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9-11-12 03:12:43 百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是安徽省属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示範性高职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由原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等6所学校合併组建而成。2009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共有龙蟠校区、清流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4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共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3140人,教职工673人;共有9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50个。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安徽省
  • 学校官网:http://www.czc.net.cn
  • 中文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外文名: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简称:滁州职院
  • 创办时间:2002年7月
  • 类别:公立高校
  • 类型:综合
  • 属性:省属普通专科高校
    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
    安徽省示範性高职院校(2010年)
    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5年)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李柱樑
    校长:许雪峰
  • 高职专业:50个
  • 院系设定: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汽车工程系等
  • 校训:修能致用、笃学致远
  • 校歌:《江山代有才人出》
  • 校庆日:6月18日
  •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丰乐大道2188号(龙蟠校区)
    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西路175号(清流校区)
  • 院校代码:13059
  • 主要奖项: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安徽省“双师素质”软体类师资培训基地
    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安徽省创新创业示範校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 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
1979年,滁县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创建。
1992年,滁县地区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滁州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
1998年,滁州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更名为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
  • 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
1992年,滁县地区财税干部学校更名为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
  • 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
1992年,滁县地区供销干部学校更名为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
2000年,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合併组建滁州财贸学校。
  • 滁州市技工学校
1981年,滁县地区技工学校创建。
1992年,滁县地区技工学校更名为滁州市技工学校。
  • 滁州建筑工程学校
1985年,滁县行署建筑中专班创建。
1988年,滁县行署建筑中专班更名为滁州建筑工程学校。

合併发展

2000年6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等6所学校合併筹建。
2002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
2009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2010年11月,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安徽省示範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3年7月,学院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
2015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安徽省示範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被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2016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画中的“优质专科学校”建设项目。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共有教学系部9个,开设高职专业50个。
教学院系专业
经济贸易系
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空中乘务、投资与理财、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保险、市场行销、旅游管理、商务英语
机电工程系
光伏发电技术与套用、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土木工程系
安全技术与管理、市政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监理、道路桥樑工程技术、物业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食品与环境工程系
园林工程技术、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套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
传媒工程系
服装与服饰设计、传播与策划、动漫製作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信息工程系
虚拟现实套用技术、无人机套用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移动互联套用技术、物联网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套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
汽车工程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製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汽车行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製造、模具设计与製造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共有教职工663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13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坛新秀13名,有34名教师入选安徽省“振兴计画”培养。
省级教学名师:贾会星、朱永祥、张信群、翁嘉晨、梁建军
省级优秀教师:卜锡滨等
省级教坛新秀:王磊、涂清芳、谭志银、陈燕、肖陆飞等
省级专业带头人:张延义、翁嘉晨、张信群、朱永祥、梁建军、廖玉松、肖陆飞等
省级教学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园林花卉生产与套用教学团队、模具设计与製造教学团队、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团队、软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共有中央财政扶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95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96个。
截至2018年9月,学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2门。
中央财政扶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模具设计与製造等
省级特色专业:工程监理、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製造、计算机套用技术、汽车行销与服务、艺术设计、园林技术等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市场行销、物联网套用技术、套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
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製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型课程:《可程式序控制器》《coreldraw平面设计与製作》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资料库套用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C语言程式设计智慧课堂试点、PCB设计与製作智慧课堂试点

学校荣誉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曾先后两次(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2012年,连续八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学院教师出版专着9部,发表论文千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课题3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
2016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80篇,获得专利119项,出版专着5部。
2017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95篇,其中10篇发表于一类期刊,6篇发表于二类期刊。
2018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61篇,获得专利209项,出版专着8部,横向课题18个。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已加入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并开通了中国知网、博看有声资料库和e博线上等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总量11000GB。
  • 学术期刊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覆,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暂为季刊,每年3、6、9、12月底出刊。办刊宗旨为刊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学报栏目包括高职教育研究(重点);中职教育研究(重点);思想政治研究;专业研究与技术实践;教学与教法;财经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等。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 校训
修能致用、笃学致远
校训释义为修习技能,达成套用;专心力学,达及久远。
  • 三风
校风:读书为本,致能为魂。
教风:爱生如子,敬业如天。
学风:学思相资,知行相须。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採用机械齿轮、麦穗、基因链和乾坤图等设计元素。标準色採用群青蓝,字型採用启功体。
校徽校徽
寓意为:机械齿轮表示学院是一个工科为主的职业学院;麦穗代表辛勤耕耘;基因链寓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乾坤图代表天地人和、人杰地灵。

现任领导

职务名录
党委书记
李柱樑
党委副书记、院长
许雪峰
党委副书记
刘树俭
党委委员、副院长
江洁、汪上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杨华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