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唐山寺

2019-09-06 09:06:51 百科
唐山寺

唐山寺

唐山寺,又名千年唐山古剎,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官港镇秧畈村境内,占地约76000平方米。始建于唐高宗显庆5年(公元660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寺内有中国佛学家赵朴初亲书匾额、周氏(周馥)宗祠石额、塔及石刻碑记等。

唐山寺开山祖师为唐玄奘传世弟子弘法创建。唐山寺历经沧桑,多次毁于战乱,屡毁屡建。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周馥因母病逝,在家守孝3年,他聘请风水先生勘察唐山寺地形,认定此地乃风水上乘之地,便出重资赎回这片山场,作为周氏祖坟山,并于1880年又出资重修唐山寺及周氏宗祠。重修后的唐山寺有地藏殿、十王殿、大佛殿、观音殿和文昌阁、僧房等。那时的唐山寺集亭台楼阁为一体,是具有唐朝风格的规模宏大集体建筑群,是唐山寺佛法活动的全盛时期。周氏祠堂内供奉周氏家族历代祖先牌位及石刻碑记。文昌阁前有一状元台,另建一座小心亭,供游人歇憩。

如今唐山寺是1993年以来,由秧畈村热心人士和县城几位德高望重先生一道,邀请多方佛教师傅和居士共同募捐集资近百万元,在周家山新建寺庙两座。寺内安放着佛像以及古代“佛法僧宝”印和石刻碑记、石匾等,“唐山寺”额匾由在京本藉人士恳求佛学家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此为东至佛教中唯一由赵先生题写庙名的寺庙。数十年来,唐山寺一直在不断修缮。2014年,寺庙前还修建了一座唐山寺桥。后江西云居山释大新师傅对唐山寺进行整体规划、集善款扩建、对三尊大佛开光,新建了天王殿等三座庙宇,2018年底扩建基本完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唐山寺
  • 外文名称:TangShan Temple
  • 地理位置:东至县官港镇秧畈村周家山组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76000平方米
  • 开放时间:07:00~18:15 
  • 着名景点:唐山寺

唐山寺概况

唐山寺由于历代战火风云,光绪六年(1880年)再次由周氏家族周馥公会同当地首事募捐重金进行修复,规模宏大。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这座古剎不断被蚕食,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古剎被毁成废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佛教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在广大信士的帮助下,经过努力在一九九三年对唐山寺按原貌进行恢复,经过五年的努力,大殿远远未能完工,工程量巨大,广大居士接踵而至,香客络绎不绝,道路也需要拓宽,全体高僧大德发大慈悲心全力支持,唐山寺陆续翻修,最终唐山寺于2015年10月28日在释大新师傅号召下,完成了千年唐山寺的开光典礼,全国各地的佛教信徒民众数百人参加。来自嵩山少林寺、九华山、淮南、安徽省佛教协会主要领导、国家宗教局众多高僧法师应邀出席法会。县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嘉宾到寺祝贺。

唐山寺开光

上午10时,千年唐山寺内彩旗飘扬,梵乐悠扬,大雄宝殿全堂佛像开光庆典法会正式举行。十几位大德法师共同主法。在阵阵梵音、祝福声中,唐山寺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法会功德圆满。  庆典法会上,唐山寺住持释大新法师致辞表示,今后唐山寺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弘扬慈悲济世精神,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带领僧众与护法居士,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努力把唐山寺建设成为一个注重实修的道场、爱国爱教的典範、生态文明的家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东至县宗教局局长王新对庆典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唐山寺近年来发展成就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弘扬爱国爱教相统一的优良传统给予了充分肯定。
绍云法师、智文法师、慧开法师绍云法师、智文法师、慧开法师
唐山寺少林武术表演唐山寺少林武术表演
同时,为确保佛像开光大典顺利进行,东至县政府组织宣传、维稳办、安委办、食药监、公安派出所特警、交警队、现场工作人员,对交通秩序、车辆摆放、人员安全、警戒线设定等进行有效的秩序维护,确保了千年唐山寺佛像开光大典圆满完成。

相关诗词

少年许世英赋诗唐山寺
唐山寺旧时境内群山起伏,古木参天,浓荫遮日,竹海碧波,地势雄伟。周馥出资重建唐山寺后,古寺的每一处景色历来都被文人名士所敬仰。曾在段祺瑞政府中担任国务总理的许世英,少年时从官港兆吉山的许村家中,常到唐山寺小心亭中读书、游览。清光绪十一年(1886)年仅13岁的许世英在此曾作一联:唐朝沿见前贤迹,山势犹如太古风。并作《小心亭》诗一首:“周家山丽唐山寺,中有唐贤古隐居。清庙百年兴黍稷,旧邦千载识茅庐。桃花水汛来时路,杨柳门停长者车。我爱此中人语静,小心亭上夜观书。”此诗曾刻有碑记,立于小心亭中。

旅游信息

唐山寺唐山寺

唐山寺的渊源

唐山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早在清鹹丰初年(1850)战乱致庙毁僧逃。光绪四年至九年(1878-1883),六年间周馥斥资重建唐山寺及周氏宗祠。重建后的唐山寺有地藏殿、十王殿、大佛殿、观音殿、文昌阁、周氏祠堂、僧房,紧靠文昌阁的周氏宗祠内供奉周氏家族历代祖先牌位及石刻碑记,文昌阁前有一状元台,大佛殿后侧还建有小心亭,是集亭台楼阁为一体、具有唐朝风格的恢弘寺庙建筑群,也是唐山寺佛法活动的全盛时期。
唐山寺现收藏15块不同时期的雕刻石碑,有功德碑、“周氏宗祠”石匾,有由周馥撰文,其二子周学铭书写的“周家山祠堂记”,有宣统二年周馥记载的“周家山记”。另有“小心亭”诗碑。“唐山寺”诗碑、“光绪禁碑”“唐朝开山祖师碑记”等。还收存中国佛教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唐山寺”手迹,在东至县的寺庙中,由佛学家赵朴初先生题写寺名的唯有唐山寺。

文物古蹟

光绪禁碑重现唐山寺
一座距今131年清朝光绪年间官府设立的禁碑,于2009年周家山村民建房时被挖掘交给唐山寺收藏。该石碑高12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正面镌刻有800字的行书文告,四边镶着云彩图案。禁碑是清光绪伍年拾贰月,钦加五品衔特授建德县正堂为唐山寺庙产业及山林纠纷而立。

周边景点

国家AAAA级景区南溪古寨距离唐山寺5公里,南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寨。唐朝末年,金氏祖先金侨公为避黄巢战乱,从徽州黄灯迁到此地开发定居,至今有1127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