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

2019-12-07 14:18:38 百科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于2012年5月发布,北大夺冠。

该榜单的考察对象範围为部分国家部(院)属高校,目的是为了考察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及结构效益,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科学发展提供依据,为大众理性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校提供参考,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帮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12年中国大学50强
  •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2012年5月
  • 首强:北京大学

评价标準

指标选择

评价体系由核心竞争力指标和社会影响力指标两大部分组成。核心竞争力指标考察高校学科建设及科研能力,体现高校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指标考察社会大众对高校的评价,体现高校社会声誉及影响力。两类指标相结合,组成对高校的综合评价。
核心竞争力指标包括学科建设和科研论文两个一级指标:其中学科建设选取了国家重点学科及教育部全国学科排名两个二级指标,前者代表较高水平学科的广度,后者代表学科的高度;二者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评定,指标具有权威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科研论文指标的选取考虑了理工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差异性,分别选取了各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SCI(Science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SSCI(Social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和CSSCI(Chinese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三个二级指标,考察高校在理工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
为使论文指标更能全面体现大学实力,反映学校学科建设成就,从2010年起引入了SSCI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大学文科国际发文水平。
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高考招生、网路知名度、国际性三个一级指标。其中,高考招生选取各高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为二级指标;高考为我国规模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高等教育招生选拔考试,高考招生能够有效体现以考生及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对大学的评价。网路知名度选取学校知名度及校长知名度两个二级指标,学校知名度体现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及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影响力),校长知名度则体现社会对该校校长的关注度(及一定程度上反映校长社会影响力)。国际性指标为2010年新增指标,选取留学生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反映了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国际教育资源的吸引力。

权重分配

指标类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09年以前权重
2012年权重
核心竞争力指标60%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
30%
30%
全国学科排名
10%
10%
科研论文
SCI论文
10%
10%
SSCI论文

5%
CSSCI论文
10%
5%
社会影响力指标40%
高考招生
高考平均分
30%
30%
网路知名度
学校知名度
7%
3.5%
校长知名度
3%
1.5%
国际性
留学生

5%

数据处理

学科建设

(1) 重点学科
处理方式:规模得分和结构得分相结合,各占50%的权重。规模得分来自于一所学校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结构得分来自于该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与该校博士点总数的比值。
国家重点学科数据来源于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学校博士点数来自各高校网站。
为使不同指标得分具有可比性,所有得分都经过标準化处理,所得最终分也经过标準化处理,以下其他各个指标处理方式相同。
(2) 全国学科排名
处理方式:根据一所学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全国学科排名的表现赋予相应分数。只考虑该校排在全国前一、二、三名学科,分别赋值后进行加总。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9年公布的第二轮全国学科排名结果(2007-2009年)

科研论文

处理方式:规模得分和结构得分相结合,各占50%的权重,SCI、SSCI和CSSCI分别计算。规模得分为一所大学2008-2010年三年间SCI收录论文总数、SSCI收录论文总数和CSSCI收录论文总数的标準化分值加总,结构得分依据该校2008-2010年三年间SCI、SSCI和CSSCI论文总数与该校专任教师数量的比值得出。
SCI收录论文数据来源从2010年起更改为更为权威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SSCI收录论文来源于Web of Science资料库,CSSCI收录论文数据来源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任教师数据来自教育部汇总的相关数据。

高考招生

处理方式:对一所大学在各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分分别进行标準化后,根据各校在各区域招生人数加权平均,分别得出文、理科高考排名。再根据各高校文理科招生人数比例,得出高考招生的综合排名。
高考分数採用的是2010年全国高考招生数据,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授权、《高校招生》杂誌独家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网路知名度

处理方式:以2012年1月5日为观测点,考察各校在网路上的出现频度。2010年起,将“学校网页数量”更改为“学校新闻搜寻量”。
受谷歌退出中国影响,网路知名度数据不再採用谷歌搜寻引擎,百度成为唯一来源。

