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教程》是2010年9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张晓明、杜天苍、赵国庆、王淑芳。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教程
- 作者:张晓明、杜天苍、赵国庆、王淑芳
- ISBN:9787302236443
- 定价:25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9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图书简介
《计算机网路教程》定位于套用型学科专业的计算机网路教学,深入浅出,强调了基础知识和套用的统一,对每章的例题和习题都做了精选,体现了“例题-习题-考题”的一致性;在基本原理方面力求讲透,设计了大量生动的图例和实例说明;在协定分析及其验证方面,选用网路协定分析工具在多个网路层次进行数据抓包并显示;在内容上,兼顾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计算机网路”课的大纲範围。
《计算机网路教程》可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理工科专业的计算机网路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融合了不同的需求,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师生和网路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技术,包括绪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区域网路、网路层、传输层、套用层和网路安全共8章内容,各章后附有丰富的习题,还给出了3个附录,包括全国硕士生入学统考的大纲、近两年的计算机网路试题与参考答案。本书有配套的PPT教学课件和习题参考答案,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相关网站下载。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物理层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线。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路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路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机网路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路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传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路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第4章 区域网路
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区域网路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套用软体共享、印表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区域网路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第5章 网路层
网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路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直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定、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
第6章 传输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路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网路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路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路连线上创建多个逻辑连线。
第7章 套用层
套用层也称为套用实体(AE),它由若干个特定套用服务元素(SASE)和一个或多个公用套用服务元素(CASE)组成。每个SASE提供特定的套用服务,例如档案运输访问和管理(FTAM)、电子文电处理(MHS)、虚拟终端协定(VAP)等。CASE提供一组公用的套用服务,例如联繫控制服务元素(ACSE)、可靠运输服务元素(RTSE)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等。
第8章 网路安全
网路安全是指网路系统的硬体、软体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路服务不中断。 网路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路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路安全的研究领域。网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路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套用数学、数论、资讯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