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煎煮炒炸、酸甜苦辣、滋味丰富是台菜的特色,不过,台菜也因体系庞杂,看得到外来「血缘」,以致若认真询问哪些菜才算正宗台菜,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明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台湾食堂
- 外文名称:Famous throughout Taiwan
- 国家/地区:台湾
- 导演: 陈建鄂
- 製作公司:台湾公视
- 播出频道:台湾公视
- 每集长度:22分钟
- 播出状态:已完结
- 製作人:蔡晓芸
- 剪辑:高明哲
关于台湾食堂
一提起日本料理,马上就联想到生鱼片和寿司,韩国则是泡菜,义大利肯定是披萨,德国就一定是猪脚和香肠了!那幺台湾呢?在你的心目中,有没有一道菜能够代表我们台湾的饮食文化?蚵仔煎?其实它源自潮汕的蚝烙;红蟳米糕?其实它是福州料理;三杯鸡?想不到它竟是江西菜!那幺,究竟那些料理,才属正港的「台味」呢?
多元融合、煎煮炒炸、酸甜苦辣、滋味丰富是台菜的特色,不过,台菜也因体系庞杂,看得到外来「血缘」,以致若认真询问哪些菜才算正宗台菜,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明白。
台湾究竟有哪些值得推上国际的美食?什幺是最能代表台湾的「台菜」?「台菜」的特色和风味何在?究竟,什幺是属于台湾饮食的「台味」?
美食文化纪录片《台湾食堂》展现的正是台湾菜的多元和广博!
《台湾食堂》所具有的纪录片的精神和性质只存在于真人实事、不造假;放感情,切莫放评论、放评断,「存在本身,就是道理」。
《台湾食堂》给情绪、给情趣、给情调、给「奇檬子」,因此扣人心弦;绝非大人物,起码不是公众人物,不是檯面上众多有头有脸、活得光鲜亮丽的人物,尤其不是政治人物,更非媒体宠儿,他们是升斗小民、寻常人家,小人物同样有名有姓,他或他们,正是《台湾食堂》的主角,他们一个个,不但是台湾美食的创作者,也是将台湾美食发扬光大的推手。
《台湾食堂》希望给予的感觉是温暖,一种归属感;第一季试图捕捉「台味」, 第二季想描绘的则是土地与人:一方水土一方人,藉不同的食材,诉说对于味道的执着即是对家的想念。
不管是餐桌上常见的笋,还是不可或缺的酱油与醋,一样样看似平凡无奇的,背后都是百年千年饮食文化的积累,《台湾食堂》想勾引的是其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台湾食堂》想说的故事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情感,不管是便当还是苦涩又回甘的茶,一点点拼凑出台湾味道的轮廓,请您和每集的主人翁一起感受,在一成不变中, 体会味蕾与生活的变化万千。
多元融合、煎煮炒炸、酸甜苦辣、滋味丰富是台菜的特色,不过,台菜也因体系庞杂,看得到外来「血缘」,以致若认真询问哪些菜才算正宗台菜,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明白。
台湾究竟有哪些值得推上国际的美食?什幺是最能代表台湾的「台菜」?「台菜」的特色和风味何在?究竟,什幺是属于台湾饮食的「台味」?
美食文化纪录片《台湾食堂》展现的正是台湾菜的多元和广博!
