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颁发至今的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Online Awards,简称:NYFCO)由27家影评网站和2家平面媒体的影评人把关,于每年12月授奖,被视作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但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总体偏好与奥斯卡不完全一致,曾将奖项颁给《迷失东京》等相对冷门的作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外文名:New York Film Critics Online Awards
- 简称:NYFCO
- 创办时间:2003年
基本简介
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由27家影评网站和2家平面媒体的影评人组成,从2003年颁发至今的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总体偏好与奥斯卡并不一致,他们曾把该奖颁给了《鱿鱼和鲸》、《杯酒人生》、《迷失东京》等相对较冷的佳作。
历届回顾
历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回顾 | ||
---|---|---|
第1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2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3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4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5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6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7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8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9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0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1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2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3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4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5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6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7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8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第19届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
获奖名单
2006年第07届
最佳影片:《女王》
最佳导演:史蒂芬·弗雷斯《女王》
最佳男主角:弗雷斯特·惠特克《末代独裁》
最佳女主角:海伦·米伦《女王》
最佳男配角:麦可·西恩《女王》
最佳女配角:珍妮佛·哈德逊《追梦女郎》、凯萨琳·奥哈拉《供您决定》
最佳编剧:皮特·摩根《女王》
最佳群像演技:《阳光小美女》
最佳外语片:《潘神的迷宫》墨西哥
最佳卡通片:《欢乐大脚》
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最佳摄影:《魔术师》
最佳配乐:《魔术师》
最佳新人导演:乔纳森·戴顿等《阳光小美女》
最佳突破表演:珍妮佛·哈德逊《追梦女郎》
人道主义精神奖:《水》
2007年第08届
最佳影片/Top 11
★《未血绸缪》
★《潜水钟与蝴蝶》
《赎罪》
《在恶魔知道你死前》
《穿越大吉岭》
《自由驰骋》
《朱诺》
《麦可·克雷顿》
《老无所依》
《我在伊朗长大》
《理髮师陶德》
最佳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未血绸缪》
最佳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未血绸缪》
