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文学社,简称“吶喊社”。是活跃在上海师範大学的文学社团,也是主张创意文学活动的新型高校文学社团。是上海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的创始社团。成立于2011年11月,社团指导老师为陈彦,诗歌指导老师为钱文亮,创始社长为刘天喆。挂靠单位为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是上海师範大学唯一的“委员会制”管理形式社团,也是上海师範大学,乃至上海市各高校少有的民主选举领导人的社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吶喊文学社
- 外文名:nahan association
- 类型:高校社团
- 下属单位:奉贤分社、徐汇分社、《破茧》
- 注册社员:50左右
- 成立时间:2011年11月
- 简称:“吶喊社”
社团历史
鲁迅学社(文学社)
2011年9月,作为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大一新生的刘天喆向学生会社团部提出申请,準备发起成立上海师範大学第一个文学社——鲁迅学社(文学社)。他所递交的社团注册表中的发起人有:刘天喆、朱涵、葛奕阳、孙之超、郑思矿、朱俊声、徐熠利、陈浩、蔡晴。2011年11月,迫于各方的压力(发起成立社团的班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文科基地班的班导师翁其斌教授曾经在该班课上说:“叫周作人文学社也比叫鲁迅学社好。”之类的相关言论。同时,社团指导老师陈彦也提出了异议)和非议,刘天喆提交了更名的注册表。鲁迅学社(文学社)正式更名为吶喊文学社。
从社长到委员会
从成立社团的开始,刘天喆就在章程里设计了吶喊文学社的管理体制为委员会制。但是由于成立初期,人员较少,委员会制没有执行的基础,不得已而暂时採取了社长制。直到2012年上学期末,委员会制才有了它的雏形,但未能有效实施。
2012年下学期是吶喊文学社的第一个春天,他们的主要成员作为大二学长,终于招募到了一批带新生加入社团。其中包括高宇和林燕青。社团总人数开始增多,各项活动也陆续地承办了起来。委员会制初步确立。
周边文学社团联合
由于吶喊文学社的活动範围在上海师範大学奉贤校区,周边有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因此,时任社长的刘天喆萌发了寻找他们的文学社团,以求联合活动的念头。刘派遣了他的髮小,在上海套用技术学院的韩新毅在该校社团招新之时找寻该校文学社的联繫方式。于是,刘天喆找到了时任上海套用技术学院文馨坊的社长曾林峰。随后,上海师範大学海棠诗社、上海套用技术学院溯源文化社和华东理工大学天问文学社一同加入了他们。建立了三校五社团的合作机制。
为了彰显联合,吶喊文学社联合三校五社团在上海师範大学奉贤校区第三教学楼举行了“情诗互读”等一系列有趣的和文学相关的联谊活动,并在上海师範大学奉贤校区图书馆后门合影留念。
英国出版社Intellect上海师範大学站讲座
在得知了英国独立出版社Intellect将在中国巡迴讲座的讯息后,刘天喆授意高宇申请了该活动。
2013年3月15日,由吶喊文学社主办,英国独立出版社Intellect华人代表陈晓雯抵达上海师範大学,并完成了她的讲座。
“普罗米修斯——燧人氏”杯
2013年4月,在时任社长刘天喆的策划下,“普罗米修斯——燧人氏杯”海湾大学城校园脱口秀大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参与该活动的即三校五社团,刘也在积极联繫上海商学院社团。準备以此活动为契机搞一个名为“文艺社团联盟”的奉贤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组织。
但由于天问文学社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团委的限制和上海套用技术学院两社团领导人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原本在海湾三校举办的活动只在上海师範大学举行。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比赛的决赛环节三校五社团的人员都参与了活动。虽然因为时任文馨坊社长的曾林峰不愿挑起联盟重担,但在现场大家共同见证了“文艺社团联盟”的成立和签约,因此“文艺社团联盟”是个徒有虚名的空壳。
“文艺社团联盟”的复甦和黄顺
2013年10月,在上海套用技术学院新社长谈雅静的倡议下,三校五社团重启了合作,準备联合办一次活动。同时,有志成立上海的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组织的黄顺找到了刘天喆,希望寻求他本人和吶喊文学社的帮助,建立上海的文学社联盟。刘天喆早就在“普燧杯”被搞得心灰意冷,对谈雅静倡议的重启机制表示怀疑,但愿意帮助黄顺完成他的梦想。
2013年12月,“文艺社团联盟”和新加入机制的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青竹文学社(社长黄顺)举办了“与诗同行”的诗歌比赛,邀请了着名诗人、评论家钱文亮老师担任评审。这次比赛一定程度上让刘天喆对“文艺社团联盟”重燃了信心,也对黄顺的提议产生了兴趣。
《破茧》杂誌社成立
2013年11月,一直作为社办杂誌的《破茧》杂誌成立了杂誌社,第一期纸质刊印量500本。
“说小说”大赛和上海高校文学社团联盟
2014年1月,在上海市民众艺术馆的《上海故事》杂誌社实习的刘天喆策划了上海大学生“说小说”大赛。
初赛于上海师範大学举行,複赛办在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决赛办于上海市民众艺术馆,直接导致了上海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的成立。吶喊文学社是上海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的创始社团,也是上海高校文学社团联盟最坚定的支持社团和中流砥柱。
组织结构
吶喊文学社共有三大支柱:奉贤分社、徐汇分社和《破茧》杂誌社
吶喊文学社委员会
无论是奉贤分社还是徐汇分社,他们的最高决策机构都是其委员会。
委员会一般由五人组成,未来可能会增补,但数字一定是奇数,便于产生分歧后决断。委员会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下辖各部。
委员会成员:首席委员、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各委员地位相同)
首席委员:是委员会的代表,负责主持召开委员会、委员部长联席会议和外交工作。
执行委员:负责社团日常事务,是部长会议的主持者和召开者,领副社长头衔。
监察委员:负责监察部长们的工作情况,在执行委员缺席时召开和主持部长会议,是也是《破茧》杂誌副总监。
宣传委员:负责社团宣传,也是《破茧》杂誌总监。
组织委员:负责社团凝聚力、联谊等事宜,是社团章程的司法者,领社长头衔。
徐汇奉贤两个委员会如有分歧则请《破茧》杂誌社社长决断。
现任
奉贤:
组织委员、社长:林燕青
首席委员、委员会部长联席会议主席:沈金
执行委员、部长会议主任、副社长:程子璇
监察委员、部长会议副主任、杂誌社副总监:严天
宣传委员、杂誌社总监:张诗怡
徐汇(过渡时期):
过渡社长:张袁媛
副社长:姜来
《破茧》杂誌社
《破茧》杂誌社的组织形式为总监负责制。即社长和总监所做工作一样,但社长不做事不负责任,总监不做事是总监的责任。社长和总监发生分歧听社长的。杂誌社社长通常由对杂誌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来做,是养老的好职位。
现任杂誌社社长为张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