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爷庙边防检查站(以下简称老爷庙边检站)组建于1992年2月,1996年4月改编为正团级建制,隶属于武警新疆边防总队。2005年,根据中蒙两国协定,每年双月的10日至30日为老爷庙口岸开关期。2010年,为配合中国进口蒙古国铁矿砂的口岸通关需求,开关时间每关顺延7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老爷庙边防检查站
- 组建时间:1992年2月
- 级别:正团级建制
- 上级单位:武警新疆边防总队
边防检查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围绕口岸安全畅通,加强部队执法质量和官兵业务技能提高,创建爱民固边模範口岸,完成以边检服务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一、严格管控,口岸安全畅通。以严防打砸抢烧犯罪分子外逃和境外恐怖势力入境伺机实施破坏为重点,通过“三抓三突破”,着力提高口岸管控能力。开关期间,针对打击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的重点对象、重点部位,前哨、联检厅各级带班领导靠前指挥,严格执行各项勤务规章和操作流程,对所有入出境车辆实施全程监护,採取定人、定时、定车的方法对出入境车辆、人员及行李物品进行100%检查。并指定2名业务骨干负责前台录入资料的複查、比对工作,勤务参谋坚持每天不少于两次的出入境数据匹配工作,确保护照证件资料录入100%準确,坚决防止武器弹药、违禁物品和非法出版物偷运出入境。
二、强化监督,管理模式有新突破。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推行“电子哨兵”、“电子指挥”、“视频巡查”三项制度,加强勤务运行管理。利用现场高清摄像头对人员验放、车辆监管、上下人员等动态情况进行实时定点监控,实现对口岸限定区域、执勤点、人员通道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控;每天定时、分区对执勤情况进行监控,实时掌握口岸限定区域的车辆、人员动态和勤务情况;执勤现场三级带班领导对执勤区域动态信息进行汇集研判,及时作出决策部署,提高执勤现场管控能力。
三、改善服务,边检形象有新提高。通过召开口岸协调会、涉外企业座谈会,开展“金点子”徵集活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走访、宣传力度,徵求联检单位、出入境公司和旅客的意见建议,从岗位流程、勤务组织、硬体标準、服务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行为、承诺、监督等定式标準,推出“数字式”批量入出境矿石车快速通关服务工作法、“秒突破工作法”等特色服务,有效应对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局面。全年共收到涉外公司及出入境旅客送来的锦旗8面、感谢信5封。12月,口岸发生特大风雪灾害,执勤官兵成功解救66名被困民众和37辆遇险车辆,受到中央、自治区及驻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好评。
四、强化练兵,检查员服务定式养成良好。建立“日学、周考、月评、季赛”的常态练兵机制,製作《业务岗位技能练兵手册》、《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应知应会题库》等业务练兵彙编手册,採取学习培训、观摩表演、经验交流、比武竞赛、测试考核、典型引路、奖惩激励等方法,先后举办边检业务、执法办案、信息化套用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全站28名干部分别取得一、二级检查员资格。
五、规範执法,执法质量更加规範。2010年年初,按照“谁执法、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军政主官与各科(室)队签订执法责任状,制定落实《公安边防部队执法规範化建设三年规划(2010~2012年)》19条工作措施,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改活动,举办梅沙系统使用与维护和执法办案培训班,保证执勤执法工作规範化、制度化、程式化。注重发挥护边员、义务协管员的作用,开展专项培训2次,不断提高护边员综合素质。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共检查出入境人员?12 280?人次、车辆?10 898?辆次,检查监护进出口货物?307 034?吨。与上年相比,人员、车辆、货物分别增长124%、132%和352%。查获40吨价值120万元的走私冻肉案1起2人次,孔道私自装卸货物案1起1人次,企图偷越国(边)境案1起1人次,反动宣传品3份,淫秽书籍1本,淫秽视频2起共36段。
班子和队伍建设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党委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举办支部书记(委员)培训班,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调整配强支部班子,大胆培养任用年轻干部、入警大学生干部和女干部,3名入警大学生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其中1名女干部走上基层主官岗位。对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官兵及时奖励,激发乾部队伍活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确保队伍纯洁稳定,整合纪检、保卫、督察、审计等力量,部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和集中警示教育等活动,开展学习讨论、参观哈密劳教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警示教育片;落实预防犯罪工作分析制度,坚持纪检、督察人员全程参与执勤执法监督和日常工作督导,直接参与工程招投标和建设质量监督,有效预防和杜绝职务犯罪。
