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明,广州大学副校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複杂系统及智慧型製造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延明
- 国籍:中国
- 职业:教师
-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现代製造信息系统
-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成就:2003-2006年被批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人才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
- 学术代表作:孙延明,赖朝安编着。现代製造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教育工作经历
四川大学製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
机械製造
博士Ph.D.1996.07
四川大学製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
流体传动与控制
硕士Master 1993.07
四川大学製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
机械製造工艺与设备
学士Bachelor 1990.07
工作经历(Experience)
2006.09-2017。2,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现代製造信息系统研究中心2003.09-2006.08,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所
1999.09-2003.08,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
1996.07-1999.08,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锻压模具教研室
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等行政职务。
2017年2月起任广州大学副校长。
主授课程
现代製造信息系统
IT项目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与ERP套用
社会兼职
[1] 2008-起,国际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POMS)中国分会会员
[2] 2008-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3] 2003-起,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準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4] 2003-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製造信息化分会 理事
[5] 2006-起,广东省製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 副组长
[6] 2001-2005,广东省製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 成员
[7] 2006-起,广东省移动信息化专家委员会 委员
[8] 2001-2005,东莞市、中山市製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 副组长
研究领域
现代製造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2006.12-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複杂性思维的製造信息系统建模新方法”,主持
[2].2006.12-2009.12,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灯饰製造企业ASP模式公共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套用”,主持
[3].2006.12-2009.12,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广东省製造业信息化科技示範工程”,主持
[4].2006.12-2008.12,省部产学研专项“玉器设计製造数位化产业提昇平台”,主持
[5].2006.12-2008.12,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区域中小製造企业ASP模式信息化研究与套用”,主持
[6].2006.12-2009.12,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多轴数控超声加工成套装备”,参加
[7].2004.6-2005.12,国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研究”,主持
[8].2001.1-2005.12,国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製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战略研究”,主持
[9].2001.1-2005.12,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项目“自主智慧财产权的三维CAD、ERP软体的开发套用与谘询服务网路开发”,主持
[10].2005.9-2007.12,广东省“十五”科技重大专项“製造企业信息化工程诊断与IT远景规划系统平台”,主持
[11].2004.12-2005.12,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软课题“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信息化模式研究”,主持
[12].2002.7-2004.12,广东省“十五”科技重大专项“製造企业资源管理与生产过程监控集成系统”,主持
[13].2000.1-2002.12,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VLAN创新模具设计知识获取及智慧型辅助决策机理”,主持
[14].2000.11-2001.12,广州市科技新星计画重点攻关项目“模具订单智慧型辅助决策系统” ,主持
[15].2002.12-2004.1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ASP 模式製造业信息化机理系统研究”,主持
[16].1998.11-2000.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面向先进制造技术的关係型智慧型CAD信息模型”,主持
[17].2004.6-2006.8,广东省“十五”科技重大专项“大口径塑管成型过程线上监控系统及实用化技术开发”参加
[18].2001.7-2004.12,广东省“十五”科技重大专项“面向中小机电企业信息化改造ASP服务平台”,参加
[19].2000.1-2002.12,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广东省敏捷製造试点工程”,参加
[20].1998.1-20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柔性装配系统的人机一体最佳化设计方法研究”,参加
[21].1993.9-199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汽车气动新理论模型与车身造型智慧型化CAS方法研究”,参加
[22].1993.9-199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设计多专家系统协同求解原理的研究”,参加
[23].1991.9-1993.6,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大型汽车起重机高效节能液压系统的研究及计算机仿真”,参加
