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股权战争读书笔记(3)篇

2019-07-08 00:37:00 读书笔记
股权战争
作者:苏龙飞
民企融资上市,会遭遇陌生的资本方,遭遇创业伙伴的想法分歧,甚至会遇到家事变故的侵扰。面对不熟悉的规则世界,创始人江湖老大的心态、把董事会开成家长会的习惯思维,和投资人往往不在一个平台思考,也不在一个平台说话,诸多残酷的股权战争由此而生。这也是中国民企发展至今的必经过程。创投之间的争端跃上报端已非罕见。激烈冲突的结果,有的是创始人黯然离场——新浪王志东另起炉灶,太子奶李途纯净身出户,土豆网王微出局;创始人重获企业控制权也不乏其事——娃哈哈宗庆后驱逐了达能,阿里巴巴马云重获控股权,雷士照明吴长江再次回归……
股权战争读书笔记 第(1)篇

微信读书中看的金融相关第一本n2012年刊登,距今已5年。书中有15个经典案例,仿佛把大学四年没有认真学的股权知识一揽子再学了一遍。可以说这是一本相对好读的金融相关书吧。阿里巴巴,马云的魅力来源于惊人的口才!自信!好的英语能力实在太重要的,因为那时候的投资大佬可都是外国的,你想要让他们真的了解你们企业,除了用企业真实的实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良好的沟通加分不能更多了。就好像后续娃哈哈,当宗家的英语担当宗庆后之妻杜鹃入狱后,宗家一落千丈,直到她提前出狱,才挽回了投资人。说到雅虎,一个主营业务日益衰弱的公司,近年来,很多人在说,阿里巴巴是外资的,别让他们挣钱之类的话。有些愚昧,只能说先了解了解在发表言论吧。雷士照明看的我很揪心,吴长江在社会上褒贬不一,那天我看到凌晨一点,想知道2012之后的情形。吴长江已经入狱,他的微博还有很多人在怀念他,应该是他的旧部并称王冬雷是王狗。在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接受雷士照明以后,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而吴长江也被一一诟病,毕竟成者为王败者寇。细致地看了吴长江那些年的微博,表达出了对这个企业的情深意切,尔后,王冬雷在某个节目演讲展示其led中国制造的进步,在世界上受到了认可,此番得到大家的赞赏。心疼吴长江,他不是没做错过,可这不妨碍我的心疼。描写真功夫的结尾,说到胡宇峰应该没有蔡达标的能力,恐还是会请蔡回来主持大局。这一点,貌似说的过了,毕竟真功夫创始阶段还是胡起到了左右,也是胡将连锁店的数额翻番。作者没有说清楚为什么不看好胡。目前真功夫还算一帆风顺,只不过加盟店没有达到曾经的目标1000家。投资者是韩信的萧何,危难之中他救你,他是你的伯乐,他还是奶娘。可是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是财务投资者,他们只在乎分红和升值多少,他们可能调查的很充分了他不是这个产业的如何能和创业者一致呢?冲突多了,权利的游戏便开启了,控制权轮流转。别说是这样的第三方了,就连好兄弟好朋友甚至夫妻都会慢慢决裂。我很佩服毛区健丽,我也喜欢雷军。特别是雷军,从打工的熬到股东,带领了金山又熬了八年IPO漫漫长路。没有半路脱逃,甚至在创始人的请求下又回去领衔。我想,我会成为一个米粉吧。希望以后可以多学习相关。

股权战争读书笔记 第(2)篇

本书详细讲解了包括阿里 新浪 国美 土豆在内的14个企业的股权之争。资本的市场的战争不像打仗,你砍我一刀,我刺你一剑。其中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都以相对文明的方式展开,但其中的残酷程度绝不下于战争。

读完全书,颇有感悟。企业家已经不是敢打敢拼就能开启一片天地,金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慢就是死,所以才必须要融资。而资金链就是生命线,雷鸣电器资金链断裂,才以相当大的代价换取投资人的投资。所以在扩张和缩减规模以求盈利之间,要协调好。

投资人看似雪中送炭,其实暗地獠牙耸立。表面支持只是暂时,即使做到盈利也不能保证与投资者一条心,也许出售给相关企业利益更高。所以企业控制权很重要,要利用例如一票否决,同股不同权的手段保证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

对赌是解决企业家与投资人对企业的估值不同的办法,但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乐观。可能企业盈利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环境,盲目立下对赌将会带来失去公司控股权的后果。

还有国美与土豆赶集的对比,找对老婆很重要wwwww

股权战争读书笔记 第(3)篇

全篇的关键词:对赌协议。定义:对赌协议是VC/PE向企业投资时签署的协议标准条款之一,全名为“估值调整条款”,目的在于解决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对于企业估值的分歧。

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译为“可变利益实体”),即VIE结构,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业务实体就是上市实体的VIEs(可变利益实体)。

对投资人来说,其回报来自于两个要素:一是企业业绩的增长,二是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市盈率(P/E)估值差异,这两个要素的乘积就是投资人的回报倍数。

中国的主流商业文化默认的逻辑是:创始人=老板=实际控制人,因而必然是企业的完全掌控者;但西方主流的商业文化逻辑是:创始人/CEO<;董事会<;股东会,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一整套公司治理模式。西方的公司治理逻辑在中国会水土不服也不意外。

国美黄陈之争 就淋漓尽致展现出两种理念的冲击。当初在MBA课上就学习过这个案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