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向松祚

2019-06-13 15:19:13 百科
向松祚

向松祚

向松祚,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研究委员会成员,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向松祚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湖北省秭归县
  • 出生日期:1965年
  • 职业:华友世纪总裁兼CEO
  •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代表作品:《不要玩弄汇率》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

人物介绍

向松祚,着名总量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研究委员会成员,《环球财经》杂誌总编。师从“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係学院杰出校友,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创始人之一。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和多家企业。主要着作包括《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不要玩弄汇率》、《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译着,6卷)、《张五常经济学》、《金融危机和国家利益》等等。着作曾经荣获中国图书奖、《经济日报》全国十佳经济读物奖、全国高校优秀图书奖。个人曾经荣获首届吴玉章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访问学者资助及其它多奖奖励。向松祚逐步由金融实践派转型为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学术研究态度严谨,注重数据说明,逻辑清晰,很有说服力,兼备大战略眼光。多年来的市场激烈的淘洗具有很强的金融敏感度,在国外游学期间,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经典着作、深入研究美国经济史和全球金融史,尤其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之历史。
向松祚向松祚
撰有大量经济学和管理学论文。发表于《管理学家》、《经济》、《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当代金融家》、《领导者》等。
曾应邀参加“国际货币圆桌会议”(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蒙代尔、哈佛大学着名国际金融学者科伯和捷克总统共同发起)和“世界知识论坛”(由IMF 、OECD和韩国最大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并就人民币汇率和亚洲区域货币问题发表专题演讲。

着作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
2003年出版,用10个月时间,翻译出版六卷本《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被识者誉为“近年来大师着作翻译之典範”。
《张五常经济学》2005年出版,首次系统深刻阐释张五常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追溯斯密、马歇尔、奈特、弗里德曼、阿尔钦、戴维德、科斯、张五常所代表的“发现具体真理”之实证经济学传统,集中回答“经济学究竟是怎样一门科学或怎样一门学问”。
不要玩弄汇率不要玩弄汇率
《五常思想》
2006年出版,与高小勇共同主编。
《不要玩弄汇率》
2006年出版,深入总结休谟以来的国际经济学和汇率学说,彻底颠覆汇率理论和政策的传统智慧和思维定式。凡认真阅读此书之人,皆给以极高评价。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
《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
《金融危机和国家利益》

人物故事

早年经历

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欧元之父”、国际总量经济学奠基人、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向松祚对国际汇率及人民币汇率政策有很深造诣,支持人民币固定汇率政策。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係学院杰出校友,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的创始人之一。

求学时的作品

学生期间,就参与撰写和主编多部经济学着作,包括《存亡之秋》、《市场经济新观念》、《市场经济新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丛书》、《国是论衡丛书》。博士论文《产权理论和企业制度》。着作曾经荣获中国图书奖、《经济日报》全国十佳经济读物奖、全国高校优秀图书奖等等。个人曾经荣获首届吴玉章奖、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资助及其他多项奖励。任职央行深圳分行1993年到1998年,任职多家企业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任计画资金处副处长、信贷管理处副处长、金融债权管理办公室主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与朋友张庆昉一起,详尽总结各国金融危机之教训,合着《金融危机与国家利益》。
向松祚向松祚

游学欧美

1998年,深感自己对国际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之运作知之甚少,遂辞去人民银行职务到国外游学。国外数年间,遍读西方经济学经典着作、仔细研究美国经济史和全球金融史,尤其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之历史。

回国经商

2000年学成回国创办华友世纪通讯公司并任董事长。
2000年7月-今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9月-今比特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对家乡的贡献

情系山区教育,回馈父老乡亲。
2005年1月18日,向松祚回到母校秭归二中讲学,当得知很多贫困生因家庭条件差而导致学习难以为继之时,当场捐赠5万元,倡议发起了“秭归二中向松祚基金会”,并表示:失学孩子的今天就是我的昨天,母校成就了我的今天,我要回馈学子的明天!今后每年向学校捐赠5万元,用于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的救助及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
2005年5月11日,“秭归二中向松祚基金会”正式成立一位光耀屈乡的儒商,一个惠泽楚地的义举。他,向松祚博士,始终不忘记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小镇,不忘记歌于斯、乐于斯的屈乡故里。每当助学金髮放之时,日理万机的他总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飞往母校秭归二中,亲自为那些获得奖学金的同学颁奖并表示祝贺,勉励他们心怀拿云之志,胸藏报国之策.
自我修炼
向松祚用六个字概括了他的创业人生的体会——“精神、胸怀、修炼”。他说:“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的理解是人需要有一个高远的志向。”“人生成功有很多途径,但是对人对社会总要宽容一点,对自己也要宽容一点,成功没有一个标準,不是说做学问非要做到院士,赚钱赚到多少亿。纵观古今中外,伟人都拥有宽广的胸怀。”“当今社会变化很快,学到的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碰到任何难题,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修炼自己。”