《台湾食堂》所具有的纪录片的精神和性质只存在于真人实事、不造假;放感情,切莫放评论、放评断,「存在本身,就是道理」。
《台湾食堂》给情绪、给情趣、给情调、给「奇檬子」,因此扣人心弦;绝非大人物,起码不是公众人物,不是檯面上众多有头有脸、活得光鲜亮丽的人物,尤其不是政治人物,更非媒体宠儿,他们是升斗小民、寻常人家,小人物同样有名有姓,他或他们,正是《台湾食堂》的主角,他们一个个,不但是台湾美食的创作者,也是将台湾美食发扬光大的推手。
《台湾食堂》希望给予的感觉是温暖,一种归属感;第一季试图捕捉「台味」, 第二季想描绘的则是土地与人:一方水土一方人,藉不同的食材,诉说对于味道的执着即是对家的想念。
不管是餐桌上常见的笋,还是不可或缺的酱油与醋,一样样看似平凡无奇的,背后都是百年千年饮食文化的积累,《台湾食堂》想勾引的是其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台湾食堂》想说的故事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情感,不管是便当还是苦涩又回甘的茶,一点点拼凑出台湾味道的轮廓,请您和每集的主人翁一起感受,在一成不变中, 体会味蕾与生活的变化万千。
美食地图
第一集.原味Amis 狂野台味
陶瓮百合春天/ 陈耀忠/ 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10邻77号/ 0921633406/ 阿美族料理 (海鲜)
红瓦屋/ 林凤廷/ 花莲县光复乡大全街62巷16号/ (03) 870-4601/ 阿美族料理 (野菜)
红瓦屋/ 林凤廷/ 花莲县光复乡大全街62巷16号/ (03) 870-4601/ 阿美族料理 (野菜)
第二集.竹篱笆内的味道 南北大杂烩
村子口/ 王怀民/ 台北市松山区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34号/ (02) 2579-6455/ 眷村料理
老谭湖南腊肉/ 刘秀坟/ 台南市白河区仙草里61-16号/ (06) 685-3105/ 湖南腊肉
国旗屋/ 张老旺/ 桃园县中坜市前龙街73巷19-1号/ (03) 466-6879/ 特色米乾
彩虹眷村/ 黄永阜/ 台中市春安路56巷/ (04) 2375-3250/ 彩绘眷村
第三集.新住民家乡味 宝岛飘香
川国演义/ 曹淳瑄/ 高雄市苓雅区青年二路85号/ (07) 330-2233/ 正宗川味
铭记越南美食/ 吴乾铭/新北市汐止区康宁街536-1号/ (02) 2692-7015/ 越南美食
Han's Pizza / Chris / 斗六市人文公园/ 0918751756/ 欧式披萨
第四集.牛肉麵的故事 New Row Mian
牛爸爸牛肉麵/ 王聪源/ 台北市内湖区民权东路六段149号/ (02) 8791-7187/ 贵的牛肉麵 一万元元首牛肉麵
提督府牛肉麵/ 傅野/ 台中市北屯区东光路816号/ (04) 2437-9400/ 香的牛肉麵 五十种香料熬汤牛肉麵
台湾牛牛肉麵/ 林丽君/ 台东县太麻里乡河川13号/ (089) 781-555/ 爱的牛肉麵 卖牛肉麵让四个小孩都念到大学
三牛牛肉麵/ 李金城/ 高雄市左营区胜利路85号/ (07) 588-7264/ 夯的牛肉麵 左营地区人气美食
第五集.小吃的故事 人气美味
百年吴家鼎边趖/ 吴吉祥/ 基隆市仁三路29巷2号 庙口摊位27-2号/ (02) 2423-7027/ 福州小吃
北斗肉圆瑞/ 范瑞铭/ 彰化县北斗镇中华路89号/ (04) 888-0279/ 起源于北斗特色小吃
林记烧番麦/ 林上哲/ 花莲县吉安乡自强路427号(自强夜市)/ 0937947886/ 古早味烤玉米
