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Red Hat Linux 9系统管理

2019-08-18 14:39:01 百科
Red Hat Linux 9系统管理

Red Hat Linux 9系统管理

《Red Hat Linux 9系统管理》是2004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居正。本书从Red Hat Linux 9的安装与配置入手,全面介绍了Linux 下的各种常用命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Red Hat Linux 9系统管理
  • 作者:朱居正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 页数:513
  • ISBN:9787302078128

图书简介

ISBN:9787302078128 [十位:7302078122]
页数:513
重约:0.773KG
定价:¥48.00

内容提要

本书在深入剖析GNOME桌面环境、用户账号、系统监视和进程管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Linux系统下各种伺服器如DNS、DHCP、NFS、Samba、FTP、WWW、Mail、News、Proxy、MySQL和PostgreSQL等的配置和管理,以及网路安全技术等知识。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无论是简单的Linux命令和系统管理,还是较难懂的伺服器配置,都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简单明了的图片进行介绍,力求把複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本书还穿插了笔者在实际套用Linux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
本书内容详尽,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实例众多,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学习Linux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Linux网路系统管理和伺服器架设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Linux简介及安装
第1章 为什幺使用Red Hat Linux
1.1 Linux的历史
1.2 其他的Linux版本
1.3 Red Hat Linux的优势
1.4 为什幺选择Linux作为伺服器作业系统
1.5 如何获得Red Hat Linux 9安装软体
第2章 安装过程和基本配置
2.1 安装前的準备工作
2.1.1 硬体需求
2.1.2 光碟启动安装
2.1.3 选择安装类型
2.2 安装Red Hat Linux 9
2.2.1 图形化安装界面
2.2.2 文本模式安装界面
2.2.3 启动安装程式
2.2.4 选择一种安装方法
2.2.5 从光碟安装
2.2.6 从硬碟安装
2.2.7 网路安装的準备工作
2.2.8 通过NFS安装
2.2.9 通过FTP安装
2.2.10 通过HTTP安装
2.2.11 Red Hat Linux 9安装正式开始
2.2.12 语言选择
2.2.13 键盘选择
2.2.14 滑鼠配置
2.2.15 选择安装还是升级
2.2.16 安装类型
2.2.17 磁碟分区设定
2.2.18 磁碟自动分区
2.2.19 为用户的系统分区
2.2.20 引导装载程式配置
2.2.21 网路配置
2.2.22 防火墙配置
2.2.23 语言支持的选择
2.2.24 时区配置
2.2.25 设定根口令
2.2.26 验证配置
2.2.27 软体包的选择
2.2.28 準备安装
2.2.29 安装软体包
2.2.30 创建安装盘
2.2.31 视频卡的配置
2.2.32 X配置—显示器的配置和定製
2.2.33 安装完成
2.3 卸载Red Hat Linux 9
2.4 与Windows作业系统的并存
2.4.1 与Windows 98的并存
2.4.2 与Windows NT的并存
2.5 安装Red Hat Linux 9的常见问题处理
2.5.1 无法引导Red Hat Linux
2.5.2 安装起始部分的问题
2.5.3 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2.5.4 安装后的问题
第2部分 系统管理
第3章 开、关机过程控制
3.1 系统启动档案:/etc/rc.d
3.2 引导系统
3.3 登录、注销、关机和远程登录
3.3.1 文本模式下登录系统的login命令
3.3.2 注销系统的logout命令
3.3.3 关机或进入单人维护模式的shotdown命令
3.3.4 重新启动计算机的reboot命令
3.3.5 远程登录的rlogin命令
3.4 文本模式与X Window System模式相互切的
第4章 配置Window System及外部设备