横向项目:
[1].2006.1-2007.12,陶瓷行业生产监测及资源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发,参加
[2].2005.1-2006.5,水暖卫浴设备生产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主持
[3].2004.1-2005.12,古镇灯饰製造企业区域信息化示範工程,参加
[4].2003.6-2003.9,阳江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规划研究,主持
[5].2003.6-2005.12,广深铁路货运决策支持系统,主持
[6].2000.8-2001.8,ASP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主持
学术成果
着作论文
专着与着作权:
[1].孙延明,赖朝安编着。现代製造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孙延明,龚祝平,麦锦辉。中小製造企业资源管理系统V1.0。软着登字第035853号,登记号:2005SR04352,中国着作权局软体着作着作权,2005.5.8
教材及译着:
[1].孙延明译。套用服务供应商(ASP)解决方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
[2].林颖,曾志新,孙延明编着。Pro/ENGINEER2000i2快速入门及套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0
[3].林颖,曾志新,孙延明编着。Pro/ENGINEER快速入门及套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8
期刊论文:
1. 孙延明,张开升,郑时雄。製造信息系统自组织过程与系统模型研究。複杂系统与複杂性科学。2008,3
2. 张开升,孙延明,郑时雄。基于OWL的分散式製造信息系统语义集成。中国机械工程。2008,1
3. 龚祝平,孙延明,郑时雄。製造信息系统的有序性测度理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12
4. 郭于明,孙延明,郑时雄。基于遗传算法的製造网路服务质量最佳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8
5. 万春,孙延明。Swarm及其平台下的现代製造信息系统自组织过程模型验证探讨。机电工程技术。2007,7
6. 郭于明,孙延明,郑时雄。基于多Agent与集成神经网路的製造网路信息调度模型的研究。机械科学技术。2007,5
7. 赵月花,孙延明。製造业信息化IT规划的研究。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5
8. 万春,孙延明。多主体建模仿真平台SWARM的探讨。装备製造技术。2007,4
9. 张小花,,孙延明,郑时雄。分形理论及其在製造系统中的套用研究综述。製造业自动化。2007,3
10. 张开升,孙延明,郑时雄。Communication Among Information System Units of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7,1
11. 黄莺,孙延明。Petri网在企业流程重组中的套用。现代管理科学。2006,12
12. 黄莺,孙延明。中小型製造企业IT规划方法。现代管理科学。2006,12
13. 刘航,孙延明。客户分类管理过程模型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12
14. 张开升,陈玮,孙延明,郑时雄.分散式製造信息系统的控制性能研究方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11
15. 刘兴生,孙延明,龚祝平,张开升。制陶窑炉的温度数据採集系统,机电工程技术,2006,8
16. 蒋贤海,孙延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製造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研究,工具机与液压,2006,5
17. 吴鑒; 孙延明。Java技术在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套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6.5
18. 郭于明,孙延明,郑时雄。先进制造系统信息集成技术综述,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4
19. 张开升,陈玮,孙延明,郑时雄. 分散式製造信息系统单元Agent模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 2
20. 张国彬,赖朝安,孙延明。基于internet的灯饰产品虚拟设计系统,现代製造工程,2005,12
21. 安灿彬,孙延明,赖朝安。基于知识的灯饰辅助工业设计系统,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9
22. 黄志刚,易静蓉,孙延明。基于构件的MIS开发模型研究及套用。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6
23. 徐学东,孙延明。中小製造企业可重构行业化信息系统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5 ,19
24. 张开升,陈玮,孙延明,郑时雄。基于自动机的递阶型HDS模型接口设计及其在管控系统中的套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4
25. 马莉,孙延明,田志军,郑时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5,3
26. 徐学东,孙延明,龚祝平。JDBC事务处理在Web信息系统中的套用。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5,1
27. Sun, Yanming, Lai Chaoan. A Conceptual Design System Based on Human-Machine Integrate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04,2
28. Lai Chaoan, Sun Yanming. Study 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Knowledge Base System Based on Xml and Web for Product Desig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2004,3
29. Zhuping Gong,Yanming Sun,Shaoqin Wu. The ASP-base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with Multi-tier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04,3
30. 卢清华,孙延明,赖朝安。基于网路的产品设计数据挖掘系统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4,11
31. 孙延明,云丹平。製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机电工程技术。2004,6
32. 何泽民,孙延明,麦锦辉,潘必超。中小製造企业行业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6
33. 吴鑒,麦锦辉,何泽民,孙延明。基于模组库的功能重组在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套用。工具机与液压, 2004,7
34. 潘必超,何泽民,孙延明,郑时雄。微机与单片机组成的自动充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工具机与液压, 2004,4
35. 孙延明。面向行业信息化的ASP平台套用研究。机械电子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3