赤崁点心店/ 许永安/ 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康乐市场编号180号/ 棺材板创始店
大春串烧夯豆腐/ 张仁翔/ 新北市深坑区北深路二段2巷22号1楼/ 三代都在深坑卖臭豆腐
第六集.土鸡城的故事 休闲吃野味
欣绿农园/ 朱进丰/ 花莲县吉安乡自强路427号/ 03 870 1861/ 生态导览 自己摸鱼捉虾
龙庄烤乳猪餐厅/ 周国权/ 台中市北屯区东山路二段1巷8之1号/ (04) 2239-1338/ 港式烤鸡 烤乳猪
头前园休闲餐厅/ 潘荣贵/ 高雄市田寮区崇德路9号/ (07) 636-6688/ 泥火山鸡
孟鸿养生坊/ 俞炳南/ 新北市新店区广兴里平广路一段202巷5弄2号/ (02) 2666-5285/ 养生料理 自养放山鸡
第七集.海鲜的故事 元气要永续
小张龟山岛/ 张金良/ 台北市中山区辽宁街73号/ 0927808693/ 宜兰海鲜
鹅銮鼻小渔港/ 江文俊/ 鹅銮鼻渔港旁/ 新鲜现捞海鲜
第八集.客家好食 外婆的味道
家香味板条/ 温元玮/ 高雄市美浓区泰安路60号/ (07) 681-3889/ 手工板条
居鸠堂/ 吴裕民/ 苗栗县三义乡水美48号/ (037) 879-879/ 手工米食
外婆桥/ 黄豆豆/ 桃园县大溪镇复兴里百吉46号/ (03) 387-4541/ 传统客家美食
锦兴行/ 景来师/ 高雄市美浓区永安路177号/ (07) 681-1191/ 传统客家蓝衫
居鸠堂/ 吴裕民/ 苗栗县三义乡水美48号/ (037) 879-879/ 手工米食
外婆桥/ 黄豆豆/ 桃园县大溪镇复兴里百吉46号/ (03) 387-4541/ 传统客家美食
锦兴行/ 景来师/ 高雄市美浓区永安路177号/ (07) 681-1191/ 传统客家蓝衫
第九集.蚵仔小吃 创意无限
邱淑英蚝烙/ 邱淑英/ 汕头市金平区华山路丹霞西区37幢14号/ 0754-88161033/ 汕头特色小吃
陈家蚵卷/ 陈秀月/ 台南市安平路786号/ (06) 222-9661 / 特色蚵卷
油库口面线/ 陈俊成/ 新北市板桥区文化路一段188巷44号/ (02) 2257-6445/ 蚵仔面线
圆环边蚵仔煎/ 赖炳勛/ 台北市大同区宁夏路46号/ (02) 2558-0198/ 圆环边的蚵仔煎
蚵男鲜蚵本铺/ 黄翊诚/ 0972038810/ 现烤鲜蚵
星期一 麻豆夜市 台南市麻豆区中山路与三民路交叉口 盐行夜市 三村国小旁
星期二 善化夜市 台南市善化区建国路、兴华路交叉口
星期三 武圣夜市 台南市中西区武圣路69巷
星期四 归仁夜市 永大夜市
星期五 善化夜市 嘉义嘉乐福夜市
星期六 武圣夜市 新营夜市 (台南市新营区民生路名悦宾馆骑楼)嘉义嘉乐福夜市
星期日 嘉义嘉乐福夜市
石精臼蚵仔煎/ 张大喜/ 永乐市场国华街/ (06) 223-5679/ 古早味蚵仔煎
辉鸿鲜蚵专卖摊/ 林丽鸿/ 彰化县鹿港镇民生路53号/ (04)775-4990/ 鲜蚵专卖
第十集.台菜的故事 怀旧与创新
福建聚春园/ 杨伟华/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2号/+86 591 8750 2328/ 传统福建菜
福州同利肉燕/ 陈君凡/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3号/+86 591 8751 5631/ 福州特色小吃
台北欣叶台菜/ 李秀英/ 台北市中山区双城街21之2号/ (02) 2592-5966/ 道地台菜
宜兰麟手创/ 陈兆麟/ 宜兰市泰山路58-2号/ (03) 936-8658/ 新台湾菜
