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计算机四级

2020-01-21 02:48:21 百科
计算机四级

计算机四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套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NCRE考试採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所有科目每年开考两次。一般为3月倒数第一个周六和9月倒数第二个周六,考试持续5天。计算机四级是针对计算机的熟练以及掌握程度进行评估的一种国家型等级考试。考试为无纸化考试,不含操作题。证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签发,本证书分别用中文、英文书写,可利于国际交流。计算机四级是等级考试的最高级别。之前的级别还有计算机一级、计算机二级、计算机三级。

其中计算机四级指的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最高级别,科目种类有:四级作业系统原理、四级计算机组成与接口、四级资料库原理、四级软体工程、四级计算机网路。考试从科目中任意选取两个科目进行考试,同时通过成绩方为合格。考试时间为90分钟。计算机四级与国际MBA同等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国计算机四级
  • 外文名:Computer level Four
  • 主办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
  • 具体: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最高级别
  • 考试时间:120分钟

报名条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生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等背景的限制,任何人均可根据自己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情况,选考不同等级的考试。考生按照有关规定到就近考点报名,需要注意的是报名考生一次考试只能在一个考点报名。考生可选择参加一个或几个级别的考试,具体请查询考生所在省级机构的相关要求。报考多个科目时需谘询考点,避免考场安排时冲突。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特别注意如:考生同时报考了二级C、三级网路技术、四级网路工程师三个科目,结果通过了三级网路技术、四级网路工程师考试,但没有通过二级C考试,将不颁发任何证书,三级网路技术、四级网路工程师两个科目成绩保留一次。下一次考试考生报考二级C并通过,将一次获得三个级别的证书;若没有通过二级C,将不能获得任何证书。同时,三级网路技术、四级网路工程师两个科目成绩自动失效。
每次考试报名的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承办机构规定。考生按照有关规定到就近考点报名。考试全为无纸化考试,分选择题和应答题,选择和应答题都需要过最低分数线方为合格,无补考机会。
特殊人员报考条件:
现役军人可使用军官证报考NCRE考试,在其军官证号码前后各加入识别码,此办法也适用于没有身份证的未成年人,识别码的编码有统一格式,前6位后4位。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下发的510号令,已经公布《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该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现役军人可以通过团以上单位集中向地方公安机关申请居民身份证。
其他报名注意:
NCRE 考试一般不安排专门的补报。考生如果错过报名点的报名时间,可以直接谘询当地考试院或自考办报名。
报名须知:
需带上身份证以及相关的报名费。考生报考一定要亲自到场,不能由任何单位、个人代劳。逐一核实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照片、报考科目、报考类别等,信息不一致要立刻更改。

新版大纲

资料库工程师
考核资料库套用系统分析及规划、资料库设计及实现、资料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资料库管理与维护、资料库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获得该证书表明考生掌握资料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资料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具备利用工具软体开发基本资料库套用系统的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型资料库的维护、管理和套用开发。
网路工程师
考核网路规划与设计,区域网路组网技术,计算机网路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计算机网路安全与管理。考生要了解大型计算机网路系统规划与管理方法,具备中小型网路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中小型网路系统组建、设备调试的基本技术。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计算机网路系统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术。
软体测试工程师
考核软体测试的基本概念、结构覆盖测试、功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软体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面向对象软体测试、Web套用软体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构件测试、极限测试和文档测试。考生要能结合软体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软体分析与测试工具增加软体测试工程的实践经验,胜任软体测试岗位的要求。(来源:北京考试报)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

网路

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区域网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 TCP / IP 及其相关协定。
4. 掌握 Internet 基本服务类型。
5. 掌握较为新型的网路技术套用。
6. 理解网路管理与网路安全原理。

考试内容

一、网路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路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
3.分组交换技术
4.网路体系结构与网路协定
5.网际网路套用的发展
二、区域网路技术
1.区域网路与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2.共享式乙太网
3.高速区域网路的工作原理
4.交换式区域网路与虚拟区域网路
5.无线区域网路
三、Internet基础
1. Internet的构成与接入
2. IP协定与服务
3. IP位址与IP数据报
4.差错与控制报文
5.路由与路由选择
6.组播技术
7. IPv6协定
8. TCP协定和UDP协定
9.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Internet基本服务
1.套用进程通信模型
2.域名系统
3.远程登录服务
4. FTP服务
5.电子邮件系统
6. Web服务系统
五、新型网路套用
1.即时通信系统
2.档案共享系统
3. IPTV
4. VoIP
5.网路搜寻技术
6.社交网路套用
六、网路管理与网路安全
1.网路管理
2.网路安全基础
3.加密技术
4.认证技术
5.安全技术套用
6.入侵检测与防火墙
7.计算机病毒

考试方法

上机考试,总分 50 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 90 分钟。
题型及分值:单选题 30 分,复选题 20 分。

资料库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资料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资料库操作;
3.具备资料库系统安装、配置及资料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资料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5.掌握资料库性能最佳化的基本方法;
6.了解资料库套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
7.熟悉常用的资料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资料库套用系统的能力;
8.了解资料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二、考试内容