36. 朱立学,郑时雄,黄平,孙延明。基于敏捷供需链的虚拟企业建模与模糊综合评价。机电工程技术, 2004,2
37. 吴鑒,孙延明。业务流程重组在中小企业ERP实施中的作用。现代製造工程,2004,3 [28].吴鑒,孙延明。基于B/S架构的中小型製造业集成化信息系统的研究。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8
38. 吴鑒,麦锦辉,何泽民,孙延明。中小企业ERP的实施与业务流程重组。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2
39. 李雄详,孙延明,郑时雄。Pro/E软体中J-Link接口的探讨分析。工具机与液压。2003,12:120
40. 俞国燕,何真,郑时雄,孙延明。基于人机一体的混合智慧型创新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3,7
41. 周南德,孙延明。基于ASP模式企业信息系统技术改造的研究。计算机套用研究,2003,4
42. 吴少琴,孙延明,郑时雄,江勇.CIM-OSA在ASP模式套用服务系统建模中的套用研究. 现代製造工程,2003,6
43. 吴少琴,孙延明,郑时雄,江勇. ASP模式套用服务系统的建模探索。工具机与液压 ,2003,4
44. 潘必超,郑时雄,陈玮,孙延明. 基于ASP模式动态製造资源浮动式监控决策系统的研究. 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6
45. 孙延明,吴少琴,郑时雄.浅谈ASP模式在製造业信息化中的套用. 机电工程技术,2003,3
46. 麦锦辉,龚祝平,孙延明.基于CORBA的三层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及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3,8
47. 赖朝安,孙延明,郑时雄. 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专家系统研究. 计算机工程. 2003,1
48. 麦锦辉,郑时雄,孙延明.虚拟企业製造资源监控与调度仿真系统.工具机与液压,2003,1
49. 朱立学,郑时雄,黄平,孙延明,基于核心功能结构(CFS)的AVE使能技术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11
50. 龚祝平,孙延明。中小製造企业信息化改造ASP系统网路拓扑结构。现代製造工程,2002,9
51. 龚祝平,孙延明。AVR单片机计时器的最佳化使用。製造自动化,2002,9
52. 吴少琴,孙延明,郑时雄.基于中小製造企业信息化改造的ASP运作模式的探讨. 现代製造工程,2002,9
53. Chen Zh, Zhen S X, Sun Y M. Gearbox Vibration Recognition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9
54. 赖朝安,孙延明,郑时雄. 面向Web文本的机械知识获取方法研究. 机械设计. 2002, 8
55. 陈忠 郑时雄 孙延明. 基于WEB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实现策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6
56. 俞国燕,郑时雄,孙延明。人机一体互动最佳化搜寻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6
57. 陈玮 郑时雄 孙延明 林怡青。分散式製造动态调度资源集成系统建模。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6
58. 江勇,朱文坚,赖朝安,孙延明。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ASP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工具机与液压。2002,6
59. 俞国燕 郑时雄 孙延明。基于ASP模式的产品设计支持系统的开发。工具机与液压。2002,5
60. 俞国燕,赖朝安,郑时雄,孙延明。基于多智慧型代理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支持系统研究。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4
61. 朱立学,郑时雄,黄平,孙延明,面向对象的虚拟企业多维柔性集成建模,机械设计,2002, 4
62. 丘宏扬 曹行钢 孙延明。基于ASP模式的模具报价系统的研究。锻压机械,2002,3
63. 赖朝安,孙延明,俞国燕,郑时雄. 基于多智慧型主体的机械产品异地并行设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机械,2002,3
64. 赖朝安,孙延明,郑时雄. 结合C++与Prolog语言快速开发专家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2,3
65. 骆雯,邓学雄,赖朝安,孙延明。增强西部企业竞争力的新途径。企业经济。2002,3
66. 骆雯 邓学雄 潘必超 孙延明。基于PDM的夹具异地并行设计系统。工程图学学报,2002,2
67. 俞国燕 郑时雄 孙延明。複杂工程柔性建模方法研究。工具机与液压. 2002,2
68. 赖朝安,孙延明,俞国燕等. 异地协同设计决策支持中心研究. 工具机与液压. 2002,1
69. 孙延明,赖朝安,郑时雄。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机械创新设计系统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1,12
70. 孙延明,赖朝安,龚祝平,陈锦繁,蔡秀云,黄平,林小平。异地并行设计中WEB资料库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1,22
71. 赖朝安,孙延明,郑时雄。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套用。2001,24
72. 孙延明,郑时雄,齐德昱,谢秋波,陈黎明。基于ASP模式的中小机电企业信息化改造系统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1,11
73. 戴宏跃,孙延明,郑时雄。面向机械产品设计的智慧型决策支持系统。现代製造工程。2001,11
74. 赖朝安,孙延明,郑时雄。缩短模具开发周期与生产管理的实践。现代製造工程。2001,11
75. 朱立学,郑时雄,黄平,孙延明。面向对象的虚拟企业建模方法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1,11
76. 黄平,朱立学,郑时雄,孙延明。基于CIMOSA的虚拟企业多维建模方法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1,11
77. 俞国燕,赖朝安,郑时雄,孙延明。面向现代製造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01,11
78. Sun Yanming,Yu Guoyan et al.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Flexible Assembly System Incorporate with Human and Machine,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10
79. Wang Zhiyang, Sun Yanming et al. VRML-Based Remote Concurrent Design Tool Approach。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10
80. 陈玮 郑时雄 孙延明 黄平。CORBA技术在敏捷製造中的套用。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5
81. 孙延明,赖朝安,王知衍,徐学军。基于Web的异地并行设计与製造系统研究。工具机与液压。2001,4
82. 朱立学,郑时雄,黄平,孙延明,虚拟企业组建的柔性协调建模及CFS可装配性分析,工具机与液压,2001,5
83. 丘宏扬,曹行钢,孙延明。模具异地并行设计中的成员管理及任务组织机制,锻压机械,2001,4
