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这一活动发展为“北京大学生戏剧节”,进而在上海设立分会场。2004年,“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更名为“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成为一个全国範围内的活动,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的分会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大学生戏剧节
- 最佳编剧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张洋
- 最佳女演员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乐星
- 最佳剧目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
- 分会场:华南地区广州
简介
2004年,“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更名为“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成为一个全国範围内的活动,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的分会场。
发展
对于戏剧的发展来说,大学生戏剧节最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一批戏剧观众。“大戏节”发起人、剧评人水晶曾说:“最好的明证是有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开始有自己的剧社,校园剧社的剧目产量不断提高,来自校园的观众也已成为戏剧观众的主力军”。同时,“大戏节”的低廉票价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了剧院。杨乾武高度评价了这种低票价模式。他指出,现有的高票价模式由于缺乏稳固的观众群,只能以大腕和大规模宣传吸引观众,这种模式最终将形成恶性循环。
获奖名单
2012年第三届获奖名单
优秀服装设计奖:中央民族大学《惊梦》马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赵安琪
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木刺》焦明旭;北京物资学院《灵魂拒葬》穆建荣
优秀编剧奖:首都师範大学《血红的绶带》段忠民;中央财经大学《村官之路》罗仁泽
优秀导演奖:北京吉利大学《窗户上的尸体》吴建;北京工业大学《小小理髮店》姚震
优秀女演员奖:首都师範大学《青春禁忌游戏》王末琪;北京物资学院《七里香》傅熙
优秀男演员奖:中国人民大学《培尔金特》阿迪里;中国戏曲学院《生活在我们的故事里》吴险峰
优秀剧目奖:北京吉利大学《窗户上的尸体》;首都师範大学《血红的绶带》
最佳服装设计奖:北京交通大学《小曾"碳"索记》连乙
最佳舞台美术设计奖:北京吉利大学《窗户上的尸体》孙哲文
最佳编剧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张洋
最佳导演奖:中国人民大学《培尔金特》刘昊、王建华
最佳女演员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乐星
最佳男演员奖:北京吉利大学《窗户上的尸体》廖爽
最佳剧目奖:北京师範大学《最后的小丑》
特殊贡献奖:中央戏剧学院
组织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範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範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吉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