1.资料库套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2.软体工程与软体生命周期。
3.资料库系统生命周期。
4.资料库开发方法与工具。
5.资料库套用体系结构。
6.资料库套用接口。
7.资料库设计及实现
8.逻辑设计。
9.物理设计。
10.资料库对象实现及操作。

三、资料库存储技术

1.存储与档案结构。
2.索引技术。

四、并发控制技术

1.事务管理。
2.并发控制技术。
3.死锁处理。

五、资料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资料库安全性。
3.资料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最佳化。
7.空间管理。

六、资料库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

1.分散式资料库。
2.对象资料库。
3.并行资料库。
4.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 50 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 90 分钟。
题型及分值:单选题 30 分,复选题 20 分。
上机考试内容及要求:
(1)考试环境
①资料库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0
②编程环境和语言:Visual Basic 6.0
(2)在指定的资料库管理系统下完成下述操作
①创建和管理资料库
②创建资料库对象
③数据查询
④资料库备份与恢复
⑤安全管理
⑥事务及并发控制
⑦数据导入导出(3)在指定开发环境下开发C/S结构的资料库套用系统

软体测试

基本要求

1.熟悉软体质量、软体测试及软体质量保证的基础知识;
2.掌握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掌握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掌握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5.了解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6.了解面向对象软体和WEB套用软体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7.掌握软体测试过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
8.熟悉软体测试的标準和文档;
9.掌握QESuite软体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QESat/C++软体分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00001.

考试内容

一、软体测试的基本概念
1.软体质量的概念。
2.软体测试的目标和原则。
3.软体测试的心理学。
4.软体测试的经济学。
5.软体质量保证。
二、软体测试的类型及其在软体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1.软体开发阶段。
2.规划阶段的测试。
3.设计阶段的测试。
4.编码阶段的测试。
5.验收和维护阶段的测试。
三、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
1.桌面检查。
2.代码走查。
3.代码检查。
4.同行评审。
四、覆盖率(白盒)测试
1.覆盖率测试。
2.逻辑结构的覆盖率测试。
3.路径覆盖率测试。
4.数据流测试。
5.程式变异测试。
6.基于覆盖的测试用例选择。
五、功能(黑盒)测试
1.边界值测试。
2.等价类测试。
3.基于因果图的测试。
4.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5.基于状态图的测试。
6.基于场景的测试。
7.比较测试。
六、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1.单元测试的目标和模型。
2.单元测试策略。
3.单元测试分析。
4.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5.集成测试基本概念。
6.集成测试策略。
7.集成测试分析。
8.集成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七、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概念。
2.系统测试方法。
3.系统测试的实施。
八、软体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1.软体性能的概念。
2.性能测试的执行。
3.软体可靠性的概念。
4.可靠性预计。
5.可靠性分析方法。
6.软体可靠性测试的执行。
九、面向对象软体的测试
1.面向对象软体测试的问题。
2.面向对象软体测试模型。
3.面向对象软体的测试策略。
4.面向对象软体的单元测试。
5.面向对象软体的集成测试。
6.面向对象软体的系统测试。
十、Web套用测试
1.套用伺服器的分类和特徵。
2.Web套用系统的特点。
3.Web套用系统的测试策略。
4.Web套用系统测试技术。
5.Web套用系统安全测试。
十一、其他测试
1.兼容性测试。
2.易用性测试。
3.GUI测试。
4.构件测试。
5.极限测试。
6.文档测试。
十二、软体测试过程和管理
1.软体测试过程概念。
2.测试组织管理。
3.测试计画的制定。
4.测试步骤的确定。
5.测试环境管理。
6.软体测试风险分析和成本管理。
7.测试文档管理。
8.测试的复用与维护。
十三、软体测试自动化
1.测试自动化的原理、方法。
2.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3.测试执行自动化。
4.测试结果比较自动化。
5.测试工具的分类和选择。
6.测试工具的主流产品介绍。
十四、软体测试的标準和文档
1.软体测试的标準。
2.软体测试的文档。
十五、软体测试实践过程管理
1.软体测试过程管理概念。
2.测试的设计。
3.测试的準备。
4.测试的执行。
5.软体问题报告和软体问题生命周期。
6.测试的总结。
7.QESuite软体测试过程管理平台。
白盒测试实践。
1.被测程式说明。
2.静态分析。
3.被测程式的插装和动态测试。
4.QESAT/C++白盒测试工具。

注意事项

1、考生凭準考证和身份证(或户口本、军人身份证)参加考试,缺一不可。
2、笔试开考前30分钟入场,对号入座,考试中将两证放在课桌右上角接受检查。上机考试交验两证。
3、进入考场只能携带铅笔、橡皮、尺子、钢笔、原子笔等必备工具,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电子词典、mp3等其他工具和物品。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闭上交,考试中发现使用通讯工具者视同作弊。
4、开考后15分钟不得入场,笔试结束前不得离开考场。
5、开考信号发出后,才可开始答题。上机考试结束,按要求处理好机器后才能退场。
6、考生髮现磁碟损坏,可举手示意监考人员处理,有关考试题目内容的问题不得提问。
7、保持考场安静,不得吸菸,不得喧譁。
8、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有关的资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