榜单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总分
核心竞争力得分
社会影响力得分
2011排名
差异
学科建设
科研论文
高考招生
网路知名度
留学生
全国学科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
1
北京大学
98.83
100.00
100.00
100.00
99.33
97.35
83.28
1
0
2
清华大学
95.85
98.77
95.12
91.35
100.00
100.00
83.29
2
0
3
复旦大学
89.77
72.35
94.86
88.66
93.27
77.84
89.40
3
0
4
中国人民大学
86.22
80.25
89.70
78.89
92.53
79.13
75.88
4
0
5
浙江大学
85.01
73.83
81.96
97.09
87.57
71.93
75.17
5
0
6
南京大学
83.82
69.63
85.38
87.19
89.53
66.56
72.43
6
0
7
上海交通大学
82.72
70.37
77.01
87.84
92.72
67.47
76.57
8
1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2.32
67.90
82.82
83.55
92.84
62.18
60.40
7
-1
9
北京师範大学
80.31
70.37
79.89
84.98
83.98
67.97
74.47
9
0
10
南开大学
78.47
66.42
76.64
79.84
86.77
66.52
70.17
10
0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7.72
64.69
85.81
67.70
84.86
62.87
67.33
11
0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77.55
61.98
84.66
73.33
82.95
62.47
65.62
12
0
13
西安交通大学
76.49
69.14
74.90
76.36
84.39
63.05
67.26
13
0
14
武汉大学
76.37
70.12
74.28
77.19
81.39
72.86
71.50
14
0
15
天津大学
75.50
67.65
76.39
71.95
83.89
62.73
62.53
15
0
16
中山大学
75.23
62.72
72.23
79.21
81.99
68.16
68.86
16
0
17
华中科技大学
74.61
62.96
71.73
77.73
80.44
71.67
70.72
17
0
18
厦门大学
74.49
61.73
73.76
73.67
82.47
66.24
68.00
18
0
19
同济大学
73.97
64.69
68.74
68.57
86.86
65.38
76.80
19
0
20
中国农业大学
73.73
77.04
76.42
73.68
73.53
64.74
61.36
20
0
21
四川大学
73.18
63.95
72.71
80.11
74.72
65.87
64.79
21
0
22
东南大学
72.92
64.69
70.92
72.15
80.72
62.86
67.64
22
0
23
中南大学
72.06
66.17
73.95
73.20
73.96
62.49
66.02
23
0
24
华东师範大学
71.79
62.96
68.31
75.24
77.75
64.39
68.15
27
3
25
山东大学
71.58
60.00
67.69
76.14
77.65
65.30
69.57
26
1
26
大连理工大学
71.37
60.99
69.06
74.45
77.95
63.69
61.83
25
-1
27
北京理工大学
71.14
62.47
68.76
66.48
82.21
62.44
63.70
24
-3
28
中央财经大学
70.75
60.49
61.64
67.31
87.33
66.54
64.42
30
2
29
上海财经大学
70.72
60.49
62.88
66.96
85.95
61.74
70.85
31
2
30
吉林大学
70.61
61.23
70.08
73.58
73.19
63.30
72.50
29
-1
31
西北工业大学
70.18
61.73
71.32
67.50
76.51
60.91
62.32
32
1
32
北京科技大学
70.13
66.67
67.96
66.63
77.64
62.24
66.96
28
-4
3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9.65
60.00
60.16
64.53
86.89
61.44
71.18
33
0
34
湖南大学
69.28
60.00
69.73
70.42
73.44
61.86
63.09
34
0
35
北京交通大学
69.28
62.96
66.14
66.09
78.87
61.46
63.83
35
0
36
北京外国语大学
68.80
61.23
60.33
62.03
85.54
61.14
69.05
37
1
37
华南理工大学
68.79
62.96
64.88
69.31
75.80
63.35
65.27
36
-1
3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8.59
60.49
66.42
66.63
76.47
60.87
66.19
40
2
39
北京邮电大学
68.55
60.99
60.82
64.04
83.73
64.04
61.46
42
3
40
重庆大学
68.42
60.00
68.69
67.86
73.05
62.84
63.71
43
3
41
中国政法大学
68.42
61.23
61.48
64.02
81.87
66.30
63.42
39
-2
42
南京理工大学
68.30
62.47
69.95
64.69
73.45
60.54
61.40
44
2
43
华东理工大学
67.99
61.73
64.57
69.77
74.02
61.23
64.47
41
-2
44
电子科技大学
67.83
61.23
67.06
67.38
73.41
61.41
60.46
45
1
45
中国海洋大学
67.78
64.94
66.66
65.95
72.70
61.67
64.20
38
-7
46
上海外国语大学
67.59
60.00
60.16
62.55
81.38
60.73
71.59
46
0
47
西南财经大学
67.47
60.00
64.43
63.48
77.77
61.53
60.76
52
5
48
东北大学
67.27
61.73
68.98
65.61
70.51
60.85
61.73
50
2
49
北京语言大学
67.22
60.00
60.00
61.63
76.14
60.94
100.00
48
-1
50
北京林业大学
67.12
62.96
70.93
62.51
69.76
61.64
60.60
51
1

