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境的湘江东岸,南距省会长沙30公里,南距望城区城区10公里。地理上,铜官镇西隔湘江与靖港镇、新康乡相望,北临东城镇,东临茶亭镇,南与书堂山街道接壤;辖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0多个驻镇单位,有“山城”之称。千年窑火不断,开世界釉下多彩先河,为“海上陶瓷之路”重要支点,产品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2007年铜官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录。2012年7月被确定为长沙市小城市建设试点镇以来,按照“小城市 大铜官”的发展方针,围绕“打造铜官陶城,建设中国名镇”的发展目标,拉开建设序幕。
现任镇主要领导简介:
周志国:党委书记,主持镇全面工作
杨 毅: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铜官镇
- 别名:陶都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长沙市
- 电话区号:0731
- 邮政区码:410203
- 地理位置:长沙市望城区
- 面积:29.44平方公里
- 人口:2.6万人(2002年)
- 方言:长沙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长沙铜官窑、湘江长沙航电枢纽
- 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 火车站:长沙站、长沙南站、长沙北站
- 车牌代码:湘A
- 主要公路:岳临高速公路
概况
铜官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沿湘江下游东岸,南距离长沙市城区约30公里,水陆交通方便,为长沙市一个综合性工业集镇,主要工业有陶瓷、建材和机械。地理上,铜官镇西隔湘江与靖港镇、新康乡相望,北临东城镇,东临茶亭镇,南与书堂山街道接壤;辖境面积29.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2002年),其中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口9600人。2007年铜官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录。2012年7月被确定为长沙市五个小城市建设试点镇之一。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2014年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联合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建村[2014]107号);2015年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範名单;国家建制镇示範试点通过省级评审。作为长沙地区唯一候选乡镇上报国家部委。
铜官镇

行政区划
铜官镇下辖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
1、华城村
华城村地处铜官镇北端,毗邻铜官镇政府和长沙电厂,占地面积3.57平方公里,耕地1540亩,辖22个村民小组,511户,1774人,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计生专乾助理、大学生村官及后备干部有8人,现任书记为赖平贵,主任为邓罗辉。设有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9名,区位优势明显,党支部战斗力强,村民自治机制健全。
近年来,华城村村支两委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使全村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湖南省五好党支部”、“湖南省民主法制示範村”、“长沙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沙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範村”、“长沙市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长沙市文明村”、“长沙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村”、“望城县先进党支部”、“望城县和谐村庄”“望城县五好村妇代会”、“望城县学雷锋优秀集体”、“望城县新农村建设先进示範村”等荣誉,赖平贵支部书记荣获“望城区十佳书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影响望城十大杰出人物”。
2、太丰村
太丰村位于铜官镇最南端,南与正在开发的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依,北与铜官老街相连,东靠郭亮纪念园,西临湘江,全村6.06平方公里,2641人,支村两委、后备干部及大学生村官领导队伍总计9人,现任书记为舒云华,主任为谭国良,有14个村民小组、6个党小组。稻田3286亩,旱土400余亩,湖塘600余亩,森林面积1530亩,以水稻种植为主、盛产湖藕,村级主动脉南北走向,沥青路面,全长4.4公里,是长沙铜官窑与铜官老街一条必经之道,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支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村範围内基本实现了水泥路相通,水渠相连,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以来,在面临铜官窑及铜官古街、湘江沿江风光带建设的良好机遇面前,太丰村抢抓机遇,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正在施工建设中的郭亮国小、太丰垸土地整理及时空大道建设、马太路沿线水泥路铺设油砂路和湘江沿江风光带建设,将给我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由农业村向城乡结合新农村示範村的重要转变,多年来,我村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环境卫生工作,狠抓落实,强化管理,设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2012年我村引入格线化管理,以党小组为单位将全村划分为六个片,以党小组长为片长,实现了责任细分,完善了村级规划布局,最佳化了我村行政结构,全村实施党员联户、党小组联党员、支部联党小组的格线化管理模式,以党小组为单位共设立6个格线,每个党员平均联繫村民8户,具体实施法制宣传、纠纷调处、环境卫生、计画生育、结对帮扶、维稳信息报送、创业就业帮扶、民众建议蒐集等各项工作,为推进村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2年6月,我村获“望城区优秀基层党组织红旗奖”。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支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村範围内基本实现了水泥路相通,水渠相连,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以来,在面临铜官窑及铜官古街、湘江沿江风光带建设的良好机遇面前,太丰村抢抓机遇,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正在施工建设中的郭亮国小、太丰垸土地整理及时空大道建设、马太路沿线水泥路铺设油砂路和湘江沿江风光带建设,将给我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由农业村向城乡结合新农村示範村的重要转变,多年来,我村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环境卫生工作,狠抓落实,强化管理,设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2012年我村引入格线化管理,以党小组为单位将全村划分为六个片,以党小组长为片长,实现了责任细分,完善了村级规划布局,最佳化了我村行政结构,全村实施党员联户、党小组联党员、支部联党小组的格线化管理模式,以党小组为单位共设立6个格线,每个党员平均联繫村民8户,具体实施法制宣传、纠纷调处、环境卫生、计画生育、结对帮扶、维稳信息报送、创业就业帮扶、民众建议蒐集等各项工作,为推进村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2年6月,我村获“望城区优秀基层党组织红旗奖”。