大反思

课程特色

主要讲述美国近几十年是什幺样的创富模式及其运作。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前因后果,结合中国的实情,告诉我们中国如何走出自己的创富模式。对中国的经济整体一个深度的反思,使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信心。
向松祚

内容介绍

金融危机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怎幺走行得通,怎幺走是行不通的。
在经济大困境下,中国经济如何走出自己的模式?中国企业如何立足?
《经济大反思》告诉你,如何重建经营模式、管理行为、赚钱理念,才能远离经济危机的伤痛。

各集标题

第一集 美国经济模式的罪与罚(上)
第二集 美国经济模式的罪与罚(下)
第三集 财富为何会蒸发(上)
第四集 财富为何会蒸发(下)
第五集 贪婪不是过错(上)
第六集 贪婪不是过错(下)
第七集 危险的财富游戏(上)
第八集 危险的财富游戏(下)
第九集 最稳妥的赚钱方式(上)
第十集 最稳妥的赚钱方式(下)
第十一集 中国经济模式该怎幺走(上)
第十二集 中国经济模式该怎幺走(下)

继承和发扬

古往今来,以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名世者不可胜计,唯孔子一人被尊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古往今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典籍巨着汗牛充栋,唯《论语》一书被誉为华族圣经,人生指南,千秋彪炳,巍然矗立;古往今来,宗教流派学术分野纷纭百出,唯儒家学说被称为生命的学问,始终是人类生活灵感之源,生命安顿之所。
然则孔子《论语》一书所言者为何?答曰:《论语》二十章,一言以蔽之,仁心仁术。人心者,人之本质也;仁术者,人之正道也。仁心者,如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如孟子所言:“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术者,如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孟子所言:“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人类一切行为,必以仁心为最高指引,以仁术为基本準则,才能实现和谐与共赢。仁心仁术,为人类大中之道,为人类至正之道,为孔孟之道之精髓,此乃千古定论,万世不易。陆象山有云:“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嘑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象山所谓“斯道”,即儒家仁心仁术,而《论语》始发其端。标举儒家最高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莫善于孔子之《论语》。
孔子为华族之圣人,《论语》为华族之圣经,自古即有公论。孟子称孔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于孔子也。”《孟子》书分七章,详尽阐释为政为学为人为道之方,深切着明,一以贯之,无非仁心仁术。盖《孟子》本为弘扬《论语》之书,孟子自道心曲,直言私淑孔子。庄子《南华经》义理天马行空,为文汪洋恣肆,实则庄子心目中之圣人典範乃是孔子。《南华经.天下篇》首论儒家,标榜《六经》,称为天下一切道术之正朔。孟子和庄子去孔子时代仅百余年,盖诸子百家时代,孔子已被尊为圣人,《论语》已被尊为圣经,迄今已逾两千四百余年。秦汉南北朝以迄唐代,诸子百家盛况不再,经学玄学此落彼起,佛学东移波涛起伏,儒家学说日趋暗潜。两宋明季大师辈出,濂洛关闽别开生面,陆王心学直追孔孟,六经四书再放光芒。晚晴国势日渐颓败,欧风美雨洗刷神州,西洋思潮激荡人心,华族圣经付之一炬,孔子学说弃如敝屣。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民族复兴国势日盛,新儒学异军突起,力挽狂澜于既倒,孔子精神再现异彩。千载回望,风云激荡,孔子《论语》始终屹立不倒,历久弥新。正如新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所说:“历来无论智慧多高的人,也没有人敢轻视《论语》,就是佛教的那些大和尚也不敢轻视《论语》。”此足以证明《论语》精神价值之伟大和不朽。
方今之世,科学技术大行其道,金钱财富统领世界。然而科技无论如何发达,财富无论如何增长,却永远无法为人类创造一个精神家园,寻觅一个心灵归宿。相反,物慾横流尔虞我诈,人类日渐失魂落魄,竟有沦为孤魂野鬼之危险。《论语》所倡导的人生原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实为对治人类精神疾病之最佳药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类行为确立了最低底线,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人生追求树立了最高目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个人修养规定了基本途径。《论语》实为华夏文明灵感之源,创造之源。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唯有自本自根,自信自肯,高视阔步,独立不依,才能为开闢人类新文明贡献自己的智慧。为达此目的,孔子《论语》不可不日三复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