第十一集.酒家菜的故事 食色皆有料
福建聚春园/ 杨伟华/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2号/+86 591 8750 2328/ 传统福建菜
台北顶厨国宴/ 黄德忠/ 台北市大直明水路600号2楼/ (02) 2532-7755/ 传统酒家菜
第十二集.水果王国 台湾演绎
财团法人香蕉研究所/ 屏东县九如乡玉泉村荣泉街1号/ (08) 739-0595
第十三集.凤梨酥的故事 第一伴手礼
微热山丘/ 台北市松山区民生东路五段36巷4弄1号/ (02) 2760-0508/ 第一家凤梨酥内馅凤梨酥
第十四集.野姜花的故事
牡丹山庄/ 古长老/ 屏东县牡丹乡石门村石门路1-8号/ (08) 883-1086 排湾族料理
马里巴厨房/ 温维伦/ 屏东县牡丹乡东源村199县道旁/ 0930733649排湾族料理
彭老师野姜花粽/ 彭老师/ 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中正路283号/ (03) 584-9060 野姜花粽
大婶婆私房菜/ 高春桃/ 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中正路7号/ (03) 584-9093客家料理
花泉休闲农场/ 李丽秋/ 宜兰县员山乡尚德村八甲路15-1号/ (03) 922-1506 野姜花料理
第十五集.麻竹笋的故事
奇真会馆/ 张和锦/ 台北市内湖区民善街88号5楼/ (02) 2793-9808 总统御厨料理
坪林竹炭窑/ 林唐玄/ 嘉义县大埔乡茄苳村7邻坪林3号/ (05) 252-1366 特色竹炭製品
十一石庭园咖啡馆/ 黄碧珍/ 云林县古坑乡朝阳村大埔59号/ (05) 582-7546 麻竹笋锉冰
第十六集.一日百合
铁掌柜茶舍/ 胡爱英/ 花莲县富里乡竹田村源和路11-1号/ 0928572808 金针花料理
加蜜园/ 潘素琴/ 花莲县玉里镇高寮赤科山14邻271号/ (03) 885-1691 金针花料理
龙安制茶场/ 张孝薇/ 花莲县富里乡万宁村六十石山22号/ (03) 882-1222 金针花製作 茶叶製作
第十七集.客家三宝
果然红乡野学堂/ 蔡佳蓉/ 高雄美浓区广林里广福街152巷60-5号/ 0982249197 风味料理
公馆乡农会/ 刘班长/ 苗栗县公馆乡馆东村大同路266号/ (037) 559-025 客家福菜
阿金姐桔酱/ 康阿金/ 新竹县竹东镇仁爱路382号/ (03) 596-5797 客家桔酱
第十八集.九降风美食
山川米粉/ 庄国忠/ 新竹市北新街63号/ (03) 522-4354 百分之百在来米米粉
味卫佳柿饼/ 吕理鑒/ 新竹县新埔镇旱坑路一段283巷53号/ (03) 589-2352 纯天然柿饼
第十九集.天然纯酿
飨宴铁板烧/ 程智勇/ 宜兰县罗东镇河滨路326号/ (03) 965-7998 自製酱油 精緻铁板烧
西螺将军黑豆/ 蔡财兴/ 云林县公正路50巷1号/ 0932576775 黑豆製品
御鼎兴纯手工酱油/ 谢裕读/ 云林县西螺镇安定里安定路171-11号/ (05) 586-8272 手工柴烧黑豆酱油
第二十集.花满桌
绿生农场/ 瓦历斯贝林/ 南投县仁爱乡南丰村中正路90-5号/ (049) 292-0557 自然生态
樱之田野/ 陈樱美/ 花莲县吉安乡福兴村福兴七街8号/ (03) 854-0366 自然轻食
金都餐厅/ 南投县埔里镇信义路236号/ (049) 2995-096/ 以花入馔
茶香桂花农园/ 新北市石碇区盛隆里新兴坑4号/ (02) 2663-4011 桂花百年步道