最佳女主角: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最佳男配角:哈维尔·巴尔顿《老无所依》
最佳女配角:凯特·布兰切特《自由驰骋》
最佳新人导演:萨拉·波莉《柳暗花明》
最佳突破表演:艾伦·佩吉《朱诺》
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德国、《我在伊朗长大》法国
最佳卡通片:《我在伊朗长大》
最佳纪录片:《神经病》
最佳群像演技:《在恶魔知道你死前》
最佳编剧:《穿越大吉岭》
最佳摄影:《未血绸缪》
最佳配乐:《未血绸缪》
2008年第09届
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导演:丹尼·博伊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男主角:西恩·潘《米尔克》
最佳女主角:莎莉·霍金斯《无忧无虑》
最佳男配角:希斯·莱杰《黑暗骑士》
最佳女配角:佩妮洛普·克鲁兹《午夜巴塞隆纳》
最佳摄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剧本:《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纪录片:《走钢丝的人》
最佳卡通片:《机器人总动员》
最佳配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突破表演:莎莉·霍金斯《无忧无虑》
最佳处女作导演:马丁·麦克道纳格《杀手没有假期》
最佳群戏:《米尔克》
年度十佳影片:
《切·格瓦拉》
《圣诞故事》
《班杰明·巴顿奇事》
《黑暗骑士》
《无忧无虑》
《米尔克》
《蕾切尔的婚礼》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机器人总动员》
《摔角王》
2009年第10届
最佳影片/Next 9(排名不分先后,按字母顺序)
《阿凡达》
《冒险乐园》
《神奇老狐狸》
《拆弹部队》
《无良杂牌军》
《信使》
《遗失的美好》
《较真的人》
《两个情人》
《飞屋环游记》
《八字没一撇》
最佳群像演技:《灵通人士》
最佳导演:凯萨琳·毕格罗《拆弹部队》
最佳男主角:杰夫·布里吉斯《狂野的心》
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与朱丽叶》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瓦尔茨《无良杂牌军》
最佳女配角:莫妮克《遗失的美好》
最佳新人导演:马克·韦伯《和莎莫的500天》
最佳突破演技:克里斯托弗·瓦尔茨《无良杂牌军》
最佳外语片:《白丝带》德国/奥地利/法国/义大利
最佳纪录片:《海豚屠场》
最佳编剧:《无良杂牌军》
最佳摄影:《无良杂牌军》
最佳配乐:《狂野的心》
2010年第11届
最佳影片:《社交网路》
最佳导演:大卫·芬奇《社交网路》
最佳男主角:詹姆斯·弗朗哥·《127小时》
最佳女主角:娜塔丽·波曼·《黑天鹅》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贝尔·《斗士》
最佳女配角:梅丽莎·里奥·《斗士》
最佳突破表演:诺米·雷帕斯·《龙纹身的女孩》
最佳处女作导演:John Wells·《合伙人》
最佳群戏表演:《孩子们都很好》
最佳电影剧本:《社交网路》
最佳纪录片:《走出礼品店》
最佳外语片:《我是爱》
最佳卡通片:《玩具总动员3》
最佳摄影:《黑天鹅》
最佳电影音乐:《黑天鹅》
2011年第12届
最佳影片:《艺术家》
最佳导演:麦可·哈扎纳维希乌斯《艺术家》
最佳男主角:麦可·珊农《庇护所》
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铁娘子》
最佳男配角:阿尔伯特·布鲁克斯《亡命驾驶》
最佳女配角:梅丽莎·麦卡西《伴娘》
最佳群像演技:《伴娘》
最佳卡通片:《丁丁历险记》
最佳外语片:《分居风暴》 伊朗
最佳纪录片:《被遗忘的梦之穴》
最佳新人导演:乔·科尼什 《街区大作战》
最佳突破演技:杰西卡·查斯坦《相助》/《庇护所》
最佳编剧:《后裔》
最佳摄影:《生命之树》
最佳配乐:《艺术家》
2012年第13届
最佳影片:《猎杀宾·拉登》
最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猎杀宾·拉登》
最佳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林肯》
最佳女主角:埃玛妞·丽娃《爱》
最佳男配角:汤米·李·琼斯《林肯》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悲惨世界》
最佳群戏:《逃离德黑兰》
年度突破表演:奎文赞妮·瓦利斯《南方的野兽》
最佳编剧:马克·鲍尔《猎杀宾·拉登》
最佳新导演:本恩·泽特林《南方的野兽》
最佳摄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音乐运用:《被解放的迪亚戈》
最佳动画电影:《奇可和丽塔》
最佳纪录电影:《第五中央公园》
最佳外语片:《爱》
2013年第14届
最佳影片: 《为奴十二年》
