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涝峪薹草

2022-07-16 05:46:26 百科资料

涝峪薹草(学名:Carex giraldiana Kukenth.)是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根状茎木质,匍匐。秆高16-30厘米,扁三棱形,平滑,基部具淡褐色分裂成纤维状的老叶鞘。叶短于或等长于秆。小穗3-5个,彼此远离,顶生1个雄性,棒状圆柱形。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倒卵形,三棱形,下部棱面凹陷,基部具短柄状;花柱基部膨大,柱头3个。花果期3-5月。

分布于中国的陕西省。生长于海拔1200米的山谷路旁。

涝峪薹草具有较强的耐阴力,适于作观赏性地被植物,既可作为城市立交桥下、建筑物背阴面、林下绿化的地被植物,也可作为全光条件及护坡绿化的地被植物。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涝峪薹草
  • 拉丁学名 Carex giraldiana Kukenth.
  • 别名 崂峪苔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根状茎木质,匍匐。秆高16-30厘米,扁三棱形,平滑,基部具淡褐色分裂成纤维状的老叶鞘。叶短于或等长于秆,宽2-5毫米,边缘粗糙,反卷,淡绿色,稍坚硬。苞片短叶状,具鞘。

涝峪薹草

  小穗3-5个,彼此远离,顶生1个雄性,棒状圆柱形,长1厘米;侧生小穗雌性,顶端常具雄花,卵形,具3-5朵花,长6-8毫米;小穗柄三棱形,上具疏齿,上部两个的柄短,包藏于包鞘内,下部两个的柄稍长,伸出鞘外。雌花鳞片长圆形,顶端近截形,淡黄白色,背面中间3条脉绿色,延伸成粗糙的短尖。

  果囊与鳞片近等长,斜展,倒卵形,长5-6毫米,近革质,黄绿色,被疏短硬毛,具多条脉基部渐狭成柄,稍斜,先端急缩成喙,喙圆柱形,喙口具2浅齿。

  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倒卵形,三棱形,下部棱面凹陷,基部具短柄状;花柱基部膨大,柱头3个。花果期3-5月。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200米的山谷路旁。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的陕西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