3、花实村
花实村地处铜官镇西北,北与东城镇毗邻,南与铜官老集镇相连,西临湘江,东与华城村相通。面积约5平方公里,于2005年因区划调整,由原花果村、石龙村合併而成。花实村下辖27个村民小组,900余村民户,总人口3500余人。全村共有有党员107名,分设党小组7个,支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现任书记为易学文、主任为董威。
花实村原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养殖生猪为主。2003年华电长沙电厂落户花实村以来,改变了我村传统农业地位,我村正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
长沙电厂的落户,带动了我们村的经济发展,加快了我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在我村成立了管委会,在未来几年将引进和落户一批以电厂为中心的循环产业。我村範围已全部进入园区土地规划。规划在我村建设以依託电厂优势资源的精细化工、环保建材、物流运输等产业基地。
我村交通便利,电厂大道连线长湘公路和京珠西线高速,还有宽敞的入园公路、花果路、石龙路、花实路、黄龙路等,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华电长沙电厂、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湖南三环颜料有限公司、望城区第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中石油长沙油库等的相继落户,为我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支村两委将带领全村人民,将抢抓机遇,不断最佳化环境,为园区建设及铜官镇经济发展贡献力量。2012年2月我村获“望城区年度征拆安置工作先进基层组织一等奖”。
4、万星村
万星村地处铜官镇中心。东面为茶亭镇郭亮村,南面为社区,西面为湘江,北面为东城镇泉丰村。村域总占地面积为6.73km2,全村辖25 个组,党小组4个,支村两委、后备干部及大学生村官领导队伍总计8人,现任书记为侯天泽,主任为胡荣贵。全村公路境内总长度28.5公里,道路硬化10.8公里。2008年村内总产值为4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0万元,第三服务业200万元,其它9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08元,从事第一产业人员1500人,第二产业人员0人,第三产业1186人,外出务工434人。
万星企业有迎华砖厂,万星陶瓷厂,岳文生态养殖鸡场,规模养殖猪场2家,红宇生态农庄等。主要经济收入以生态养殖和种殖为主,自2005年合村起,通过7年的努力,我村完成了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生殖健康检测室,会议室,户外活动场所等阵地建设。我村自2005年起,多次荣获“铜官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工作绩效考核二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5、铜官街社区
铜官街社区位于铜官镇西南端,以古老闻名的铜官老街命名,是千年古镇的南大门。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1048户,3084人,有远扬食品有限公司、铜官工商所、铜陶七厂、郭亮国小等四家驻社区单位。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张雅颂,主任为胡旭佳,居民小组12个,党小组 5个,党员53名,志愿者队伍5支。按标準化要求完善了六室二站一校一场一中心的服务阵地及设施配置建设项目,设定党员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计生服务、住房保障服务、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服务、城市管理和爱国卫生服务、综合服务等优质服务视窗。
随着古街旅游资源的大力挖掘,古街的亮化、文化元素的不断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随着铜官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古街重点以陶瓷产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休闲、娱乐以及轻工服装、建材、日杂等发展,大力引进陶瓷艺人、企业家入驻铜官老街返乡创业,目前已进入铜官古街的陶瓷作坊有5家,陶艺吧10家,文化会展中心1家,接待中心2家,陶艺培训中心3家,超市2家,餐饮3家,服装店12家,基本形成集研发、生产、展示、经营、培训、体验于一体的陶瓷艺术市场。
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我社区先后获得了区级和谐社区、区级文明示範街、区级创业富民示範社区、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区级劳动保障优质服务视窗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CCTV1、新浪网、中国网、湖南线上等新闻媒体也相继对铜官古街进行了专题报导。2012年获得“区级文明示範街”、“区级精品示範社区”、“区级人口与计画生育工作先进社区”、“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区级和谐示範社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6、誓港社区
誓港社区位于铜官镇西北角,西临湘江,与靖港古镇隔江相望,北面与万星村交界,南接袁家湖社区,东临高岭社区。辖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数2742人,下设18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绿洲生物製药、地区医院、铜靖渡口所等企事业单位5个。社区支居两委班子成员6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人,35岁以下年青干部4人,现任书记为曾文宪,主任为黄芩。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有会议室、计生服务室、综治调解室、农家书屋、文化室、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
社区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计画生育、重点工程建设、综治维稳、社会求助、环境卫生、文明创建、社区建设等方面为居民民众做好服务工作。近年来,通过支居两委成员及社区民众的一致努力,我们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範社区”、“残疾人工作明星社区”、“农村社区示範点”、“居家养老服务示範点”;区级“五个好社区党支部”、“妇联先进单位”、“和谐社区”等荣誉。
7、高岭社区