84. 赖朝安,李洁,孙延明等。Pro/E与MFC的接口开发及自动建模技术研究,机械工程技术。2001,3
85. 徐学军,孙延明。订单生产优先权的确定方法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3
86. 丘宏扬 ,谢嘉生,孙延明。盒形件拉延过渡毛坯智慧型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锻压机械。2001,3
87. 刘斌,张征,孙延明等。快速成型系统中OFFSET型填充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
88. 曾志新,孙延明等。虚拟弹性流体润滑实验台的研究。润滑与密封。2001,2
89. 孙延明,陈锦繁,王知衍等。基于ActiveX的异地并行设计中信息交换机制研究。计算机工程。2001,1
90. 孙延明,齐德昱, 黄平等。基于Internet的异地并行设计系统研究。机械设计与製造工程。2001,1
91. 朱立学,郑时雄,黄平,孙延明,基于人-机-环境混合系统的AVE模型及CFS适配性研究,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10
92. 俞国燕,郑时雄,孙延明。面向工程广义最佳化的人机一体化策略研究。工具机与液压。2001,1
93. 赖朝安,孙延明,郑时雄,郝影。抓住关键缩短模具开发周期。锻压机械。2001,5
94. 李洁,李振南,袁宁,孙延明。盒形件拉深模CAD中智慧型化设计方法。机电工程技术。2001,2
95. 赖朝安,李振南,孙延明,徐学军,郑时雄。PRO/E二次开发关键技术。机械设计与製造工程。2001,1
96. 宋光辉,郑时雄,黄平,孙延明。中国加入WTO对广东省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影响。广东科技,2000,10
97. 刘斌,孙延明,张世俊。平面多边形顶点的凹凸性快速自动识别方法,计算机套用与软体, 2000,10
98. 宋光辉,郑时雄,黄平,孙延明。中国加入WTO对广东省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影响。广东科技,2000,9
99. 叶广宇,孙延明,徐学军。阻碍生产系统效率提高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价值工程,2000,6
100.俞国燕,郑时雄,孙延明。柔性装配系统规划设计研究。组合工具机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0,8
101.丘宏扬,龚祝平,孙延明等。小型冲压模具报价辅助系统的开发,锻压机械,2000,6
102.孙延明,阮锋等。基于CBR的液压缸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图学学报》。1999,2
103.孙延明,陈振威等。机械CAD中有关投影点判断方法的研究。《锻压机械》。1999,3
104.孙延明,骆雯等。液压缸智慧型CAD系统的研製。《工具机与液压》。1999,2
105.王知衍,关承祥,孙延明等,VRML Based Remote Design Platform Approach,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9,10
106.孙延明,李振南等。机械设计并行式多专家系统的研製,《计算机工程》,1998,9
107.孙延明,李振南等。一种数据和结构分离的液压缸设计实例描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 1998,5
108.孙延明,骆雯等。沖裁工艺性的计算机辅助判别算法研究,《模具工业》,1998,10
会议论文:
[1].SUN Yanming, ZHANG Kaisheng, ZHANG Xiaohua, ZHENG Shixiong. Modeling of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complexity scienc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ference 2006 —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Hangzhou, 6-8 Nov., 2006
[2].ZHANG Xiaohua, CHEN Wei, SUN Yanming, ZHENG Shixiong.the Modeling of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Control Cell Structure,ITIC2006,6-7 November,Hangzhou China
[3].Zhang Kaisheng, Sun Yanming, Zheng Shixiong,Chen Wei.Information System Unit Model of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2006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Beijing, 9-15 October, 2006: 3718-3722
[4].Shaoqin Wu,Chaoan Lai and Yanming Sun.Applying Data Mining and Petri Net in Reengineering of Manufa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006 IEEE 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Services Computing Conference.Dec.12-15, Guangzhou,china, 2006:200-2006
[5].Haitao Song,Yanming Sun,Yingyu Yin, Shixiong Zheng.Dynamic Weaving of Security Aspects in Service Composi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rvice-Oriented System Engineering (SOSE 2006 IEEE), Shanghai, China, 2006:189-196
[6].Lai Chaoan, Sun Yanming, Yu Guoyan. Integrated Intelligent Algorithm for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Simul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Fif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June, 14-18, 2004, 3205-3209 [7].Yu, Guoyan; He, Zhen; Lai, Chaoan; Sun, Yanming. An optimization design system with hybrid intelligence. Fif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June, 14-18, 2004, p 3205-3209
[8].Sun Yanming,Lai Chaoan,Jiang wen. an ASP-Based Platform of Conputer Aided Industrial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c.June 2004 Science Press USA
[9].Lai Chaoan, Sun Yanming. Function Similarity Computing Methods Based on Simulation of Directed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e, 2004 Science Press USA Inc.500-501
[10].Lai Chaoan, Sun Yanming. Research on Product Design KBS Based on Natural Language Web.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e, 2004 Science Press USA Inc.