4.1 什幺是XFree86
4.2 配置XFree86
4.3 使用图形化配置工具
4.4 X Window System命令和配置档案
4.5 设备档案
4.6 印表机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4.6.1 印表机的安装和配置
4.6.2 使用印表机管理器Print Manager
4.7 音效卡的安装
4.8 网卡的安装
4.8.1 网卡安装的基本方法
4.8.2 双网卡的安装
第5章 GNOME
5.1 GNOME操作界面
5.2 GNOME桌面环境
5.3 视窗管理器
5.4 GNOME档案管理器
5.5 GNOME的控制台和主选单
5.6 终端视窗:Xterm
5.7 GNOME的配置:控制中心
5.8 添加/删除应用程式
5.9 GNOME下的套用软体
5.9.1 压缩及解压缩软体
5.9.2 办公套用软体
5.9.3 图形软体和图像大师
5.9.4 文本编辑器
5.9.5 多媒体播放软体
5.9.6 浏览器
5.10 GNOME下的游戏
第6章 档案系统与安全
6.1 系统的目录
6.2 档案系统的结构
6.3 设定档案/目录访问许可权
6.3.1 许可权的意义
6.3.2 使用档案管理器来改变档案/目录的许可权
6.3.3 使用chmod和数字改变档案/目录的访问许可权
6.3.4 使用命令chown档案/目录的所有权
6.4 连结与符号连结
6.4.1 建立连结
6.4.2 符号连结
第7章 Linux的常用命令
7.1 档案和目录操作的基本命令
7.2 档案压缩和有关归档的命令
7.3 针对档案系统的命令
7.4 与DOS兼容的命令
7.5 与系统管理相关的命令
7.6 用户管理命令
7.7 网路管理命令
7.8 进程管理命令
7.9 shell命令
7.10 与列印有关的命令
第3部分 用户管理、进程管理和网路管理
第8章 用户管理
8.1 系统管理员帐号
8.1.1 设定root帐号的密码
8.1.2 只允许root登录
8.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用户
8.2.1 创建新的用户帐号
8.2.2 停用与删除用户帐号
8.2.3 使用groupadd、groupmod和groupdel管理组
8.3 使用Red Hat用户管理器管理用户
8.4 用户磁碟空间管理
8.4.1 命令行管理方式
8.4.2 图形化管理工具
第9章 系统监视及进程管理
9.1 查看登录的用户
9.1.1 查看用户的行为
9.1.2 查看个别用户
9.2 系统监视
9.2.1 使用top命令
9.2.2 使用系统监视器
9.3 进程管理
9.3.1 用ps获得进程状态
9.3.2 删除进程的命令
9.3.3 控制进程的优先权
9.4 日誌档案管理
9.4.1 配置syslog
9.4.2 系统日誌的图形化管理
第10章 TCP/IP网路规划及管理
10.1 TCP/IP网路基础
10.2 网路类型及拓扑结构
10.2.1 网路类型
10.2.2 网路拓扑结构
10.3 IP分类
10.4 TCP/IP配置档案
10.4.1 /etc/hosts档案
10.4.2 /etc/networks档案
10.4.3 /etc/hostmame档案
10.4.4 /etc/services档案
10.4.5 /etc/protocols档案
10.5 TCP/IP网路管理
10.5.1 网路接口管理和路由
10.5.2 监视网路
10.6 组网目标分析
10.6.1 服务类型分析
10.6.2 用户分析
第4部分 Red Hat Linux 9下的各种伺服器配置
第11章 DNS伺服器配置
11.1 DNS的基本知识
11.1.1 NDS的特徵和组成
11.1.2 DNS的层次结构与域名分配
11.1.3 DNS的查询过程
11.1.4 Linux上DNS的分类
11.1.5 架设DNS伺服器应具备的条件
11.2 获取和安装软体包
11.3 配置DNS伺服器
11.3.1 相关档案
11.3.2 named.conf
11.3.3 资源记录
11.3.4 区域档案
11.3.5 缓冲器档案
11.3.6 子域和从DNS伺服器
11.3.7 配置实例
11.4 图形化配置工具
11.5 常见问题处理
第12章 DHCP伺服器及PPP伺服器的配置
12.1 DHCP伺服器的配置
12.1.1 DHCP伺服器的基本知识
12.1.2 客户端安装与设定
12.1.3 配置DHCP伺服器
12.2 点对点服务与配置
12.2.1 PPP协定
12.2.2 连线前的準备工作
12.2.3 配置PPP伺服器
12.2.4 使用Modem上网
第13章 Samba伺服器配置
13.1 Samba Server简介及安装
13.2 smb.conf档案详解
13.3 4种级别的Samba伺服器配置方法
13.3.1 share级配置方法
13.3.2 user级配置方法
13.3.3 server级配置方法
13.3.4 使Samba加入NT域
13.4 启动、停止和重启Samba伺服器
13.5 本机Windows分区和Linux分区资源互访
13.6 Samba相关命令和程式
13.7 设定Samba网路印表机
13.8 Samba伺服器的图形化配置方法
第14章 NFS伺服器配置
14.1 NFS的基本知识
14.2 NFS的配置档案/etc/exports
14.3 配置NFS伺服器
