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间谍一样观察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间谍是一种极具风险的职业,常人难以碰上或者接触了也不自知。从间谍的视角看世界和普通人的眼光看世界有何不同?本书不是让人心里紧张情绪激昂,充斥阴谋诡计血雨腥风的卧底小说,而是一本心理学和行为分析学教科书。由于职业原因,作者对家庭歉意良多,开篇即说献给妻子和女儿,表达对妻子及家庭的爱意与敬意。专门从事行为分析的20年特工生涯强化了作者的闪电读心术。因此作者能以非常简单平和的语言风格写下了其在间谍生涯中发生的故事,比如如何拿下招募目标,如何快速建立信任,如何营造亲密感,如何阻止愤怒循环等等,书中阐述的诸多技巧也可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平时司空见惯的非语言交流,包括头部、眉毛、眼睛、鼻子、嘴唇、双臂、双腿等身体各部位展示出的非语言表情及动作,其实都有深意。从手足行为的开放和封闭状态中可以释放善意,可以融洽亲密,可以阻止交流,可以恶意挑衅等,让我们对人性和人类的共同行为有了普及的理解,更进一步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比如书中提到从陌生人变成朋友的九个阶段,适合独特的工作需要或寻求浪漫心仪,不走寻常路之人:n一偶然相遇,二无意对眼,三挑眉歪头,四努起下巴,五擦肩而过,六延长对视,七初识交流、八长时相处、九持久友谊。免费升舱原理适合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态的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当工作生活中头脑发热或长期不满积压导致出离愤怒,试用移情表述、发泄和推定表述三大技巧打破愤怒循环,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书还有很多法则值得细细体会,稍有违和感的是摄影图片用了两张亚洲面孔。
像间谍一样观察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这本书最重要的tips有以下几点。
①友谊 = 趋近度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强度
②交朋友初期请更多的寻找你们的共同点以保证拉近亲近感,避免过早的涉及宗教三观的是非讨论有助于关系的稳固。
③你需要提供给对方一个安全区域来保证你没有过多的亲密和疏远,对方没有威胁感就会继续维持和你的接触。并且你需要释放好感,人们不会讨厌喜欢自己的人。
④如果你想更多的结交朋友,那么记得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注意移情表述,而非自我炫耀与表扬。
⑤假如你想要好好维系夫妻关系,那么给予多少批评就应该同时给予多少赞美。把你感受到美好的瞬间用信件记录下来,当你们争吵不休时,拿出来读给自己或者读给对方听是挽救婚姻危机的小良方。
⑥网络交友因为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很容易过多暴露个人信息,以及在过多披露中对对方也进行了“误判”而容易产生认识偏差或被骗。一定要多带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的解读来处理关系。
最后谈一点个人感悟。这本书讲了很多和人交往的细则,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方法或许是本书的一个主要卖点。与此同时,我认为当你需要梳理和一个朋友的关系时也可以对照其中的诸多原则,以保证你能更好的回顾你们的关系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以及更好把握到你们现在所处关系的阶段。这会为下一阶段,你希望你们的关系向哪个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当然,当你分析完了之后想疏远一个朋友时,书中的小细则也会给你提供帮助。只要出发点是好的,不作恶,这些方式方法都是正面的,有意义的。
像间谍一样观察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差评,不推荐阅读,好奇的话泛读即可。微读定时免费推送的书,大多不值一读,主题免费推送的书有许多好书。被两位作者的博士头衔FBI特工身份吸引,好奇害死时间。第一作者的博士头衔是退休后获得的,应该是荣誉性的。满篇尽是槽点,几乎一无是处。作者的几个主要观点明明未经证实,就用断言式语句当成结论抛出,并以此展开论述。在逻辑学中,断言式语句的使用必须符合前提为真的条件。作者论述过程中不具备逻辑形式,甚至看不出具备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贯穿全篇的“三大友好信号”定律:作者认为在和人交往过程中,你应该应用这三个最佳姿势,挑眉+歪头+微笑。这个定律是怎么来的?作者就是直接用断言式观点叠加出来的,比如说为啥要歪头吧,书中第68页:“歪头是一种强烈的友好信号。歪着头与他人互动的人被认为更值得信赖,也更有吸引力。”至于为什么歪着头与他人互动值得信赖且有吸引力,没说,反正歪头就对了。作者后面还有些实例告诉你,沟通效果好的因为你歪头了,沟通效果不好的因为你没有歪头。总之通篇无逻辑。后面几大部分都是东拼西凑的xx法则,xx效应之类凑字数的内容,毫无新意。最绝的是书的末尾罗列了一串书目,假装自己引用了这些书,不过文中没有提供任何引用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