部队管理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党委将部队内部高度稳定和边境口岸高效畅通作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重点。一是做好敏感节点反恐防袭工作,参与地区各项安全保卫任务,“七五”和自治区第七届民运会召开期间,先后出动警力300余人次,配合公安机关执行市区街面设卡巡逻和民运会安保任务。二是突出做好重点人员、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管控。坚持部队形势分析会、安全风险评估会和安全检查制度,杜绝各类事故隐患的发生;开展“条令学习月”和“学习新条令”活动,完成士官选改和老兵退伍工作。三是加强处突演练,提高应急快反能力。针对口岸开关、人员高度分散、警力严重不足的实际,制定站机关和口岸营区警卫方案和处突预案,与相关单位分别建立站机关、口岸、前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参加由地区政法委组织的哈密地区军警民联合反恐处突演练;组织基层官兵开展为期20天的警务实战技能培训;自创防暴钢叉训练方法,编写的《防暴钢叉擒敌教案》,得到总队推广运用。四是进一步加强机要通信保密工作,加大信息化套用培训力度。对软体一体化18个套用模组进行专项培训;一体化平台全面套用推广,录入基础信息数据1 252条;逐级签订保密安全责任状,开展安全保密教育,不定期开展安全保密检查,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安全。
政治工作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邀请哈密地委党校教授来站做专题辅导,为每名党员量身购置学习用书。站党委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看谁的责任意识强,比谁的奉献精神佳”活动,在执勤现场开展“争当党员先锋模範岗”活动。成立双语学习培训小组,建立学习、培训、考核机制。开展以主题教育为主的各项教育活动,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大力弘扬海地维和精神,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方案,邀请哈密边防支队第七支海地维和防暴队队员、二等功臣张德巧来站为官兵进行主题教育授课。编写的《崇尚荣誉》主题教育授课教案在全区部队使用。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与“学双红,弘扬核心价值观”、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官兵参观博物馆、回王府、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等驻地景点。
双拥共建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不断拓展拥政爱民和从优待警内涵,广泛开展向困难党员、转复干部、驻地困难儿童及3家帮扶对子维吾尔族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共走访慰问3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1万余元。投身驻地生态家园建设,义务植树2 000余株。出动警力20余人次,为共建单位义务军训1 000余人。协调地区相关部门解决2名干部家属的工作调动问题。出资8 000余元,为一线执勤官兵宿舍配备空调扇,为厨房购置冷风机。改革口岸、前哨执勤官兵在岗补助制度,鼓励官兵上口岸、到一线。
后勤建设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推行预算方案集中审议、项目排序和消耗性支出统一研究,实行财务执行情况月分析、季通报制度,落实预算执行和经费管理评价标準,全年预算执行率90%以上。对营产营具全部实行二维条形码管理,防止资产流失问题。开展治理“小金库”回头看、财务自查自纠和票据自查专项工作,突出对预算外收入的自查清理,加强对财务执行情况、一伙食账目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确保财务运行规範。完善经费物资、武器装备、车辆运输、卫生防疫等各项保障应急预案,强化全员式战地救护常识的培训和演练,有效提升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能力。对口岸用水、取暖等设施进行改造,对前哨班太阳能进行增容,彻底解决多年来困扰一线执勤官兵的生活难题。投资10余万元,对站机关营房和屋面防水进行维修,对部分办公室进行改造,为一线执勤官兵宿舍配备空调扇。投资?35 000?余元建成绿色警营网咖、游艺室、健身房等文化娱乐场所。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加强给养供给,种植各种新鲜蔬菜,做好冬储冬备,腌製各类小菜10余种,改善一站三地一伙食质量。重视营区绿化美化和卫生防疫工作,投入5千余元对官兵进行体检。
荣誉
2010年,老爷庙边检站被评为2009年度哈密地区政法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被哈密地委、行署评为2009年度驻哈先进单位。被地区口岸委评为2010年度口岸工作先进单位。执勤业务科被新疆边防总队评为基层先进单位和执法示範单位,监护中队团支部被新疆边防总队评为先进团支部;1个党支部和1名干部被新疆边防总队评为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站长高忠、政治委员王汉利被哈密地委评为2010年优秀县(处)级领导干部。副政委冶建军被总队评为优秀团职干部,副站长张维国被评为哈密地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3名官兵被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评为口岸工作先进个人。综合办公室参谋丁勇日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全国岗位技能练兵先进个人,执勤业务科检查员孙斌被新疆边防总队评为执法标兵和标兵干部,刘小宁等32名官兵分别荣立三等功或被评为“优秀官兵”。1名干部在参加地区政法系统组织的“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