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Linux系统分析与高级编程技术

2019-07-19 21:48:06 百科
Linux系统分析与高级编程技术

Linux系统分析与高级编程技术

《Linux系统分析与高级编程技术》是199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巍松等。

基本介绍

  • 作者:周巍松                       /            等
  • ISBN:9787111075363
  • 页数:416
  • 定价:58.0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12
  • 装帧:平装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Linux环境下的编程方

作品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篇 Linux系统介绍
第1章 Linux简介
1.1Linux的起源
1.2自由软体基金会的GNU计画
1.3Linux的发音
1.4Linux的特点
1.5基本硬体要求
1.6如何获得Linux
1.6.1从网上下载Linux
1.6.2从光碟获得Linux
1.7涉及Linux的Web网址和新闻讨论组
1.8Linux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外壳及常用命令
2.1登录和退出
2.2Linux系统的外壳
2.3外壳的常用命令
2.3.1更改帐号密码
2.3.2在线上帮助
2.3.3远程登录
2.3.4档案或目录处理
2.3.5改变工作目录
2.3.6複製档案
2.3.7移动或更改档案、目录名称
2.3.8建立新目录
2.3.9删除目录
2.3.10删除档案
2.3.11列出当前所在的目录位置
2.3.12查看档案内容
2.3.13分页查看档案内容
2.3.14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2.3.15档案传输
2.3.16档案许可权的设定
2.3.17检查自己所属的工作组名称
2.3.18改变档案或目录工作组所有权
2.3.19改变档案或目录的最后修改时间
2.3.20档案的连结
2.3.21档案中字元串的查录
2.3.22查寻档案或命令的路径
2.3.23比较档案或目录的内容
2.3.24档案列印输出
2.3.25一般档案的列印
2.3.26troff档案的列印
2.3.27印表机控制命令
2.3.28进程控制
2.3.29外壳变数
2.3.30环境变数
2.3.31别名
2.3.32历史命令
2.3.33档案的压缩
2.3.34管道命令的使川
2.3.35输入/输出控制
2.3.36查看系统中的用户
2.3.37改变用户名
2.3.38查看用户名
2.3.39查看当前系统上所有工作站
的用户
2.3.40与某工作站上的用户交谈
2.3.41检查远程系统是否正常
2.3.42电子邮件的使用简介
第3章 Linux系统的网路功能
3.1Linux支持的网路协定
3.1.1TCP/IP
3.1.2TCP/IP版本6
3.1.3IPX/SPX
3.1.4AppleTalk协定集
3.1.5广域网
3.1.6ISDN
3.1.7PPP、SLIP及PLIP
3.1.8业余无线电
3.1.9ATM
3.2Linux系统下的档案共享和列印共享
3.2.1Machintosh环境
3.2.2Windows环境
3.2.3Novell环境
3.2.4UNIX环境
3.3Linux系统中的Internet/Intranet功能
3.3.1邮件
3.3.2Web伺服器
3.3.3Web浏览器
3.3.4FTP伺服器和客户机
3.3.5新闻服务
3.3.6域名系统
3.3.7DHCP和bootp
3.3.8NIS
3.4Linux系统下应用程式的远程执行
3.4.1Telnet
3.4.2远程命令
3.4.3XWindow
3.5Linux系统的网路互连功能
3.5.1路由器
3.5.2网桥
3.5.3IP伪装
3.5.4IP统计
3.5.5IP别名
3.5.6流量限制器
3.5.7防火墙
3.5.8连线埠下传
3.5.9负载平衡
3.5.10EQL
3.5.11代理伺服器
3.5.12按需拨号
3.5.13管道、移动IP和虚拟个人网路
