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

2019-12-04 15:39:58 百科

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

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是北京保障房中心(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公租房运营管理中心运行的系统,在部分公租房住户率先开始“刷脸”进出社区和单元楼门。在启用该系统的社区,陌生面孔将会被拒之门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
  • 单位:北京保障房中心
  • 时间:2018年12月27日

简要介绍

2018年,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脸识别是其中主要的技防手段。与试点时相比,现在上线的人脸识别系统变化较大,从被动记录和留痕变为主动识别和授权,“原来只是记录进出人员的数据,现在则必须通过人脸资料库的对比和验证,才能打开门禁系统。”。

系统分类

按照是否为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人脸识别系统目前分为三种类型:独立管理的公租房小区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身份验证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防止尾随进入社区;非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则在单元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对讲门禁系统集成,确保公租房住户可以便捷地出入;此外,对于在同一单元内不能独立管理的房源,会採用指纹锁设备进行管理。

区别管理

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后,快递员、外卖小哥和租户的亲朋好友如何进入小区呢?记者了解到,租户的正常生活不会因为人脸识别受到影响。有人送快递、送外卖或探亲访友,只需要使用身份证进行登记,登记之后直接刷身份证进入即可,同日内次数不限。

重要意义

通过与小区或者单元楼门禁的结合,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每个出入人员都有迹可循,在拒绝陌生人私自访问的同时,为小区配备访客登记系统,以确保访客的信息可以追溯。
人脸识别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在对承租人进出和房屋是否闲置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能对园区老年住户进行特殊照顾,比如独居老年人一定时间未在园区出入,信息中心会将该项数据反馈至公租房管理项目处,项目处随即开展有针对性的入户走访,以确保独居老年人的起居安全。

管理原则

遵循“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保障房中心公租房运营管理中心将加强人脸识别系统的后期运行管理,在提高技防的同时,提高人防的警惕性。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时芝兵表示,各项目已做好加强管控的準备,确保技防设备充分发挥作用,“人脸识别设备自身具有一定时间内的录像功能,针对恶意损毁等行为,会留下现场证据,以备事后进行查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