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赵纯(吉林大学教授)

2019-07-16 04:13:59 百科

赵纯(吉林大学教授)

赵纯,1966年5月出生于中国,汉族,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 。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赵 纯
  • 出生日期:1966.5
  •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化学系
  • 主要成就:教授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84.9-1988.9 吉林大学化学系 本科;
1988.7-1991.7吉林大学化学系 硕士;
1991.9-1994.7吉林大学化学系 博士;
1993.7-1996.7留校在吉林大学电子系工作 助教;
1996.8-1998.8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工作 讲师;
1998.9-2001.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
2001.9-2003.1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2003.12- 至今 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由导电聚合物和无机纳米颗粒製备複合薄膜,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将其製备成感测器,利用动态振动光谱等手段研究其性能,然后有选择性的製备出各方面性能较好的器件製成小型检测仪器。

主要贡献

1.导电聚合物—无机氧化物纳米複合物薄膜的製备与性能研究。採用原位聚合法将导电聚合物与ZrO2,SnO2,TiO2,Fe3O4 等氧化物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是几种均匀複合,製成薄膜,製得的薄膜稳定性较好,製备方法简单,薄膜的厚度和纳米颗粒的尺寸可以控制。
2.複合物薄膜感测器的红外、拉曼光谱动态研究。通过动态检测薄膜感测器在通有不同条件下振动光谱的变化,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条件对複合物薄膜本身结构变化影响的机理,找出具有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选择性较好的複合物薄膜作为感测器材料,并确定该感测器的最佳工作条件。
3.微型仪器的研发。根据对材料机理的研究,选择针对不同气体检测适合的纳米薄膜和最优的感测器工作条件,製得和小型仪器配套的感测器,进一步製成小型检测仪器。现取得的主要成果有:用于蛋白检测分析的小型乳品蛋白分析仪,用于汽车尾气检测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用于氨气检测的小型氨气分析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