3.6Linux系统中的网路管理
3.6.1Linux系统下的网路管理应用程式
3.6.2SNMP
3.7企业级Linux网路
3.7.1高可用性
3.7.2RAID
3.7.3冗余网路
第4章 Linux系统管理简介
4.1root帐号
4.2启动和关闭系统
4.2.1从软碟启动
4.2.2使用LILO启动
4.2.3关闭Linux系统
4.3挂接档案系统
4.3.1挂接软碟
4.3.2创建新的档案系统
4.3.3卸载档案系统
4.4检查档案系统
4.5使用档案作为交换区
4.6系统和档案的备份
4.7设定系统
4.7.1设定系统名
4.7.2使用维护磁碟
4.7.3重新设定root帐号口令
4.7.4设定登录信息
第二篇 Linux高级语言及管理编程
第5章 外壳编程
5.1创建和运行外壳程式
5.1.1创建外壳程式
5.1.2运行外壳程式
5.2使用外壳变数
5.2.1给变数赋值
5.2.2读取变数的值
5.2.3位置变数和共他系统变数
5.2.4引号的作用
5.3数值运算命令
5.4条件表达式
5.4.1if表达式
5.4.2case表达式
5.5循环语句
5.5.1for语句
5.5.2while语句
5.5.3 until语句
5.6shift命令
5.7Select语句
5.8repeat语句
5.9子函式
第6章 gawk语言编程
6.1gawk的主要功能
6.2如何4执行gawk程式
6.3档案、记录和栏位
6.4模式和动作
6.5比较运算和数值运算
6.6内部函式
6.6.1随机数和数P学函式
6.6.2字元串的内部函式
6.6.3 输入输出的内部函式
6.7字元串和数字
6.8格式化输出
6.9改变栏位分隔设定
6.10元字元
6.11调用gawk程式
6.12卫BEGIN和END
6.13变数
6.14内置变数
6.15控制结构
6.15.1if表达式
6.15.2while循环
6.15.3for循环
6.15.4next和exit
6.16数组
6.17川户自定义函式
6.18儿个实例
第7章 Perl语言编程
7.1什幺是Perl
7.2Perl的现状
7.3初试P erl
7.4Perl变数
7.4.1标量
7.4.2数组
7.4.3相关数组
7.5档案句柄和档案操作
7.6循环结构
7.6.1foreach循环
7.6.2判断运算
7.6.3for循环
7.6.4 while和until循环
7.7条件结构
7.8字元匹配
7.9替换和翻译
7.9.1替换
7.9.2翻译
7.10 子过程
7.10.1子过程的定义
7.10.2参数
7.10.3返回值
7.11 Perl程式的完整例了
第8章 Linux核心简介
8.1系统初始化
8.2系统运行
8.3核心提供的各种系统调用
8.3.1进程的从本概念和系统
8.3.2创建和撤消进程
8.3.3执九行程式序
第9章 系统进程
9.1什幺是进程
9.2进程的结构
9.3进程调度
9.4进程使用的档案
9.5进程使川的虚拟记忆体
9.6创建进程
9.7进积的时间和计时器
9.7.1实时时钟
9.7.2虚拟时钟
9.7.3形象时钟
9.8程式的执行
9.8.1ELF档案
9.8.2脚本档案
第10章 记忆体管理
10.1记忆体管理的作用
10.2虚拟记忆体的抽象模型
10.3按需装入页面
10.4交换
10.5共享虚拟记忆体
10.6存取控制
10.7高速快取
10.7.1缓冲区高速快取
10.7.2页面高速快取
10.7.3交换高速快取
10.7.4硬体高速快取
10.8系统页面表
10.9页面的分配和释放
10.9.1页面的分配
10.9.2页面的释放
10.10记忆体映射
10.11请求调页
10.12页面高速快取
10.13核心交换守护进程
第11章 进程间通信
11.1信号机制
11.2管道机制
113SystemVIPC机制
11.3.1信息伫列
11.3.2信号量
11.3.3共享记忆体
第12章 PCI
12.1PCI系统
12.2PCI地址空间
12.3PCI设定头
12.4PCII/O和PCI记忆体地址
12.5PCI-ISA桥
12.6PCI-PCI桥
12.7PCI初始化
12.7.1Linux系统核心有关PCI的
数据结构
12.7.2 PCI设备驱动程式
12.7.3 PCIBIOS函式
12.7.4 PCIFixup
第13章 中断和中断处理
13.1中断
13.2可程式中断控制器
13.3初始化中断处理的数据结构
13.4中断处理
第14章 设备驱动程式
14.1硬体设备的管理
14.2轮询和中断