晏廷欧亚农场/ 林晏廷/ 南投县埔里镇牛眠里守城路35号/ (049) 290-2206 特色生菜
第二十一集.梅之飨宴
信义柳家梅园/ 柳庆祥/ 南投县信义乡自强村牛稠坑阳和巷87号/ (049) 283-1191 各种梅花赏梅
梅子博物馆/ 王国钦/ 南投县水里乡顶崁村顶巷34-6号/ (049) 277-4198 梅子农特产
喜觉之梅园梅宴工作室/ 古信维/ 南投县信义乡自强村阳和巷2号/ (049) 279-1115 道地梅花餐
第二十二集.坐火车吃便当
福隆月台便当/ 曾阿发/ 新北市贡寮区福隆里兴隆街17号/ (02) 2499-1169 月台便当
奋起湖大饭店/ 林金坤/ 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奋起湖178-1号/ (05) 256-1888 古早味便当
全美池上饭包/ 林金桦/ 台东县池上乡中正路1号/ (089) 235-114 月台便当
池上魏文轩米铺/ 魏文轩/ 台东县池上乡万安村一邻万安1-2号1楼/ 0933512263 有机米专卖私人米铺
第二十三集.原味之笋
生力农场/ 黄昶毫/ 嘉义县番路乡公田村隙顶9-2号/ (05) 258-6785 特色茶餐民宿
鹿谷竹栈餐厅/ 陈梅香/ 南投县鹿谷乡和雅村爱乡路39-50号/ (049) 275-0587 乡土野味
旗竿湖绿竹笋/ 吴国池/ 新北市五股区御史路172号/ (02) 2291-5868 米其林梦幻食材
第二十四集.原味之笋
光复红瓦屋/ 林凤廷/ 花莲县光复乡大全街62巷16号/ (03) 870-4601 老地方文化美食
南庄龙门口活鱼餐厅/ 田妈妈/ 苗栗县南庄乡狮山村15邻165号/ (037) 822-829 风味料理
光复太巴塱部落罗桂英/ 罗桂英/ 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部落/ 箭笋达人
第二十五集.后山陈酿
台东松林梅自然生态农场/ 何介臣/ 台东县延平乡峦山村松林路45号/ 0937559151 自然生态农场
第二十六集.台湾好茶
允芳茶王精品茶/ 陈锡卿/ 台东县更生路315号/08-9310660 茶王手作茶
新乡村协会/ 黄柏钧/ 02-33665984 台湾蓝鹊茶
道贤有机茶园/ 林道贤/ 坪林大坑村34号/ 0963037355 天然有机茶
王添赐茶园/ 王天赐/ 新北市坪林区上德里二邻1-2号/ (02) 2665-6676 坪林手作茶
茶叶改良场台东分厂/ 吴声舜/台东鹿野乡龙田村北二路66号/ (089) 551-446 台湾茶叶改良场
分集剧情
第1集
是什幺样的美食,让总裁狮子心严长寿讚不绝口、国际媒体争相採访? 第一眼看到陈耀忠的时候直觉联想,和印象中挺着大大肚子的厨师不太一样,壮硕的体格和迷人的笑容外,还有个浪漫的原住名名字春天。 春天的料理绝对是限定的。所有的食材都是他亲自下海去抓、上山去采,他壮硕的体格也是这幺来的,当你了解他后就会知道,这样坚持的背后,有传承祖先古老智慧的骄傲。在「陶瓮百合春天」用餐不只是品尝料理,也是体验原民生活与原民文化最好的途径。 「红瓦屋」是另一个创新阿美料理的代表,主厨林凤廷将原住民浪漫与原民的智慧融入她的料理创作中。阿美族料理的精神是不过度烹饪,食材今天吃多少就拿多少,曾经式微的自然主义,如今在阿美美食的实践上有一番新的演绎。
第2集
