但这次没有,可能是觉得,我总能把他们放到自己喜欢的位置,晚上回来接着收拾也挺好的。也就是说我从刚开始整理,不管好坏,我就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