14.3.1 直接修改/etc/exports档案
14.3.2 用exportfs命令来更改设定
14.4 配置NFS客户端
14.4.1 用mount命令挂载
14.4.2 编辑/etc/fstab档案
14.5 网路信息服务(NIS)
14.6 常见问题处理
14.6.1 客户端在挂载伺服器时出现的问题
14.6.2 mount问题
14.6.3 客户端常见出错信息
14.7 图形化配置方法
第15章 Proxy伺服器配置
15.1 Squid简介
15.2 配置Squid Server
15.2.1 安装Squid软体
15.2.2 快速配置Squid Server
15.2.3 建立置换目录与启动Squid Server
15.3 Squid Server的安全性控制
15.4 改善Proxy伺服器的性能
15.4.1 Proxy Server缓冲器
15.4.2 Squid.conf档案的常用设定
15.5 在客户端使用Squid伺服器
15.5.1 在IE浏览器设定
15.5.2 在Linux浏览器中设定
15.6 设定Squid伺服器自动取回数据
15.6.1 设定高速取回数据
15.6.2 设定定时取回网站中的数据
第16章 WWW伺服器配置
16.1 Apache的获取和安装
16.2 配置Apache Server
16.2.1 配置httpd.conf档案
16.2.2 Web目录配置
16.2.3 访问控制
16.2.4 URL路径名设定
16.2.5 MIME类型
16.2.6 测试Apache伺服器
16.2.7 验证Web用户
16.2.8 关于CGI脚本
16.3 SSI/XSSI
16.4 虚拟主机
16.4.1 基于IP位址的虚拟主机
16.4.2 基于名称的虚拟主机
16.4.3 动态虚拟主机
16.5 启动和运行Apache
16.5.1 启动和关闭httpd
16.5.2 启动系统时自动运行httpd
16.6 用户的个人网站管理
16.7 管理日誌档案
16.8 图形化配置工具
16.9 Web伺服器安全—SSL
第17章 FTP伺服器配置
17.1 FTP伺服器的安装与启动
17.2 配置vsFTPd伺服器
17.2.1 vsftpd.conf档案的配置
17.2.2 vsftpd.ftpusers档案的配置
17.2.3 vsftpd.user_list档案
17.2.4 相关的FTP命令
17.3 配置WU-FTPD伺服器
17.3.1 配置ftpaccess.conf档案
17.3.2 ftpusers档案的配置
17.3.3 管理日誌档案xferlog
17.4 赋予某个用户FTP许可权但禁止Telnet功能的方法
第18章 Mail伺服器配置
18.1 邮件系统工作程式
18.1.1 在内部网路中传送E-mail
18.1.2 传送E-mail到外部网路
18.2 邮件系统的规划
18.3 配置Sendmail Server
18.3.1 安装与启动Sendmail
18.3.2 设定帐号别名
18.3.3 邮件存放位置与邮件结构
18.3.4 处理未寄出的信
18.4 建立POP邮件服务
18.4.1 安装POP伺服器
18.4.2 配置POP伺服器
18.4.3 配置SMTP/POP邮件客户
18.5 没有域名的收信方法
第19章 News伺服器配置
19.1 News传送方式
19.2 安装News伺服器
19.3 设定相关档案
19.3.1 设定inn.conf档案
19.3.2 设定expire.ctl档案
19.3.3 设定storage.conf档案
19.3.4 设定newsfeeds档案
19.3.5 设定其他相关配置档案
19.4 检查设定情况及启动INN daemon
19.5 管理本机的新闻组
19.6 设定客户端新闻阅读程式
19.7 News伺服器日常管理
19.7.1 讨论信件存放的位置
19.7.2 设定定时处理
第5部分 网路资料库
第20章 MySQL资料库配置与管理
20.1 Linux下的资料库
20.1.1 资料库总体性能评价
20.1.2 基于Web的资料库平台
20.1.3 Linux下常见的资料库平台
20.2 MySQL简介
20.3 安装、配置MySQL
20.3.1 获得、安装MySQL
20.3.2 测试MySQL
20.4 MySQL的常用命令
20.5 用户管理
20.5.1 GRANT和REVOKE的相关参数
20.5.2 用GRANT授权
20.5.3 撤权和删除用户
20.6 在MySQL中修改密码及设定访问限制
20.6.1 在MySQL中修改密码的方法
20.6.2 在MySQL中设定访问限制的方法
20.7 MySQL资料库的备份和恢复
20.7.1 MySQL资料库备份的方法和原则
20.7.2 使用MySQLdump备份资料库
20.7.3 直接複製资料库进行数据备份
20.7.4 用备份恢複数据
20.7.5 恢复整个资料库
20.7.6 恢复单个表
20.8 MySQL的安全性
20.8.1 内部安全性—保证数据目录访问的安全
20.8.2 外部安全性—保证网路访问的安全
20.9 MySQL在网站中的套用
20.9.1 MySQL相关函式
20.9.2 PHP的ODBC函式
20.9.3套用实例
第21章 PostgreSQL资料库配置与管理
21.1 PostgreSQL资料库简介
21.1.1 PostgreSQL的特点
21.1.2 PostgreSQL中的成员
21.2 PostgreSQL的工作原理
21.3 架设PostgreSQL Server