14.3直接记忆体存取
14.4记忆体
14.5设备驱动程式和核心之间的接日
14.5.1字元设备
14.5.2块设备
14.6 硬碟
14.6.1IDE硬碟
14.6.2初始化IDE硬碟子系统
14.6.3SCSI硬碟
14.6.4初始化SCSI磁碟子系统
14.6.5传递块设备请求
14.7网路设备
14.7.1网路设备档案名称
14.7.2汇流排信息
14.7.3网路接目标记
14.7.4协定信息
14.7.5初始化网路设备
第15章 档案系统
15.1Linux档案系统概述
15.2 ext2档案系统
15.2.1ext2的索引节点
15.2.2ext2超级块
15.2.3ext2数据块组描述符
15.2.4ext2中的目录
15.2.5在ext2档案系统中查找档案
15.2.6改变ext2档案系统中档案
的大小
15.3VFS
15.3.1.VFS超级块
15.3.2 VFS索引节点
15.3.3登记档案系统
15.3.4 挂接档案系统
15.3.5在VFS中查找档案
15.3.6撤消档案系统
15.3.7VFS索引节点快取
15.3.8VFS目录快取
15.4 缓冲区快取
15.5/proc档案系统
第16章 网路系统
16.1TCP/IP网路简介
16.2TCP/IP网路的分层
16.3BSD套接口
16.4INET套接口层
16.4.1创建BSD套接口
16.4.2给INETBSD套接口指定地址
16.4.3在INETBSD套接口上创建连线
16.4.4监听INETBSD套接口
16.4.5接收连线请求
16.5IP层
16.5.1套接口缓冲区
16.5.2接收IP数据包
16.5.3传送IP数据包
16.5.4数据碎片
16.6地址解析协定
第17章 系统核心机制
17.1BottomHalf处理
17.2任务伫列
17.3计时器
17.4等待伫列
17.5信号量
第四篇 Linux系统高级编程
第18章 Linux核心模组编程
18.1 个简单程式HelloWorld
18.2 设备档案
18.3 proc义件系统
18.4 使用/proc输入
18.5 与设备档案通信
18.6 启动参数
18.7 系统调用
18.8 阻塞进程
18.9 替换printk
18.10 调度任务
第19章 有关进程通信的编程
19.1进程间通信简介
19.2半双工UNIX管道
19.2.1基本概念
19.2.2使用C语言创建管道
19.2.3创建管道的简单方法
19.2.4使用管道的自动操作
19.2.5使用半双工管道时的注意事项
19.3命名管道
19.3.1基本概念
19.3.2创建FIFO
19.3.3FIFO操作
19.3.4FIFO的阻塞
19.3.5SIGPIPE信号
19.4 SystemVIPC
19.4.1基本概念
19.4.2讯息伫列基本概念
19.4.3系统调川msgget()
19.4.4系统调川msgsnd()
19.4.5系统调用msgctl()
19.4.6一个msgtool的实例
19.5使用信号量编程
19.5.1基本概念
19.5.2系统调用semget()
19.5.3系统调用semop()
19.5.4系统调用semctl()
19.5.5使用信号量集的实例:semtool
19.6 共享记忆体
19.6.1基本概念
19.6.2 系统内部用户数据结构
shmidds
19.6.3系统调川shmget()
19.6.4 系统调用shmat()
19.6.5系统调川shmctl()
19.6.6系统调用shmdt()
19.6.7使用共享记忆体的实例:shmtool
第20章 高级执行绪编程
20.1执行绪的概念和用途
20.2个简单的例子
20.3执行绪同步
20.4使用信号量协调程式
20.5信号量的实现
20.5.1Semaphore.h
20.5.2Semaphore.c
第21章 Linux系统网路编程
21.1什幺是套接口
21.2两种类型的Internet套接口
21.3网路协定分层
21.4数据结构
21.5IP位址和如何使川IP位址
21.5.1socket()
21.5.2bind()
21.5.3connect()
21.5.4listen()
21.5.5accept()
21.5.6send()和recv()
21.5.7sendto0和recvfrom()
21.5.8close()和shutdown0
21.5.9getpeername()
21.5.10gethostname()
21.6 DNS
21.7客户机/伺服器模式
21.8简单的数据流伺服器程式
