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百万册精装纪念版)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近来一直在听书黄仁宇先生的历史巨著《大秦帝国》。加之人老眼花,贾平凹先生短短13个多小时的《自在独行》,我却感觉似乎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卒读。回头翻翻95个共约9000多字的读书笔记,我还是欣慰而感触的。
人对自身,对人生,对世界的观察,体悟和参省是需要心静下来,沉下来的。而心静必得独处独行独思,即孤独。而知天命后的老贾似乎更喜独处,他的心便静下来了,便真切地认识感悟了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认清了自己内心,也看清了周遭的世界和纷扰的人生。《自在独行》前四章标题:孤独地走向未来、默默看世界、独自走一走、独处的安宁。哪个不指向孤独呢?所以,似乎才有了第五章的自在的禅意。因为独行,所以觉出自在;因为自在,所以才能独行。这本书的标题也该有此一意吧。
何况,在这个世界上,谁又不是孤独者呢?或者说,谁的人生,孤独不是常态呢?只是,大部分人不喜欢孤独,或不承认孤独罢了。所以,他们内心浮躁,狂热,行为乖张,莽撞,只求满足自己物质肉体的欲望,只看到人生世态的表象,于是一生在挣扎中痛苦,于痛苦中挣扎,始终无缘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读老贾的《自在独行》,尝试去孤独,然后感受宁静,体味自在。
自在独行(百万册精装纪念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阅读着贾老师优美的散文,思维从感性到理性,再到随性。信用几篇读书笔记作为读后感吧~
1.我就没啥朋友,我的时间分为四类:一是工作写稿,二是家庭琐事,三是徜徉群书,四是自在独行~呵呵,也不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其实,我倒是觉得,好朋友未必终日混迹在一起。天各一方,或偶尔信札,或不经意想起,或是不期而遇,都是一种缘。君子之交淡如水~
3.离骚,境界真是优美没读过前,我始终不明白文章为何这样名传千古。直到读过以后,终于明白了,那是一种徜徉于尘世喧嚣之外的美,且美中又有淡淡的忧伤,忧伤中有高洁,高洁中有轻舞飞扬~
4.就连现在,大城市天津,老一辈人也是时而使用的方法。呵呵,有时小孩子低烧,迷迷糊糊的只睡不吃,还爱哭,这时候老辈人就拿着孩子的小鞋子,现在楼道单元门口,用鞋子敲敲门框,喊到:“××(乳名),回来了吗?”然后让孩子回答:“回来了。”说也奇怪,很多时候,孩子一骨碌翻身起来,也不哭了、也吃饭了、也不迷糊了。我总觉得,老辈人的土方法必有其他道理~
自在独行(百万册精装纪念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读时常常含热泪。最喜欢第一章节内容,以叙事的方法,用一个自在独行者的文字,展现了个人与世界相处之妙。从孤独、行走、生死、慈悲、玩物、天地、人事等角度,给内心孤独焦躁者以安宁的抚慰。平平淡淡,真真实实,让我这个激情澎湃的人,静下来,享受一种慢生活的独处安逸。可别人的人生,只能做参考,路还是要自己走。
在这个美好又遗憾的世界里,你我皆是自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不顾一切,哭着,笑着,留恋人间,只为不虚此行。即便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