21.3.1 安装PostgreSQL
21.3.2 设定PostgreSQL
21.3.3 测试PostgreSQL Server
21.3.4 设定自启动PostgreSQL Server
21.4 资料库管理
21.4.1 启动、停止、查看状态以及重新启动PostgreSQL Server
21.4.2 新增与删除资料库用户
21.4.3 新增与删除资料库
21.4.4 设定资料库的存储位置
21.5 使用psql访问资料库
21.5.1 psql命令行操作
21.5.2 用psql命令访问资料库
21.5.3 对资料库操作的简单範例
21.6 资料库的备份和恢复
21.7 ODBC接口
21.8 系统管理
21.8.1 安全性
21.8.2 用户认证
21.8.3 以主机为基础的访问控制
21.8.4 认证方法
21.8.5 访问控制
21.8.6 安全TCP/IP连线
21.9 在Windows下访问PostgreSQL Server
21.9.1 安装Tcl/TK
21.9.2 安装PgAccess
21.9.3 执行PgAccess
21.10 常见问题处理
21.10.1 postmaster启动失败
21.10.2 客户端连线问题
第22章 PHP语言
22.1 PHP概述
22.1.1 PHP的历史
22.1.2 PHP的特点
22.2 PHP的获取与安装
22.3 php.ini配置选项详解
22.4 编写PHP程式
22.4.1 最简单的PHP程式
22.4.2 PHP嵌入HTML的方法
22.5 PHP中的函式和类
22.5.1 PHP中的函式及类概述
22.5.2 Apache伺服器专用函式
22.5.3 网路函式馆
22.5.4 ODBC资料库连线函式馆
22.5.5 PostgreSQL资料库函式馆
22.6 PHP典型编程实例
22.6.1 计数器
22.6.2 投票程式
第23章 Apache+PHP+MySQL/PostgreSQL快速安装
23.1 Apache+PHP4+MySQL的快速安装与设定
23.1.1 下载软体
23.1.2 安装步骤
23.2 Apache+PHP4+PostgreSQL的快速安装和设定
23.2.1 PostgreSQL的安装和设定
23.2.2 Apache+PHP4的安装和设定
第6部分 网路安全及技术
第24章 网路安全
24.1 网路安全体系结构
24.1.1 网路安全简介
24.1.2 网路安全5层体系
24.1.3 网路层的安全性
24.1.4 系统的安全性
24.1.5 用户的安全性
24.1.6 应用程式的安全性
24.1.7 数据的安全性
24.2 网路安全的特徵及不同环境的网路安全
24.2.1 网路安全的特徵
24.2.2 主要的网路安全威胁
24.2.3 不同环境和套用中的网路安全
24.3 网路安全策略
24.3.1 物理安全策略
24.3.2 访问控制策略
24.3.3 防火墙控制
24.3.4 信息加密策略
24.3.5 网路安全管理策略
24.4 网路安全和系统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
24.4.1 软体自身安全性差
24.4.2 安全策略不当
24.4.3 缺乏安全意识
第25章 网路安全技术
25.1 口令攻击和保护
25.1.1 口令攻击的手段
25.1.2 口令的取值範围
25.1.3 几种口令解密程式
25.2 缓冲区溢出
25.3 网路连线埠攻击和安全
25.3.1 IP Spoofing
25.3.2 TCP连线埠的检测
25.3.3 嗅探器(Sniffer)
25.4 特洛伊木马
25.4.1 特洛伊程式的定义
25.4.2 特洛伊程式的种类
25.4.3 特洛伊木马防御原理
25.5 扫描器
25.5.1 扫描器介绍
25.5.2 网路应用程式和扫描器
25.5.3 扫描器的种类
25.6 防火墙技术
25.6.1 防火墙的概念和组成
25.6.2 防火墙的各种类型
25.6.3 防火墙的安全意义
25.7 IP伪装技术
25.8 区域网路安全防範技术
25.8.1 网路分段
25.8.2 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
25.8.3 VLAN的划分
25.9 广域网安全技术
25.9.1 加密技术
25.9.2 VPN技术

推荐与评论

Linux是一个优秀的作业系统,它支持多用户、多进程及多执行绪,实时性好,功能强大而稳定。同时,它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Linux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强大的伺服器功能,正因此如此,在网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它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一些大型的网路及网站伺服器,都是建立在Linux平台上的。
Red Hat Linux,俗称红帽子,是目前流行最广的 Linux发行版,Red Hat Linux 9是目前的最高版本。本书以Red Hat Linux 9为例,对Linux进行了全面且重点的介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