高岭社区位于望城区铜官镇,面积1.6平方公里,1289户,3057人,有国家电网铜官供电所、铜官镇派出所、电排站、自来水厂、陶城医院、陶城幼稚园、铜红工艺、湘楚情食品、华科特种材料等九家驻社区单位。社区支居两委成员5名,现任书记邓勇,主任邹红辉,2个党小组,成立了社会救助委员会、计画生育委员会、治安调解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民众工作站、党员服务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纪检小组等各项职能部门,完成了服务大厅、党员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会议室等阵地建设,组织了308人的志愿者队伍。
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优质服务带动社区环境的改变、就业率的提高、治安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近几年,社区先后获得了省级“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民众文化艺术先进团体”、“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範点”、“节能环保社区”;区级“和谐社区”、“计画生育工作先进社区”、“科普示範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优质服务视窗”、“五四红旗团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两型创建示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8、洪家洲社区
洪家洲社区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党建、妇联、精神文明、民政、残联、综治司法、卫生绿化、计画生育、社区服务等都有专人负责,并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
洪家洲社区位于湘江河中,四面环水,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人,辖三个居民小组。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胡辉,主任为彭胜。社区环境绿树成荫,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社区民政工作:低保户188户,残疾人26人。
社区计画生育工作:辖区已婚妇女188人,流出70人,结扎35人,上环120人。
洪家洲社区位于湘江河中,四面环水,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人,辖三个居民小组。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胡辉,主任为彭胜。社区环境绿树成荫,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社区民政工作:低保户188户,残疾人26人。
社区计画生育工作:辖区已婚妇女188人,流出70人,结扎35人,上环120人。
社区设有综治、普法调节宣传员,帮教员。社区于2010年成立了农家书屋,里面包含了各种类别的书籍丰富居民文体生活。社区设有服务站:周义为诊所所长长年免费为社区居民量血压、上门看病,
社区的服务承诺:热情为居民服务,範围内工作及时做,範围外的工作协调做,确保辖区邻里和睦秩序稳定;确保绿化覆盖率达98%;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社区工作原则:以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区”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构建洪家洲社区的和谐与美好。
社区工作原则:以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区”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构建洪家洲社区的和谐与美好。
9、袁家湖社区
袁家湖社区位于湘江之滨,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590户,3780人,30个企事业单位。社区支居两委成员6名,现任书记为谈春华,主任为刘赛兰,社区设有3个党小组、27个居民小组,是古镇经济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段。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社区现建有政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室、劳动保障站、残疾人康复室、民众工作站、综治工作站、计生服务站、生殖健康检查室、人口学校、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室、文娱健身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创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便利,人际关係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为目标,获得了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先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市残疾人三星级明星社区等荣誉称号,创建了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範点,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
区划调整历史
现铜官镇辖境于1991年由原望城县铜官区铜官镇和铜官乡合併。铜官是一个古镇,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铜官一带就有陶器生产。《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在岳州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铜官窑”(又名“长沙窑”)为唐朝至五代时期的有名古窑之一,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其对釉下彩绘发展直接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铜官”之名的由来:据传三国时期,铜官为吴国和蜀国的分界处,相传吴将程普与蜀将关羽约定互不侵犯,共铸铜棺,故名“铜棺”,由于铜棺不雅,今人改称“铜官”。
铜官于2004年被定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
铜官简介
铜官镇内文物古蹟众多,历史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镇聚陶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酝酿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铜官文化。她是湖湘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亟待继承并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 发展形势喜人。陶瓷产业为铜官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沙电厂的落户为古镇增添了新风采,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落户为铜官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为铜官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铜官经济正蓄势待发,展翅腾飞!