榜单评析

该榜单发布已有五年历史,北大一直排名第一,排名前十的大学也高度稳定。
但对2008-2012这五年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高招中实行的平行志愿效果日益凸显:排名靠前的高校平均分提高,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缩小;部分有特色、分数排名中段的高校,相较于平行志愿政策前分数波动反而更大;而多数排名靠后的学校平均分差呈现缩小的态势。
北大蝉联 
2008-2012这五年,北大一直排名第一。整体来看,与2011年相比,2012年排在前50名的大学大致稳定。排名前10位的大学中,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次交换,其他8名都保持不变。排名前50的大学中,大部分学校名次波动都在3名之内,下降最多的是中国海洋大学,下降了7位。
对此,课题组成员沈健解释,“我们考查的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因此课题组在衡量一所大学的学科实力时,不仅考查数量性指标,也会考查结构性指标。在衡量大学结构性指标时,我们会考查该校国家重点学科在其博士点学科中的比例,因此博士点的增加意味着其分母的加大,这是今年有些学校位次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华特点
在高招排行榜上,清华位于榜首。文理科分开来看,依旧延续了北大文科分数最高、清华理科分数最高的局面。
从综合得分看,清华、北大两校位于第一军团,综合得分达到98分以上,而接下来,复旦、中科大、上海交大和人大四所学校得分非常接近,都在92-93分。南大、浙大、中央财经等学校位于86-90分的区间。

深度解读

平行志愿影响凸显

沈健介绍,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8个已经在推行平行志愿。
在高招排行榜统计时,人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对2009年开始实施平行志愿政策的河北、吉林等10个省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平行志愿对不同排名段的高校会有不一样影响:排名靠前并具有良好声誉的高校平均分提高,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缩小,比如在2008年吉林省理科招生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平均分差70分,而实行平行志愿后的2009年、2010年,平均分差缩小到30分左右;部分有特色学校且分数排名在中段的高校,如北航等大学,相较于平行志愿政策前分数波动反而更大;大多数排名靠后的学校平均分差呈现缩小的态势。
从地区看,平行志愿也助推了北京、上海高校分数的进一步提高,平均增加了4-10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有“非北京、上海高校不上”的报考理念。
沈健解释,平行志愿使得很多高校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分差缩小。也就是说,报考同一所学校且总分相同的考生可能有几十个之多。这种情况下,学校无法使用传统的总分高低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专业志愿,一般高校都会参考基础课(语、数、外)成绩进行专业意愿分配。因此,平行志愿条件下考生要更加注重对基础课的学习。

校长职业化正在形成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创新性地将“大学校长”的知名度作为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课题组成员李晶介绍,根据调查,新上任校长的平均年龄为52岁,均为男性;从学历来看,2011年新上任的12位校长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3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占新上任校长总数的25%,且12人中大多数都有过海外游学、访学经历。与美国大学校长平均年龄58岁左右相比,我国大学校长年轻化特徵明显。
从新任大学校长的学科领域分布来看,其专业领域以理工科为主,仅有少数校长的专业为经济、管理类学科。有7位新上任校长来自工学学科,占新上任校长的58.3%,比例最高;其次为农学与经济学领域,各有2位,分别占16.7%;管理学领域有一位,占8.3%。
从职业经历来看,2011年新任校长中,有83.3%的校长曾任其他高校的校长、副校长或校党委书记等职务,即绝大部分大学校长来自高等教育内部,这一现象表明大学校长不仅要具有很强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也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既往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已成为大学校长遴选的最重要依据,这说明大学校长的职业化正在形成。

西部高校吸引力增强

排行榜研究还发现,西部地区留学生增长势头迅猛。课题组成员王红丽介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实施,国家教育资源逐渐向西部倾斜,加之西部高校某些特有的专业设定、较低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秀美的自然人文风光等,使西部学校得到更多留学生的青睐,2010年西部留学生(不含短期培训生)环比增长了21%,是东部的2倍,中部的5倍,东西部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大学博士点出现井喷

在研究排行榜时,课题组发现,2011年,大学博士点出现了井喷的现象。据统计,教育部及其他部属81所高校,2011年新增的博士点数量超过了1019个,其中增加最多的大学新增博士点数量达到60个。2008年,这81所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为5790个,2009年增加了91个,2010年增加了68个,2011年增加了205个,2012年新增博士点的数量比过去5年的总和还多。
博士点井喷是好是坏?沈健解释,国家允许大学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许可权内自主设定和调整是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体现,有利于大学根据自身和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博士教育的结构、培养模式。
但是沈健认为,2011年的博士点井喷现象并非是中国大学发展腾飞的标誌,而是教育政策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这样的扩张并不必然能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和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也不可能持久稳定。不注重质量的盲目扩张不但会浪费社会资源造成大量的重複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可能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滑。大学还是应当严格遵循学术规律,根据自身优势,稳步推进学科建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