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厨房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2019-07-09 06:21:28 读书笔记
厨房
作者:吉本芭娜娜
少女樱井美影的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当仅存的亲人——奶奶也去世后,世上只剩她孤身一人,从此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这时,曾受奶奶关照的田边雄一和他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收留了她。通过日复一日的相处,她在这个貌似病态的家庭中感受到了温馨。从厨房出发,她慢慢走出了孤独……
厨房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美影失去了爸媽以後、接著是奶奶、住進奶奶經常去的那家花店的員工雄一家以後,秋末兩人共同失去了惠理子。兩個人的逐漸靠近,仿佛都是因為死亡,被黑暗的氣氛包圍、裹挾前行,兩個人都想要逃離卻不知道怎麼辦,也害怕一旦邁出一步,就是分離。所幸最後沒有。

喜歡廚房、靠近它而熟睡、清洗它而感覺有力量,總感覺哪一天只剩下自己和廚房相依為命——美影就這麼看似奇怪吧。

美影去學了烹飪、感覺只要不斷地去做一件事,總會是生活朝著前進了一些。

失去了戀人阿等的早月,也一直還沒能走出那陣強烈的痛苦,每天重複著同樣的無力的生活,某一天決定了去跑步——“可是我觉得无论如何都必须坚持活动活动手脚、身体、大脑,希望自己相信:这种努力坚持到底,会在不知什么时候发现一个突破口。虽然没有任何保证,但在我的信念中,还是想坚持到那一刻。”

阿等的弟弟阿柊,在失去哥哥的同時也失去了女友由美子,他所選擇的維持生活不至於過分悲痛的方式:穿著由美子的水手服去上學。

痛苦的人聚在一起吃的熱騰騰的豬排飯、喝的茶、跑步、烹飪、穿水手服、出走旅行——都只是一種手段和方式而已,都是在巨大的壓抑氣氛下,心中那一團微弱的光告訴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

當然,這幾個故事最後,每個人都逐漸能開心一些、走出失去帶來的黑暗,撥開了層層的灰暗籠罩一點點面對以後的生活。

也總覺得,吉本的書里,主人公是可以一點點自愈的,這一點可能是作者想要給予那些正在經歷著生活低潮中的人的一些鼓勵吧。

“强烈的感受性所产生的苦恼与孤独,有其令人几近难以忍受的一个侧面。尽管如此,只要活着,人生就毫无阻滞地滑向前,而这无疑并非一桩怎么坏的事。即使际遇坎坷,也不是没有可能巧加利用,让自己活得有趣有味。为此,最好丢弃天真,保持骄傲,学会冷静。通过或多或少的努力,人们一定能够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吉本芭娜娜

厨房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作者感受力很强,尤其是那些内心活动的叙述,直击到我们心灵上,孤独的人在没有期待的白天中无意识的醒来,又必须面对同样没有任何热情的一天,日子像没有阻滞的滑行带一样向前,你发现你的存在不足以对这个世界的尘埃产生影响,但此时也没有另外一片尘埃与你共鸣,人也终将要送走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过客、朋友、爱人,也或许你先走,这些不足为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事,还不如在厨房中专心做饭来的让人满足。故事情节性简单,并且出现重复的有人死亡的例子,但如果把它理解成生命中的告别这种隐喻,可能会好很多。现实中的我们哪有那么多机遇与不同的人形成各种温暖的感情与连结,人类说到底不过是个利己的动物,所以即使你在漫漫冬夜无法入眠,那也只能在天光渐亮的时候出去晨跑,买上一套合适的运动装,使自己尽量健康。没有节制的人生是最孤独的事情,就像暴食的人,明天永远不会更好,季节交替也只是季节而已,与你是无关的。但人心总渴望温暖,总渴望那些好的事物、人,所以我们也总会在故事结尾升华主旨,希望大家好好活下去,如果不是安慰的话术,又能如何呢?n纠结在幸福与不幸之间实在太任性了,我们可能会在艰辛中度过余生,不过,突然开始感觉到食物的美味,或是发现自己从濒临死亡的边缘活了下来,对一花一木都有了感情,那人类也会像大自然一样,生生不息吧。

厨房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人生的苦总是大于乐的,但我们不能停滞脚步。身边的人和事最终都要走向死亡。虽然吉本芭娜娜选择的题材伤感,但其中有一股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洋流。《厨房》中樱井和田边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相互扶持,把对方从地狱中拉出来。孤独和绝望时常会入侵身体,如果这时能有一点温暖便能获得救赎。《厨房》中最后的月亮终于圆满,也预示着樱井和田边的新生。《月影》中早月在阿柊和奇人浦罗的帮助下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中的这句话和本书里几个中篇的主题很贴合。这本选集有几分太宰治的味道,但精神力量截然不同,以女性的第一人称叙事,加上现代社会的书写,让女性读者更容易感同身受。有一点遗憾,这本书出现“月”的意象稍微多些,却没有贯穿始终的流动感,这不方面不及张爱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