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天镇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

2019-07-10 00:30:21 百科

天镇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

《天镇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是天镇县人民政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树立并贯彻中央“五个发展”新理念而制定的工作计画,包括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四部分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天镇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
  • 发布单位:天镇县政府
  • 所属地区:天镇县

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树立并贯彻中央“五个发展”新理念,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把是否提升人民民众幸福感作为衡量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标準,不断满足人民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丰富人民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工作任务

努力创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大格局,不断完善我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一)推进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力求活动多元化,持续引导人民民众积极参与。发挥政府部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示範引领作用。积极举办各项体育比赛,提升我县民众体育影响力。以“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为主题,深入开展“常规性、季节性、业余性”全民健身活动。鼓励引导体育活动和健身赛事的广泛开展。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支持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推广脚踏车、网球、游泳、冰雪、电子竞技等走在时尚前沿和具有消费特徵的运动项目。继续抓好“体育三下乡”、“体育进社区”、“校园阳光体育”、工前(间)操等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推广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健步行、体育舞蹈、广场舞、毽球、武术、桌球、柔力球、羽毛球、篮球等民众参与性强的体育项目,激发民众参与积极性。推广冰雪运动,因地制宜,举办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冰雪活动和赛事。到2020年,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鍊人数力争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多措并举,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的健身工程。积极推进县城公共体育场建设。完善洋河公园等公共绿地及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均等化发展,实施全民健身“565三级工程”,重点加大社区多功能体育场地、笼式足球、可拆装式游泳池、全民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建设。完成社区建设10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镇社区体育设施总体覆盖率达到60%。积极探索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偿机制,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场地设施公建民营的建设运营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运动场地设施。利用“网际网路+”技术,完善我县公共体育设施电子档案。到2020年,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并力争有所提高。城镇街道、社区、乡(镇)室外健身设施建设覆盖率超过80%。
(三)最佳化社会体育组织体系,创新发展模式,激发民众体育组织活力。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大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的购买比重。加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建设,创新全民健身赛事的组织开展模式,创新体育健身赛事的奖励激励机制,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大力培育基层俱乐部等形式的体育社会组织,鼓励自发性的健身团队和站点依法转化为固定的健身组织。推动全民健身组织“3+x”模式建设,达到有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或全民健身指导站并有专(兼)职体育工作者(体质测定指导员);行政村(社区)普遍有体育健身组织或队伍,并建有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或文体活动点。推动网路等新型草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最佳化、激活和发挥各级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能,到2020年,全县社会体育各级指导员数量达到全县人口总数的1.5‰。
(四)营造健身氛围,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利用网际网路、移动信息网路等宣传平台,加强科学健身知识普及。通过捐赠体育影视、体育文学、开展健身技能展示等方式,宣传体育文化、展示科学健身效果,引导民众形成“爱运动、会健身、勤锻鍊”的生活理念,营造健康文明生活社会氛围。加强和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设,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库。普及《普通人群体育锻鍊标準》,提升全民健身领域的标準化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营造健康文明生活社会氛围,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城乡居民的健康文明生活习惯。扶持体育文艺创作,鼓励推出体育影视、体育文学、健身技能展示等精品工程。
(五)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拓展渠道,推动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努力推进体育交流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影响,推动我县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支持社会各行业开发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探索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育体育旅游精品路线。

保障措施

(一)创新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发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新形势下全民健身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顶层设计,重视科学决策,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多项社会事业的融合发展,总工会、妇联、团委、机关工委部门联动,形成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画、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合力,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不断完善体育活动交流机制,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全民健身多元化信息平台。利用“网际网路+”了解掌握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全方位信息,逐步建立专业、完备、全覆盖的全民健身线上服务平台,及时公开健身场馆、赛事、活动、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等信息。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建设,做好体育场地普查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定期公布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各项指标数据达标情况,推动各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职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民众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服务。
(三)完善全民健身工作组织服务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市场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的关係。扶持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管办分离和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路,提升体育社团组织的社会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站点网路化、规範化建设,构建“行政组织-协会组织-社团组织-民间健身组织”的全民健身组织网路体系,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四)打造体育特色县域名片。依託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地域特色,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可持续性的品牌赛事活动,引导、组织、扶持、推广民众参与度高的健身气功、脚踏车、健步行、广场舞、太极拳、体育舞蹈等健身项目,生态体育、休闲体育成为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的名片,形成全民健身的社会化、生活化,创建体育健身、体育休闲特色县。
(五)探索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整合体育和教育系统资源,促进融合发展。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体育场地建设、体育课程开设、体育教师配备、校园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要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学生体质状况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并量化指标,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一小时体育锻鍊活动。学校每年进行国民体质监测。扶持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学校每年定期组织青少年体育活动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组织实施

(一)加强体育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範各部门职责,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民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权益。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民健身工作领导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成员单位作用。工青妇和各社会团体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採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实施计画。
(三)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评价机制。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到各级各部门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通过完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多渠道对参与全民健身的激励方式,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实施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本实施计画在天镇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县文化局会同有关部门、民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动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并会同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组织实施。
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督查、对完成本级实施计画的推进情况和重点任务各项指标数据的达标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对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资金保障和绩效情况、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达标情况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等实施效果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在2020年对《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

名词解释

“体育三下乡”:是指以体育健身设施下乡、体育健身指导下乡和体育科普知识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活动。体育设施下乡主要是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捐赠健身器材给农村农民的捐赠仪式活动;体育健身指导下乡主要包括全民健身精品展示、民众喜闻乐见的特色体育活动、健康谘询、体质测试等服务活动;体育科普知识下乡指宣传体育法律法规、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健身知识等宣传服务活动。
全民健身组织“3+x”模式:“3”是指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分别建有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x”是指单项目体育协会或其他人群协会。
“565三级工程”:县级“5个一”工程:建有一个标準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休闲基地)、一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乡级“6个一”工程:建有一个健身组织网路(文体站、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一个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多功能活动室或多功能运动场)、一批晨(晚)练点、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个特色体育项目、一个国民体质监测站。村级“5个一”工程:建有一个健身组织网路(体育队伍、体育俱乐部)、一个适合农村(社区)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一个传授体育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一个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一套体育活动和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