21.9简单的数据流客户机程式
21.10数据报套接口
21.11阻塞
第22章 LinuxI/O连线埠编程
22.1如何在C语言下使用I/O连线埠
22.1.1 一般的方法
22.1.2另一个替代方法:/dev/port
22.2 硬体中断与DMA存取
22.3高精确的时间
22.3.1延迟时间
22.3.2时间的量测
22.4 使用共他程式语言
22.5 些有用的I/O 连线埠
22.5.1并行连线埠
22.5.2游戏连线埠
22.5.3串列连线埠
第五篇 Linux系统安全分析
第23章 系统管理员安全
23.1安全管理
23.2超级用户
23.3档案系统安全
23.3.1 Linux档案系统概述
23.3.2设备档案
23.3.3/etc/mknod命令
23.3.4 安全考虑
23.3.5find命令
23.3.6secure程式
23.3.7ncheck命令
23.3.8安装和拆卸档案系统
23.3.9 系统目录和档案
23.4 作为root运行的程式
23.4.1启动系统
23.4.2init进程
23.4.3进入多用户
23.4.4 shutdown命令
23.4.5系统V的cron程式
23.4.6系统V版本2之后的cron程式
23.4.7/etc/profile
23.5/etc/passwd档案
23.5.1口令时效
23.5.2UID和GID
23.6/etc/group档案
23.7增加、删除和移走用户
23.7.1增加用户
23.7.2删除用户
23.7.3将用户移到另 个系统
23.8安全检查
23.8.1记帐
23.8.2共他检查命令
23.8.3安全检查程式的问题
23.8.4 系统泄密后怎幺办
23.9 加限制的环境
23.9.1加限制的外壳
23.9.2 用chroot()限制用户
23.10 小系统安全
23.11 物理安全
23.12 用户意识
23.13 系统管理员意识
23.13.1保持系统管理员个人的
登录安全
23.13.2 保持系统安全
第24章 系统程式设计师安全
24.1系统子程式
24.1.1I/O子程式
24.1.2 进程控制
24.1.3 档案属性
24.1.4 UID和GID的处理
24.2 标準C程式库
24.2.1标準I/O
24.2.2 /etc/passwd的处理
24.2.3/etc/group的处理
24.2.4 加密子程式
24.2.5 运行外壳
24.3编写安全的C程式
24.3.1 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24.3.2 SUID/SGID程式指导準则
24.3.3编译、安装SUID/SGID 程式
的方法
24.4root用户程式的设计
第25章 Linux系统的网路安全
25.1UUCP系统概述
25.1.1UUCP命令
25.1.2 uux命令
25.1.3uucico程式
25.1.4 uuxqt程式
25.2UUCP的安全问题
25.2.1USERFILE档案
25.2.2 L.cmds档案
25.2.3uucp登录
25.2.4 uucp使用的档案和目录
25.3HONEYDANBERUUCP
25.3.1HONEYDANBERUUCP
老UUCP的差别
25.3.2 登录名规则
25.3.3MACHINE规则
25.3.4 组合MACHINE和LOGNAME
规则
25.3.5uucheck命令
25.3.6 网关
25.3.7 登录档案检查
25.4其他网路
25.4.1远程作业登录
25.4.2 NSC网路系统
25.5通信安全
25.5.1物理安全
25.5.2 加密
25.5.3用户身份鉴别
25.6 SUNOS 系统的网路安全
25.6.1确保NFS的安全
25.6.2 NFS安全性方面的缺陷
25.6.3远程过程调用鉴别
25.6.4 Linux鉴别机制
25.6.5DES鉴别系统
25.6.6 公共关键字的编码
25.6.7 网路实体的命名
25.6.8DES鉴别系统的套用
25.6.9 遗留的安全问题
25.6.10 性能
25.6.11 启动和setuid程式引起的问题
25.6.12 小结
第26章 Linux系统的用户安全性
26.1口令安全
26.2档案许可权
26.3目录许可
26.4 umask命令
26.5设定用户ID和同组用户ID许可
26.6cpmvIn和cpio命令
26.7su和newgrp命令
26.7.1su命令
26.7.2newgrp命令
26.8档案加密
26.9 其他安全问题
26.9.1用户的profile档案
