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2019-10-30 02:39:56 百科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是2013年3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刚 。

基本介绍

  • 书名: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 作者:朱刚 
  • ISBN:978-7-309-09484-8/I.741
  • 页数:426页
  • 定价:32 元
  •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开
  • 字数:347千字

内容简介

论着对传统“古文运动”之说有所反思,拓宽了“古文运动”的研究视野。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一书即是他多年来钻研“古文运动”的集中展示,他标举“士大夫文学”,敏锐地抓住了唐宋“古文运动”与之前、之后文学“运动”的不同,强调科举制度产生的士大夫精英构成的唐宋社会与文学的特殊性。论着对传统“古文运动”之说有所反思,拓宽了“古文运动”的研究视野。所着重阐明的“古文运动”与新儒学、贤良进卷、苏辙与“古文运动”的关係等命题,均有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朱刚,浙江绍兴人。1969年生。1997年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2007—2009年为日本神户大学特任準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着有《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译苏辙文选》(台湾三民书局,2008年)、《宋代禅僧诗辑考》(复旦大学出版杜,2012年),翻译日本学者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古籍出版杜,2005年)、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文运动”与“文以载道”
第一节 “古文运动”覆议——研究史和问题点
第二节 关于“文以载道”
第二章 “古文运动”与“新儒学”的进展
第一节 中唐儒学所谓“尧舜之道”
第二节 北宋“性命之学”与“太学体”
第三节 “险怪”文风:“古文运动”的另一翼
第四节 “周程、欧苏之裂”与宋代士大夫文学
第三章 北宋士大夫文学的展开(上):思想心态
第一节 “神童”时代(上)——杨亿
第二节 “神童”时代(下)——晏殊
第三节 “日常化”的意义及其局限
——以欧阳修为中心
第四节 士大夫文化的两种模式
——读王安石《虔州学记》与苏轼《南安军学记》
第五节 面向公共“文坛”的写作
——北宋士大夫非集会的同题写作现象
第六节 从“先忧后乐”到“箪食瓢饮”
——北宋士大夫心态之转变 第七节 士大夫及其周边文人
——走向南宋
第四章 北宋士大夫文学的展开(下):贤良进卷
第一节 北宋贤良进卷考论
第二节 论二苏贤良进卷
第三节 论李清臣贤良进卷
第四节 论秦观贤良进卷
第五章 晚年苏辙与“古文运动”的终结
第一节 苏辙散文的基本风格与晚年变化
第二节 苏辙晚年事迹考辨
第三节 苏辙晚年散文与“元祐体”
第四节 吕本中政和三年帖的批评史意义
代结语北宋文学与政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