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即广域软体定义网路,是将SDN技术套用到广域网场景中所形成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用于连线广阔地理範围的企业网路、数据中心、网际网路套用及云服务。
这种服务的典型特徵是将网路控制能力通过软体方式‘云化’,支持套用可感知的网路能力开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软体定义广域网
- 外文名:SD-WAN
- 作用:提高WAN效率,降低用户开支
- 套用:2015年
- 前景:支持企业组网、云数据中心组网
- 云互联:SD-WAN 打造云网协同新格局
SD-WAN代表了SDN技术在2015年最引人关注的套用,它旨在帮助用户降低广域网(WAN)的开支和提高网路连线灵活性。有调查显示,儘管进入该市场的新旧供应商为数众多,但就2015年的实际部署情况来看,真正落地项目仍然很有限。但SD-WAN绝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词,它已经在给早期部署者带来好处。
从2006年史丹福大学提出集中控制架构和Openflow协定,到2012年Google B4的商用案例,SDN萌芽期和幻灭期的关注点一直在云和数据中心内的场景,产业界急切需要找到下一个killer app。另一方面,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引发了IT产业的变革,网际网路+带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to B的网际网路化在2014年赶超了to C的关注度。可以说,聚焦于企业市场和广域网範畴的SD-WAN 服务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和期待中形成。
关于SD-WAN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14年9月发表在networkcomputing的文章,但实际上SD-WAN的概念来源于更早出现的Hybrid WAN,为解决企业市场Internet互联不稳定而MPLS VPN价格昂贵这样的博弈类问题。同时,在2014年ONUG的开放网路用户论坛上,众多的企业用户不约而同的提出了这样的套用需求。
由于SD-WAN是由技术推动的套用,行业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各行业分析谘询机构如IDC、Gartner等都有着不同的定义。相比较而言,SDxCentral提出的定义能够言简意赅地体现出SD-WAN的核心思想,即“SD-WAN是将SDN技术套用到广域网场景中所形成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用于连线广阔地理範围的企业网路,包括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数据中心。"
虽然在很多谘询报告或者厂家解决方案中,SD-WAN常常被限定在企业分支机构互联的组网场景中。但是,基于SD-WAN的定义,实际上SD-WAN的套用场景可归纳为三类:企业互联,数据中心互联及云互联场景。SD-WAN的套用场景如右图所示。
企业互联SD-EN(SDN based Enterprise Network)关注的是用户侧的WAN连线,为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跨广域网的连线提供高效的基于SDN的解决方案。数据中心互联SD-DCI(SDN based DataCenter Interconnection ),指的是为企业的多个数据中心,或者企业办公机构与数据中心之间建立的基于SDN的解决方案。云互联SD-CX(SDN based Cloud Exchange)则更多的关注套用侧的WAN连线,为公有云、私有云以及越来越丰富的混合云套用提供高效的基于SDN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