[11].Yu Guoyan, He Zhen, Wang Xiaozhen, Lai Chaoan, Sun Yanming. Design Support Model and System for New Product Deveol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e 2004 Science Press USA Inc.
[12].Yanming Sun, Shaoqin Wu, Yong Jiang. Development of ASP-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ile Manufacturing ICAM 2003, December 4-6, 2003, 615-619, press by China Machine Press.
[13].LAI Chao-an, SUN Yan-ming,HUANG Ping. Research on Computer-aided Creative Conceptual Design Method.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July,2002
[14].LAI Chao-an, SUN Yan-ming,HUANG Ping, ZHENG shixiong. Computer-aided Creative Designing Method Based on Rhombus Thinking Model. ICPMT’2002. Xian. China. Sep. 10-14
[15].YU Guoyan ,HE Zhen, LAI Chaoan, SUN Yanming. Knowledge-based Product Desig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ICPMT’2002. Xian. China.Sep.10-14
[16].ZHU Lixue, ZHENG Shixiong, HUA Ping, SUN, Yanming.CIMOSA-based Virtual Enterprise Multi-dimensions Modeling. ICPMT’2002. Xian. China. Sep. 983-987 [17].ZHU Lixue, ZHENG Shixiong, HUA Ping, SUN, Yanming. A Study of Supplying Chain Based Partner Evaluation Architecture of Virtual Enterprise,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07
[18].ZHU Lixue, ZHENG Shixiong, HUA Ping, SUN, Yanming. A Study of Object –oriented Virtual Enterprise Partners Selecting Model Based on VMT Technology, ME & CA’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uangdong mechanic design association, 2002, 11
[19].Yong Jiang,Hao Liang, Chaoan Lai, Yanming Sun, Shixiong Zheng.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iques of Innovating the smes’Information System by ASP.ME & CA’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uangdong mechanic design association, 2002, 11,230-234
[20].LAI Chao-an, SUN Yan-ming,HUANG Ping,Zheng Shixiong.A New Conceptual Design Method Simulating Human Creative Thinking. ME & CA’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uangdong mechanic design association, 2002, 11,58-63
[21].YU Guoyan ,HE Zhen, LAI Chaoan, SUN Yanming.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GDSS for Collaborative Desing in AVE. ME & CA’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uangdong mechanic design association, 2002, 11,84-87
[22].Lai Chaoan,Yu Guoyan,Sun Yanming,Zheng Shixiong. Research On Human-Machine Incorporate Generalized Optimization Method,ISAMT’2001,October 27-29,2001 NANJING CHINA,676-679
[23].陈忠 郑时雄 孙延明 彭永红. 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及其在工程信号分析中的套用.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分会、模态分析与试验分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结构动力学分会. 2002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套用学术会议论文集(四学会联合专辑), 北京大学, 2002. 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905-910
[24].孙延明,黄平等。珠江三角洲基于Web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研究。AMT2000’XI‘AN,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0.9,114-118
奖誉
[1] 2003-2006年被批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人才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
[2] 古镇灯饰製造企业区域信息化平台,200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 水暖卫浴製造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2007年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 水暖卫浴行业ERP系统,2003年获开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 1999、2003年分别获得二、三等华南理工大学优秀“中集”奖教金
[6] 1998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