曾经台湾眷村有着整箇中国的缩影,长辈南腔北调,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但因为生活物资的贫乏,一个村子的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帮忙,饮食习惯也互相影响。不吃辣的,吃着、吃着,就不觉得辣。 「每个眷村都有一个村子口」,老闆王怀民说。「村子口是个大目标,开店(村子口)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找回属于眷村的回忆。」 「朋友赚钱都拿去买房子,只有我还守着这个破屋子卖米乾」。桃园忠贞新村的张老旺总是说,「卖一碗米乾,就可以多买一面国旗」。虽然每天的生活不算多彩多姿,但看着屋外国旗飘汤,张老旺就开心了。问他为什幺对国旗这样钟情,他缓缓说着他的故事。 台南白河有个刘秀坟,卖了43年湖南腊肉的她要告诉你属于她的竹篱笆内的味道。
第3集
什幺原因让人飘洋过海,到一个自己陌生的土地?用自己陌生的食材做出家乡的味道又需要多少次尝试?其实,新住民的料理的重点不是在地化,而是料理中有没有满满的乡愁。 中国来的曹淳瑄说她刚来台湾的时候饿了半年的肚子,为了一解乡愁和填饱自己,完全不会做菜的她来了台湾才学会怎幺拿菜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经营的「川国演义」已成为高雄川菜的地标。 一眼就看得出来Chris和平常的披萨厨师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帅哥的他在朋友的邀约下让他只身来到台湾,组装了一台披萨车后开始了他的台湾生活。法国老外的台湾经验又是什幺光景? 她们中午人手一只鸭仔蛋,说着台湾人听不懂的越南话,讨论家乡生活和台湾的区别,然后取笑自己的老公不敢吃鸭仔蛋,对自己小孩一餐可以吃四个感到无比自豪,这群越南来的新住民在汐止找到家的归属感。
第4集
事实上台湾以前是没有牛肉麵这个食物的,不但没有牛肉麵,台湾人是连牛肉都不吃的;牛肉麵出现不过短短四五十年,现在却已成为国民美食,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如今,从百百种台湾牛肉麵当中归纳出四个原型: 贵的牛肉麵/你知道一碗三千块的牛肉麵怎幺卖?在这里三千块一碗还不是最高级,上万元的牛肉麵味道又是如何? 香的牛肉麵/傅老师家的牛肉麵,香!这样浓郁的香味里面有桂枝、大红袍、青花椒、桂皮、沙姜、白茅根、百里香、土耳其俄力冈叶等四十多种香草,如此一来才有了极致的香气! 爱的牛肉麵/林二姊说,爸爸以前是「闭着眼睛吃牛肉、卖牛肉麵的,因为最早台湾人不吃牛,但为了四姐妹的学费,所以有了这碗满满爱的牛肉麵」。 夯的牛肉麵/蔡妈妈说,「我们这碗面可以带给大家很多的回味,所以再怎幺辛苦怎幺忙,我们都会在这坚持下去…」 在你记忆里的,又是哪碗牛肉麵?
第5集
吃得饱与吃得巧,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异,却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与文化,小吃就在这两个字的极端间绽放出美丽的花火。 基隆庙口夜市的特色在于这里的摊贩是不流动的。庙口的摊子基本都有三代历史。百年吴家鼎边趖的老闆吴吉祥告诉你,为什幺台湾小吃大部份都是从庙口开始发迹。 台南沙卡里巴是一个从日治时代就存在的市集,这里承载的是横越几个世代的记忆。棺材板传人许永安要告诉你这个有着台台怪名字的西式小吃从哪里来,又会往哪里去? 深坑的臭豆腐为什幺这样有名?吃豆腐又有什幺好处?家里三代都卖臭豆腐的张仁祥说分明。 北斗肉圆的起源是百年前一场将作物全部摧毁的大水,剩下地瓜粉的心灵手巧范氏先祖创造出肉圆的雏形,经过了四代的改良,肉圆创始者的后人范瑞铭做着这样最道地的北斗小吃。 最后由花莲吉安的林上哲告诉你,从南美洲引进台湾的玉米,怎幺会变成台湾小吃的烧番卖。 原来,台湾小吃的创意无限,来自于多元文化的撞击。
继续看6-10集
选集