铜官镇

随着“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河东经济区成为全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开发区。铜官镇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华电长沙电厂和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落户为契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历史文化
铜官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在当时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千年窑火一直未断,陶瓷技艺被传承并发扬光大。
铜官镇

同时,铜官镇作为千年古镇,区域内明清时期建筑有30余栋,保存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0%。古遗址随处可见,有吴楚桥、泗州寺、云母寺、守风亭、东山寺、王爷庙、庆云宫等众多遗址。铜官也是革命老区,曾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工委、湘江特委的驻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人物如郭亮、李灿英、谢介眉、文淑益等。
铜官老街

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古镇陶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铜官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开展了文物普查。三是进行了大规模宣传。四是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铜官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五是积极申报,成果丰硕。1988年,长沙铜官窑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清代义兴窑被确定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陶瓷技艺被列入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官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六是邀请专家考察。邀请湖南考古界前辈、专家、长沙铜官窑研究会名誉会长周世荣先生等专家学者来铜官进行实地考察,确认范家窑、义兴窑为唐代古窑。七是建立制度,加强保护。根据规划要求,编制了保护陶瓷文化的相关办法,建立保护责任制。八是加大资金投入,按规划要求分步建设。已投入资金600万,正在对铜官古街路面进行改造。
2012年6月5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与谭家坡龙窑遗蹟馆成为铜官古镇展示千年陶瓷文化的标誌性形象视窗,成为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中外游客陶艺体验的指定内容,这里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手,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携夫人先后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陶瓷历史,领略璀璨千年的长沙窑陶瓷文化。
自开园后, 由“长沙窑复兴计画”发起机构,长沙窑陶瓷技艺传承者与创新者——长沙府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共接待了约10万余人次的游客、国内外陶艺名家、外国友人等前来参观体验,成为到铜官旅游、陶艺DIY、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及大学生艺术实训基地,引起多家媒体报导。

千年古镇
古老的铜官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 从铜官誓港至石渚湖畔,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已形成唐代古窑遗址几十处,现保存完好或留有遗址的古窑主要有:长沙铜官窑(1961年7月划入书堂乡,今属丁字镇),范家窑,窑头沖窑,花果窑,外兴窑、贡兴窑,义兴窑、仁兴窑,它们都有几百年到一千多年的历史。陶瓷考古专家周世荣老先生来铜官镇考察,在作考察总结时说:“从铜官范家窑发掘的青釉碗器的饼形足分析,该窑要比长沙铜官窑更远久,特别是蔡家段外兴窑,能从唐代一直在烧制陶器,实属世界之罕见”。春秋时期,誓港的吴楚桥为吴、楚两国分界处,现在桥的遗址上仍勘有清光绪年间重修吴楚桥时的功德碑。铜官老街在唐代已基本形成,街上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街面铺麻石,有各种老字号商铺和手工作坊一百多家,现老街仍在,街市更繁荣。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铜官老街南端建彤关寺,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东山寺,建有石木结构戏楼,规模宏伟,工艺精緻。誓港泗洲寺是世代陶工祭祀陶始祖舜帝的地方,每年六月初六,各窑代表齐来祭拜,并游行、唱戏,热闹非常。杜甫守风亭是铜官镇最有名的建筑,为双层砖木结构亭阁,採用木雕和陶瓷浮雕技术装饰,有人物山水,龙凤鸟兽,给人以艺术享受。刘家大屋坐落在袁家湖,毛泽东1923年来铜官考察工人运动时,在该屋住过两晚,是望城县毛泽东唯一住过的地方。铜官地下水源丰富,古井较多,四季不盈不竭,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现保存较好的有沙湾古井、六家沖古井、杜家沖古井。这三口古井水质清澈见底,清凉甜美,长年累月不倦地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千家万户,被民众誉称铜官的“白沙井”。同时,铜官镇还有不少的民间古建筑、民间传说、传奇故事、民风民俗、山歌小调、诗词对联等。
铜官镇

历史
的铜官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1923年1月,毛泽东在郭亮的陪同下来铜官考察工人运动,经毛泽东批准,成立了铜官陶业工会。1923年夏,建立了中共铜官陶业工人党支部,是全省最早建立的基层党组织,从此掀开了铜官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篇章。1930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迁到铜官,同年冬,中共南安县委、湘阴县委联络处也搬到了铜官,铜官成为了当时全省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和红色摇篮。1935年5月,经湘鄂赣省委批准,在铜官成立了中共湘江特委,领导长沙、益阳、湘阴等地的革命工作。1944年,八路军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转战千里,于1945年7月24日到达铜官,当夜,部队登舟经洪家洲过湘江,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武装阻击。支队前卫队奉命还击,将其击退,部队顺利渡过湘江,继续南下。铜官还培育了郭亮、文淑益、袁仲贤、谭希林、李灿英、杨东贵、谢介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郭亮烈士陵园、郭亮烈士纪念亭已经成为红色旅游胜地。
繁华的铜官是一块盛产陶瓷的沃土
陶瓷是水的韵律,土的语言,火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铜官镇十里陶城,依山傍水,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房屋琉璃瓦盖,烟囱高低错落,生产机器日夜轰鸣,陶瓷产品五颜六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陶都风情。据宋《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指的是舜帝曾在湘江河畔组织製作陶器。铜官陶业工人仍尊舜帝为祖师。又《水经注》载:“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指的是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制陶产业。进入民国时期之后,因军阀混战,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铜官陶瓷生产下降,陶业工人生活贫苦,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以后,铜官陶瓷业经过手工业合作化,由个体走向集体。1987年,成立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有职工6200余人。主要产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艺术陶瓷和炻瓷五大类17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铜官陶瓷产值过亿元。