最佳导演: 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最佳处女作导演: 瑞恩·库格勒《弗鲁特维尔车站》
最佳群戏表演: 《美国骗局》
最佳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蓝色茉莉》
最佳男主角:切瓦特·埃加福特《为奴十二年》
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为奴十二年》
最佳男配角: 杰拉德·莱托《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最佳外语片: 《阿黛尔的生活》
最佳纪录片: 《杀戮演绎》
最佳卡通片: 《起风了》
最佳电影音乐: 《醉乡民谣》
最佳剧本:《她》
最佳摄影: 《地心引力》
最佳突破表演: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阿黛尔的生活》
2014年第15届
最佳影片:《少年时代》
最佳导演:理察·林克莱特《少年时代》
最佳女主角:玛丽昂·歌迪亚《两天一夜》
最佳男主角:埃迪·雷德梅恩《万物理论》
最佳女配角:帕特丽夏·阿奎特《少年时代》
最佳男配角:J·K·西蒙斯《爆裂鼓手》
最佳剧本:《鸟人》
最佳群戏表演:《鸟人》
最佳纪录片:《生活本身》
最佳外语片:《两天一夜》
最佳卡通片:《乐高大电影》
最佳摄影:《鸟人》
最佳音乐:《激乐人心》
最佳处女作导演:丹·格洛伊《夜行者》
最佳突破表演:杰克·奥康奈尔《坚不可摧》
年度十佳影片:
《鸟人》
《少年时代》
《银河护卫队》
《模仿游戏》
《至暴之年》
《透纳先生》
《塞尔玛游行》
《万物理论》
《皮囊之下》
《爆裂鼓手》
2015年第16届
最佳影片:《聚焦》
最佳导演:托马斯·麦卡锡《聚焦》
最佳编剧:托马斯·麦卡锡、 Josh Singer 《聚焦》
最佳女演员:布丽·拉尔森《房间》
最佳男演员:保罗·达诺《爱与慈悲》
最佳女配角:鲁妮·玛拉《卡萝尔》
最佳男配角:马克·里朗斯《间谍之桥》
最佳摄影:约翰·希尔《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
最佳纪录片:《艾米》
最佳卡通片:《头脑特工队》
最佳群戏:《聚焦》
最佳新导演:亚力克斯·嘉兰《机械姬》
最佳音乐:《爱与慈悲》阿提戈斯·罗斯
突破表演奖:艾丽西亚·维坎德《机械姬》《丹麦女孩》
2015年度十佳影片(按字母顺序排列)
《45周年》
《大空头》
《间谍之桥》
《布鲁克林》
《卡萝尔》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边境杀手》
《聚焦》
《史蒂夫·贾伯斯》
《特朗勃》
2016年第17届
最佳影片:《月光男孩》
最佳导演:巴里·杰金斯《月光男孩》
最佳群戏:《月光男孩》
最佳女主角:伊莎贝尔·于佩尔《她》
最佳男主角:凯西·阿弗莱克《海边的曼彻斯特》
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月光男孩》
最佳女配角:维奥拉·戴维斯《藩篱》
最佳纪录片:《第13》
最佳卡通片:《魔琴传说》
最佳外语片:《小姐》
最佳导演处女作:《女巫》
最佳剧本:《月光男孩》
最佳摄影:《月光男孩》
最佳音乐:《爱乐之城》
2017年第18届
最佳影片:《佛罗里达乐园》&《泥土之界》
最佳导演:迪·里斯《泥土之界》
最佳女主角:玛格特·罗比《我,托尼亚》
最佳男主角:加里·奥德曼《至暗时刻》
最佳女配角:艾莉森·珍妮《我,托尼亚》
最佳男配角:威廉·达福《佛罗里达乐园》
最佳突破表演:提莫西·查拉梅《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伯德小姐》《敌对分子》
最佳剧本:乔丹·皮尔《逃出绝命镇》
最佳摄影:Dan Laustsen《水之形》
最佳音乐运用:《极盗车神》
最佳导演处女作:乔丹·皮尔《逃出绝命镇》
最佳群戏:《泥土之界》
最佳外语片:《凭空而来》
最佳纪录片:《尤物:海蒂·拉玛传》
最佳卡通片:《寻梦环游记》
年度十佳: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敦刻尔克》
《佛罗里达乐园》
《逃出绝命镇》
《我,托尼亚》
《伯德小姐》
《泥土之界》
《霓裳魅影》
《华盛顿邮报》
《水之形》
2018年第19届
最佳影片:《罗马》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罗马》
最佳新导演:博·伯翰《八年级》
最佳男主角:伊桑·霍克《第一归正会》
最佳女主角:梅丽莎·麦卡西《你能原谅我吗?》
最佳男配角:理察·E·格兰特《你能原谅我吗?》
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
最佳剧本:《宠儿》
最佳卡通片:《蜘蛛侠:平行宇宙》
最佳纪录片:《与我为邻》
最佳外语片:《冷战》
最佳配乐:《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
最佳摄影:《罗马》
最佳群戏:《宠儿》
最具突破表演:艾尔西·费舍尔《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