26.9.2 ls-a
26.9.3.exrc档案
26.9.4 暂存档案和目录
26.9.5UUCP和其他网路
26.9.6 特洛伊木马
26.9.7 诱骗
26.9.8计算机病毒
26.9.9 要离开自己已登录的终端
26.9.10 智慧型终端
26.9.11 断开与系统的连线
26.9.12 cu命令
26.10 保持帐户安全的要点
第六篇 XWindow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使用
第27章 XWindow系统的基本知识
27.1XWindow系统介绍
27.1.1X的特点
27.1.2 什幺是视窗系统
27.1.3X发展的历史
27.1.4 X的产品
27.1.5 MIT发行的X
27.2 X的从本结构
27.2.1X的从本元素
27.2.2服务程式和客户程式如何
互动通信
27.2.3X的网路概况
27.3 从川户界面的角度概观X
27.3.1管理界面:视窗管理器
27.3.2应用程式界面和工具箱
27.3.3儿他系统角度
27.4 术语和符号
27.4.1术语
27.4.2符号
27.5启动和关闭X
27.5.1启动X
27.5.2执行X程式的方式
27.5.3关闭X
27.6 视窗管理器从础 uwm
27.6.1什幺是视窗管理器
27.6.2 启动uwm
27.6.3从本视窗操作 uwm
的莱单
27.6.4 移动视窗
27.6.5 重定视窗大小
27.6.6 建立新视窗
27.6.7管理萤幕空间
27.6.8中止应用程式视窗
27.6.9 激活uwm选单的其他方式
27.7 使用X的网路设备
27.7.1指定远程终端机―― display
选项
27.7.2实际使用远程的显示器
27.7.3控制存取显示器 xhost
27.8终端机模拟器 详细介绍xterm
27.8.1选择xterm功能 选单与
命令行选项
27.8.2 滚动xterm萤幕
27.8.3记录与终端机的互动过程 写
记录
27.8.4 剪贴文本
27.8.5使川Tektronix模拟功能
27.8.6 使用不同的字型
27.8.7 使川颜色
27.8.8其他xterm选项
27.8.9 设定终端机键盘
第28章 实用程式和工具
28.1实用程式
28.2保存、显示和列印萤幕图像
28.3使川X的应用程式
28.3.1文字编辑器 Xedit
28.3.2邮件信息处理系统 xmh
28.4示例和游戏程式
28.4.1找出通过随机迷宫的
路径 maze
28.4.2担任滑鼠指针的大眼睛
xeyes
28.4.3智慧盘游戏――puzzle
28.4.4 列印一个人X标誌―― xlogo
28.4.5跳动的多面体 ico
28.4.6动态儿何图案 munchcr与
plaid
28.7 显示信息和状态的程式
28.7.1列出X服务程式的特徵――
Xdpyinfo
28.7.2 获取有关视窗的信息
28.7.3观察X的事件――xev
第29章 定製XWindow系统
29.1使用X的字型和颜色
29.1.1字型初步
29.1.2字型命名
29.1.3观察特定字型的内容 ――xfd
29.1.4 保存字型和位置
29.1.5 例子:在你的服务程式中
增加新字型
29.1.6使川X的颜色
29.2 定义和使用图形
29.2.1系统图形程式库
29.2.2互动编辑图形 ――bitmap
29.2.3编辑图形的其他方法
29.2.4 定製根视窗――xsetroot
29.3定义应用程式的预设选项
Resources
29.3.1什幺是资源
29.3.2XToolkit
29.3.3管理资源 资源管理器
29.3.4资源的类型 如何指定值
29.4 实际使用资源
29.4.1在何处保存资源的预设值
29.4.2 在服务程式上保存预设值卜――
xrdb
29.4.3常见的错误和修正
29.5定製键盘和滑鼠
29.5.1实际使用转换
29.5.2转换 格式和规则
29.5.3转换规範中常见的问题
29.6 键盘和滑鼠―― 对应和1参数
29.6.1键盘和滑鼠映射 ――xmodmap
29.6.2键盘和滑鼠参数设定――xset
29.7进一步介绍和定製uwm
29.7.1uwm的新特徵
29.7.2 定製uwm
29.8显示器管理器 ――xdm
29.8.1需要做些什幺
29.8.2xdm
29.8.3xdm的更多信息
29.8.4uwm配置
附录A GCC使用介绍
附录B 安装XWindow视窗系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