现代
的铜官是一座充满希望的都市
铜官立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主攻工业强镇、商业活镇、农业稳镇三个重点,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财源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大步跨越。2005年,建成区面积年增长0.1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年增加1200人,城镇化水平62.3%,小城镇建设总投入年增长20%,镇区绿化覆盖率8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85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3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0%,公共安全指数90%,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1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0.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5㎡/人,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沖水型公厕密度每平方公里5座,清洁能源普及率60%,“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关停率100%,规模化畜禽养场粪便综合利用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0%。2006年铜官镇纳入望城县十一五规划核心规划建设区域,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铜官镇、铜官窑和黑麋峰的保护性开发,实现河东崛起的决定》。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决定精神,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工作机构。二是抽调专人组建办公室,开展了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专门档案。三是制定了保护管理办法,对重点文物进行挂牌保护。四是开展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广大民众参与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五是做好了总体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湖南省长沙市铜官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中期方案已完成评审,三月底完成终审。总之,经过努力,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已得到了实质性进展,为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进一步加大铜官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将铜官镇建设成为全国陶瓷工业基地,长沙地区重要能源基地,长沙市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陶瓷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基地和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使铜官镇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耀眼的闪烁在望城的湘江之畔。
人文
的铜官是一方英才辈出的福地
铜官古时即为临湘县属地。两千多年来,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钟情于铜官,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唐代的杜甫、李群玉、僧护国,明代的詹士懿、王夫之,清代的易宗瀛、唐仲冕、贺熙龄、吴敏树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最着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出蜀,逆湘水、去耒阳,阻于大风,泊舟铜官,写下《铜官渚守风》一诗。铜官人为纪念杜甫,在铜官街湘江河畔建有杜甫守风亭。铜官深厚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英才辈出。大革命时期有郭亮、文淑益、杨春林等同志,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周庆云、周汉清、朱绍箕等同志回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赴朝参战,牺牲在异国他乡,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张淳在参加贵州剿匪时,被土匪杀害。“泥人刘”刘子振,民间艺人周和生,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雍起林、刘锡武,陶瓷造型、模具大师冯炳坤,“泥人刘”传人刘昆庭,铜官窑传人胡武强,他们是铜官陶瓷艺术的精英,也是铜官人民的骄傲。
工业发展
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是依据《长株潭三市环境同治规划》、《长沙市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存贮及交易场所布局专项规划》,总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道路、给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热力、网路、绿化、防洪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还包括对外交通干道、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水厂,总投资约12亿元。 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严格準入条件,严格环境保护”的项目準入机制,围绕电力、化工、建材、仓储物流四大产业的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和循环型要求作为项目的準入条件,将工业基地建设成科技环保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一流专业产业基地。
铜官镇

现入园意向较强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三环颜料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铜官投资6-8亿元,建设兰-郑-长管道长沙配套油库项目,其年销售量为25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长沙市油品供应紧张局面,促进铜官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力解决当地人员的就业。
城镇建设
为配合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铜官镇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动新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拆迁户提供宜居家园。按聚居6万人的要求,在2005-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铜官镇编制了新农村建设示範住宅区、滨江房地产开发区,新镇商居区、行政办公区、陶城临江时代广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新镇规划面积达到1.75平方公里。各项基础设施正在稳步推进:完成征拆及平整场地420亩。完成入园主干道、城中路、万科路(电厂至新老集镇)路网建设以及新镇内部一纵三横两公里长的路基工程;完成房屋基础建设及水管网铺设;规划建设八台水平压缩式垃圾池和一座垃圾中转站,现已建成三座水平压缩式垃圾池,年底将全面完成其他设备建设。 铜官镇党委、政府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新镇打造成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承接基地,人流、物流的中转基地,老百姓居家兴业的创业基地!
铜官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